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八大顶级思维,自我涅槃重生

 天宇春涛 2022-10-22 发布于北京
文章图片1

领悟《道德经》,完善提升自我,最重要的是突破思维局限,以道修心,以道修身,实现自我的脱胎换骨涅槃重生。

整体思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是一,是整体,是根本,是海;道是万物一体,众生一体,物我两忘。

以道观之,无物我,无人我,无贵贱。万物一体,众生一体,二元一体,九九归一。

因此,得一抱一,破除二元观念,突破自我中心,舍弃自以为是。自我越无限膨胀,世界越无限缩小。

我与天地万物,皆源于道,从于道。我与万物齐同,无本质区别。

我与万物密切关联,共存共生,互通有无,世界上并不存在一个独立而不改的自我。

人与世界的关系,不只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更是个体与整体、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庄子说,“万物一马”。个人只是天地万物这个大生命体的一个细胞。我与万物同体共存,我之生灭,大生命并无生灭。

文章图片2

“自我”只有存在于世界整体中才有意义与价值。一只手离开了身体,就丧失了手本身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我是一片叶子,道就是大树之根本。“复归其根”,回望当下与自我,才明白我是谁,从何处来,到何处去。

我是一条鱼,道就是海。生于海,长于海,死于海。自由由在地游,这就是幸福人生。

不要问海是什么,海在哪里。离开了海,我们会明了一切。重归于海是新生,离开了就是死亡。

人太注重于“自我”的膨胀扩展,很多人自私自利地把自己活成了孤岛。把自我从整体中脱离并对立起来,这是人类思维中最大的桎梏。

文章图片3

阴阳思维

“万物负阴而抱阳”,“反者道之动”。

万物皆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

阴阳一体,阴阳互根,阴阳对立,阴阳互含,阴阳消长,阴阳互转。

阴阳思维就是辩证法,就是对立统一,就是否定之否定,就是量变与质变。

万事万物都包含阴阳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不可分割,相反相成,同时并存,“有无同出而异名”,强弱动静生死等都是如此。比如我即非我,即生则即死,密切关联。

万物皆阴阳,让人产生了顽固的二元观念。而人们却深陷在二元对立的主观世界里。

世界本来是一体的和谐的圆融的自然的。执著二元观念是对真实世界的割裂,也是现实一切矛盾纷争的内在动因。

这启示我们不要抓住事物的一个方面紧紧不放,也要善于从另一个方面来审视纠正自己。比如你“有”什么,就常从“无”的角度审视自己,没“有”了,就会失之淡然。

文章图片4

我们如果不能改变世界,就改变看世界的角度。换个角度看世界,也许你的看法或感受就会不同。

从你的立场看是对的美的大的强的,换个角度看就是错的丑的小的弱的,事物还是那个事物。

对错美丑大小强弱等等,都是一个东西的两面,并不是彼此分离的,而是对立的统一在一起。

因此,我们要从有看到无,从强看到弱,从刚看到柔,从正看到奇,从福看到祸,这就是忧患意识。反之亦然,就会充满希望与增强信念。

我们知道“兵强则灭,木强则折”,“物壮则老”,“坚强者死之徒”,那么就要“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去甚,去奢,去泰”,这就是老子“贵柔守弱”的真正意义所在。

文章图片5

中和思维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失和就是无常,就是无明。

和是持中,不偏不倚,不强不上,不敢为天下先。知其雄,守其雌。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中和就是平衡,就是协调,就是致和息争,就是尚和抑争。老子“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中和是在对立中寻得一种平衡,协调双方的尖锐对立,获得一种和平稳定的状态。

文章图片6

和是最自然最本真的状态,和是天地之和,是天人之和,是人人之和,是身心之和。

道生万物,其实是万物和谐共生。万物是彼此联系而非孤立存在。佛法讲的因缘所生法也是这个道理。

中医治病,调和阴阳。中和思维,也是调和阴阳,是合阴阳,而不是分阴阳,先合后和。

阴阳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不可偏执,物极必反。人们偏执其一,好阳恶阴。如“尚贤”,“贵难得之货”。

调和阴阳,调和身心,达到内外相和,虚实相融,身心和谐,才是长生久视之道。

调和阴阳,调和人际。关键是调和自己,阳性少一点,阴性多一些,知其阳,守其阴,复归于朴,与道合一,则人人和谐,天下太平。

中和,就是无为不争,守柔持中。就是要“不自见,不自是”,“知其雄,守其雌”,“和光同尘”,“不敢为天下先”。

文章图片7

逆向思维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读《老子》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它的“另类”之言。就是逆向思维。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之伟大,就在于透过“有”看到了“无”的本质与价值;同理,也透过“强”看到了“弱”的生机与希望。

人人倡导仁义忠孝,但他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纷乱,有忠臣”。

天下人人争名夺利,争强好胜,争先恐后,而老子却言,“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唯有不争而处事,天下没有人能与之争。不争不显,反而更容易获得,更易赢得尊重

人人自私自利,而老子认却认,“无私成其私”,“既以与人己愈多”,舍才能得,多含多得。这是不是很“道德”?

人人都希望学富五车,功成名就,财源滚滚,强大无比,光芒万丈,但老子却说“绝学无尤”,“功成身退天之道”,“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强大处下”,“和光同尘”等等,都是那么与众不同,匪夷所思。

这种逆向思维是“反者道之动”的具体体现,看问题从事物的反面来审视,与世俗观念相背离的角度来看,也许别有洞天

再者,老子总是一种批判现实主义的视角看待问题,并不是否定人的世俗价值与追求,而是清醒地看到世俗价值的负面影响,回归自然,回归正道。

文章图片8

利他思维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这是一种人生修为,还是一种人生真实?无私成其私,不争而莫能争,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与其说这是一种处世的策略与智慧,或者是一种人生的修为与境界,不如说是一种“唯道是从”的自然结果。

无我成就大我,真正的圣者,无我无心,与道合一,万物一体,天地万物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宇宙即大我,为人即为己,与人即与己,何必积藏?又何必去争呢?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是共生关系,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人与人也是如此,四海之内皆兄弟。众生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利人则利己,害人则害己。

要想从外界获取,就先学会给予,给予一分,收获一分,欲取先与,欲得先舍。

世人眼里只有自我,奉行利己主义,处处与人争利,要么害人,要么害己,要么两害而无利。

万物为一,众生一体。害人终将害己,利人才能利己,这不是道德说教,而是更接近真理。

文章图片9

无为思维

无为是老子思想的重要标签之一。

无为,就是不评判、不影响、不干涉、不控制、不伤害,尊重平等地对待天地万物,在自然规律作用下,万物纯顺自然,自由发展,不做违背万物本性的事。

道法自然,道的法则就是顺物自然,顺任万物自由发展,自生自化,而不主宰,不占有,不为主。

老子讲“辅自然而不敢为”,庄子讲,“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

无为的自然结果就是“无不为”,万物和谐共存,各适其性,自由发展。天道无为,万物无不顺道而为;不为主,万物无不归顺。

道,无所谓无为与有为,它本身就是那个样子,一切纯任自然,自然天成。人道亦如此,无为则无不治,无事以取天下。

无为,不是不为,不是手段,而是“为”的原则,是无为之为,无心之为,从道之为。

无不为,不是目的,而是自然结果。道,无我无为,也无欲无求,一切自然成就。

文章图片10

自然思维

道法自然”。

这是老子思想的核心。给了我们重要启示,人要活出自我,就要回归自然,活出自然天性;万物顺其自然,天下和谐太平。

“道”,玄妙精深,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只谈出世,不讲入世,形而上落实到形而下,这就是自然。万物各尽其性,顺其自然,道的法则就是自然法则。

自然就是自己如此的样子,就是本来状态,就是原始天性,就是自然真实。自然是自在,非他在,是自由发展,非外力干预。

一句话,自然就是做最真实最本份的自己。自然就是坚守天性,不因外在因素干涉而改变自己,在合乎自然天性的基础上,自由伸展自己的个性,这就是德,就是自然。

道法自然,无为是道的运行法则与方式,这缘于万物能够“自然”地循道而行,与道合一。无为与世俗价值与习惯是相悖的,背道而驰,有为而争才是世俗的常态。

文章图片11

万物自然就是遵循大道,就是“德”。凡是循道而行所表现出来的属性,就是“德”,就是“性”,就是自然本性。

“德”源于“道”。万物运行过程中,若背道而行,恣意妄为,就是“失德”。“失德”必然“失道”,“失道”必将走向孤立或失败。

顺其自然,不仅落实在外物,而且更内向于自己,复归自己的自然本性。复归于朴,复归于婴儿,人的本来状态是最自然的,没有自我与世俗的干扰,是自然而然的天人合一。

自然,追求朴实与天真,不需要人为什么,是什么就是什么,该怎么样就怎么样,率性而为,不做作,不作秀,不虚伪,不虚荣,不贪婪,不勉强,不乱为,不妄为。

最自然的状态是无我,无我也是修行的最高境界。有我就有了各种问题,我执是背离自然的,我执是一切的根源。

道法自然,就是指引我们重新回归真实的世界,放下分别执著纷争,回归自然和谐。万物自然就是遵循天道,简言之,自然就是道。大道至简,自然而已。

“道法自然”,启示我们要顺其自然,自然就是做自己,做本性的自己,做本来面目的自己,不做违背本性,背离自然,束缚心灵和异化人性的事情。

文章图片12

内观思维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万物一体,道通为一。人在道中,道在心中。故以心观心,以身观身,即可悟道。

得道体道,不用远求,道就在身边。道,不在天上,而在人间。“道”,无所不在。不仅在外面世界,更在我们的身心里。

现代全息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与整个宇宙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包含了宇宙的全部信息。故内观自己,也可证道。道,即世界实相,内观自己,既能净化身心,又能洞察实相。

事不同理同,物不同道同。求道得道,外观外求,舍近求远,南辕北辙;内观内求,直接察觉,直抵实相。道不远人,远人非道。故内观身心,即可悟道。

道,在百姓日用中。悟道者,昼不出户,夜不睹星,于方寸之间,即见天道。

万物静观皆自得,观物观身,即可悟得自然之大道。一即一切,圣人抱一守中,由近可睹远,由有可见无,故不行而知,不见而明,“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你无法改变世界,就要改变自己。改变自己,从内观自己做起,仔细洞察念头的生生灭灭,敏锐觉察欲望的起起落落,不去干涉,不去理睬,道在心中,自然天成!

文章图片1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