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田宜机化改造标准?

 笑大 2022-10-22 发布于贵州

(一)地块标准

  1.地块形状:地块以长方形为原则,通常长边均以田埂为界,短边则临接农路及水路,使其能直接临路灌溉和排水。对于少数地形有波状起伏的,地块应顺应地势呈扇形,大弯就势小弯取直,田埂线随之略有弧度,不要求一律直线。可以根据地形,修成水平梯田和坡式梯田。

  2.地块大小:地块短边最短宜在5米以上,25至30米左右为最佳。水田区长边宜为短边的3至5倍,旱田区长边宜为短边的3倍至40倍。地块标准面积宜为1亩以上。

  3.地块方向:应配合地形、日照、风向及土地承包权属进行设计。

  4.地块坡度:改造后的单块旱地纵向坡降不大于10%,横向坡降不大于3%;对地块进行平整,消除地表凹凸起伏,其中单块水田田面高差控制在3cm范围内。

  5.土壤、砾石:农田土体厚度不低于50cm,耕作层厚度水田不低于20cm,旱地不低于25cm。砾石埋置深度应不小于50cm。

  6.最大挖填高度:≤2m。

  (二)机耕道标准

  1.田间路路宽3~6米,其路间最小间隔为300米。

  2.生产路路宽不超过3米,其路间最小间隔为160米。

  3.设置必要的下田坡道、错车点和末端掉头点。

  4.整理后的地块生产路直接通达的耕作田块数占耕作田块总数的比例应达到100%。

  5.田间路路面一般采用砂石路面,生产路路面宜采用砂石路面或素土路面。各种路面需满足设计标准、车辆载荷和质量寿命等要求。

  (三)灌溉与排水渠系标准

  1.灌溉与排水工程应遵循水土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根据改造需要进行统一规划和综合布置。

  2.排水沟布置应与田间渠、路相协调,可选用灌排兼用或灌排分离的形式。

  3.排水沟类型以明沟为主,在农机跨越处适当设置暗沟(渗滤管)。

  4.排水沟布局合理,尺寸适宜。排水沟断面大小尺寸应根据农田排水标准和排水量进行确定。

  五、改造流程

  (一)地形测绘。按照一定比例测绘原貌地形图。

  (二)方案设计。对地形图进行深度分析,并实地踏勘,对改造地块进行分区编号及地块的互联互通、沟渠布局等进行规划设计,绘制总平面图,制作施工图,并对图标、图例、技术要求等进行说明。

  (三)现场放线。可在地形图找参照点手工放线,也可推算坐标值后用仪器放线。

  (四)工程施工。按照设计方案组织施工,先剥离表层耕作土壤堆积待用。地块整理整治成形后,将剥离的表层耕作土壤均匀铺平或生熟土混合,不宜生土覆盖。

  (五)资料整理。将项目申报、立项批复、地形图测绘、整理整治设计、工程施工、质量检查、财务核算、竣工图纸等文字、图表、账册、影像资料进行整理归档。

  (六)竣工验收。项目竣工后,按照规定报请主管部门组织竣工验收。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规范》(GB/T 33130—2016)实施,重点展开建设质量评价,评价权重不低于70%。其中土地平整工程和田间道路工程评价也应达到本工作指引第四部分“整治标准”要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