分享

养殖必备 | 天天调水!你知道什么样的水色是好水吗?

 新用户26826850 2022-10-21 发布于湖南
图片
图片
养殖的过程中池塘中的水色可以反映疾病的原因所在,大家都知道“养殖先养水”当水体的水色不好的时候,就会发现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到底什么样的水色才是好水呢?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

图片

淡绿色、翠绿色水色
特点 :这种水色在鱼、虾、蟹养殖中,都是希望得到的最佳水色,尤其在幼体阶段的养殖中更为需要。这种水色中富含金藻门、绿藻门中的小球藻、栅藻、板星藻等藻类。这些藻类的品质富含营养盐类及维生素,并易于作为营养物被消化吸收;同时通过光合作用,可向水中提供溶解氧。这种水色的水体,水质稳定,水中有机、无机悬浮物较少,水产养殖中所要求的“肥而爽”之水质,即为这种水色的水质,这是保证取得良好养殖效益的优质水色。
培育和保持: 放养前,塘口先用生石灰消毒,并投放有机肥,一般每亩生石灰用量150千克左右,清塘后投放有机肥培育水质,视塘口底泥肥沃程度、用量在100~150千克/亩。养殖过程中,遇到水色由淡绿、翠绿色变浓变深,可适当添注新水稀释调节。达到较长时间内保持这种水色的状态。

图片

茶褐色、黄绿色水色
特点 :这两种水色的水中,浮游植物中硅藻门种类为优势种群,并有部分绿藻,如新月藻、舟形藻、褐指藻、甲藻为主。这些藻类中的色素呈褐色或茶褐色。这种水色是鱼、虾、蟹养殖中的最佳水色。
这种水色中的藻类易于虾类消化吸收,且营养丰富,富含钙、镁、铁等无机盐及多种维生素水中溶氧丰富,有毒有害物质稀少,宜于虾类生长发育,且病害发生率低。
在苗种养殖阶段,这种水色水质为最佳水质。但是,这种水色的缺点是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10~15天后,易于转换成其他水色。
培养和保持:茶褐色、黄绿色水色的调控技术①适时添注新水,在养殖旺期,每2~3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注水量为养殖水体总量的1:10左右。②适时追肥,追肥可用腐熟后的有机肥和含磷、镁、钙成份的化肥,如磷酸氢钙等。由于硅藻需要的营养元素得到补充,促进了硅藻的生长发育,故可使该水色持续较长时间
可以使用大连升泰生物“底活活”,改善底泥环境,促进池塘底栖硅藻的繁殖!

图片

浓绿色水色
特点:这种水色呈深绿色,且浓度加大,因此透明度较低。这种水色水质较肥,且较稳定,可持续较长时间,气候变化对其影响不大。 在养殖盛期的塘口水体中,大多为这种水色。在浓绿色水中,藻类日趋老化,但光合作用较强,产氧功能好,并仍可被消化吸收,所以在成鱼养殖中仍属良好水质之列。
但是在养殖高温季节,这种水色水质要注意加注新水调节,以防由于残饵及排泄物增加,致使水质进一步变浓,造成水体底部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浓度加大,水中溶氧减少,水质变坏,从而使养殖效果降低,甚至会引发疾病,造成养殖损失。
控制调节: 浓绿色水色的技术措施 ①每日加注新水降低水色浓度,加水量为水体总量的5%~10%。②适当降低投饲量。③泼洒沸石粉或生石灰调整水色,用量为0.1千克/米3。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