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样得到的分终将吐出去——短视的代价

 外面都有啥 2022-10-21 发布于四川
曾几何时,至少从我小时候开始,得到双百,这是优秀小学生的标配。这背后的情况是啥呢?那就是如果得不到双百,哪怕是丢了一分,也极有可能会挨打挨骂,问那一分到哪里去了?!
为了得到这双百,老师和家长采取了什么方法呢?当然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直接告诉孩子们怎么答题,然后,马上就练,再多多地练,接着考试就考这些题;家长呢,毕竟是自己的孩子,当然要更努力去想法得到那满分了,他们会把孩子送到各处去,学下一章,或者再多学一些,那么孩子就相当于把相同的内容学了两遍或者更多遍。要是学校老师自己开的班,还有可能直接告诉孩子考试要考啥,真的是双方都满意呀。
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为了那双百花的时间可谓老鼻子去了,结果呢,结果当然是相当满意嘛,不信看看满墙的各种奖状就知道了嘛。
然后呢,脸上有光……
然后呢,孩子就上初中了……

中学呢,奇怪的现象就出现了,无论你咋努力,每次科科得满分的同学,我至今一个都没有听过,更不要说见过。你见过吗?
那些曾经小学成绩总差不多满分的孩子们,自己也感觉不对劲儿,无论自己怎么用功去学,课后同样找老师学后面的内容,它咋就无法像小学一样所向披靡了呢。
其实,你要真的拼命,往死了坚持你小学的习惯,还是可以继续在班里,或者学校取得不错的成绩的,只要放弃一切青春的美好以及身体的健康。对了,针对体育考试,都有专门的课外机构培训的,只要想得到那些分,也可以上。
但是,大多数孩子不会去拼命的,因为连大人都做不到15年一直拼命不是吗!所以,大概率的情况就是这些小学优秀的孩子,上了初中之后,也就表现平平了。这样的情况会持续到什么时候呢,嗯,大概率会持续孩子的一生。
这里有一个超简单的原因,那就是,孩子其实是环境的结果,家长的短视,造成了学校满足家长的短视,孩子就是为了眼睛可见的下一次考试得到一个好成绩。而这些成绩和那墙上的奖状,十来二十年之后,会在哪里呢?谁会再提这些嘛,眼前还有下一代的眼前不是吗?
这里插一个笑话,一个刚上初中的孩子问老师这次考试的作文写啥?老师的回答是:保证你以前没有写过的题目。
是呀,我这几年接触的小学的孩子们,他们的期末考试作文已经练了好几遍,改了好几稿了,考试的时候把背下来的复述上去就可以了。
所以,从小学开始,就把考试与世界的真实还给孩子,让考试成绩反映出考试的真实目的。那就是考试60分就是合格,那么班平均60或者多一点点,就是目标。75就是良好,85以上就是优秀。这才是现实世界的考试不是吗?班平均分95分以上,是要做啥呢?这不明明白白告诉孩子们,考试这东西无非就是把平时练的再在考试的时候复制一遍吗。
这种学习的方式,最后的最后,产出的劳动者,他们能够做的可能就是复制与输出标准的结果。
在目前的这个环境,有两次考试的确要重视,一个次中考,一次高考。而这两次考试与小学的考试的非常不同的点在于,课本上学的内容原样抄上去的,只有几分。那其它的考试题目来自哪里呢,来自于考试出题老师根据以前考的试题来的,尽量不重复以前的试题。
对于这样的试题,如果得到85%的分,你可以上重点高中和重点大学,不可否认,得到这样的分,通过榨干一切时间来刷题也是可以得到的;要得到90%的分,那么在成都上最好的高中,上全国最好的大学,也就几乎是确定的了,这样的成绩靠拼命的方式,也不是不可能,只是大概率不可能的;要是能够得到小学时候的班平均成绩95%的分,嗯,在成都嘛,七林确定了,大学嘛,要上清北就是你自己愿不愿意去了。
那么现实是什么情况呢,那就是得到60%到85%的孩子才是最多的孩子,因为相对于重点高中,重点大学,普通高中,一般大学大专才是最多的不是吗?
话说那些得到了95%分的孩子是那些拼了命的刻苦孩子吗,情况恰恰不是,就连那些得到了90%分的孩子,也大多不是拼命刻苦的孩子,他们大多是看起来风轻云淡,谈笑风生,兴趣多多的孩子。
是的,这样的孩子才能够进入金字塔的顶尖,由兴趣引发的广泛的阅读,深入的思考,把学习当成认知这个世界的方式,那么,就不要在意眼前的一分两分,而要注重学习的真实目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