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季“补肾果”——板栗!

 空谷幽兰80 2022-10-22 发布于广东

这样我们的推送才能继续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

不然的话你我就要相忘于江湖了🐟

现在群发链接,随时被举报封号,各位感兴趣的朋友,建议关注公众号吧

福利来啦:关注公众号,打开底部菜单——问题查询,在搜索框里输入“月经不调”“脱发”“手脚冰凉”“胃痛”“肝气不舒”“上热下寒”“脾胃”“失眠”“祛湿”“气血”“减肥”“便秘”“咳嗽”“鼻炎”“颈椎””获取相应调理方。

图片

详情:错过将再等一年!北京大学医疗产业领军人才研修班封班在即!

寒露过后,南方的气候已出现明显的早晚温差。在这深秋时节里,秋风飒爽的街头总会飘来一阵阵糖炒栗子的焦香气,让人一下子打开了品尝的味蕾。

“八月的梨子,九月的楂,十月的栗子笑哈哈。”金秋时节,正是时令干果栗子(板栗)上市的季节,其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

栗子作为“五果(栗、李、桃、杏、枣)”之一,其营养丰富,味道甘甜,为历代养生家所赞誉。孙思邈《千金翼方》里概括栗子“主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令人耐饥。”

秋补勿忘吃栗子

栗子可代粮,与枣、柿子并称为“铁杆庄稼”、“木本粮食”,能保证机体基本营养物质供应,是一种价廉物美、富有营养的滋补美食。

梁·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称:“板栗,主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令人忍饥。”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明代医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栗可治肾虚,倘腰脚乏力,日食十粒,并以猪腰煮粥助之,久必强健。”《中国药膳学》记载:“栗,味甘性温,具有补肾气,强筋骨,健脾胃,活血等功效。”

中医认为,栗子性平、味甘,入脾、胃、肾三经,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等作用,主治脾虚泄泻、反胃呕吐、腰膝酸软、筋骨折伤肿痛、瘰疬、吐血、便血等病症。其药用价值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01健脾胃
中医认为,脾虚则难以运化水液而致泄泻,栗子健脾养胃,可缓解脾胃虚寒引起的呕吐、腹泻。故《本草纲目》中有云“有人内寒,暴泄如注,令食煨栗二、三十枚,顿愈”。说明栗子能治内寒腹泻。
02补肾气

《千金要方》云“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可见栗子能补助肾气,有利于缓解肾虚所致的腰膝无力、腰脚软弱。

据说,北宋文学家苏辙就用煎栗汤治好了腰腿痛。为此他还赋诗一首:“老去日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经霜斧刃全金气,插手丹田借火光。入口锵鸣初未熟,低头咀噍不容忙。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桨。”

此外,栗子对肾虚所致牙齿疏松也有一定疗效。南宋诗人陆游曾在《老学庵笔记》中写道:“齿根浮动叹吾衰,山栗炮燔疗夜饥。唤起少年京辇梦,和宁门外早朝来。”生动地记载了他在晚年齿根浮动,常食用栗子治疗的经历。

03活气血
栗子能活血行气,可缓解金疮、折伤肿痛、瘰疬,也有利于治疗吐衄、便血。在《唐本草》中,栗子“嚼生者涂病上,疗筋骨断碎、疼痛、肿瘀。”

可见,栗子能治疗创伤筋骨肿痛,因其能补益脾胃之气,有利于气血化生,所以也能起到益气固摄的作用。

正如《滇南本草》认为栗子“生吃止吐血、衄血、便血,一切血症俱可用”。

此外,常吃栗子,还可有效治疗日久难愈的小儿口舌生疮和成人口腔溃疡等。

栗子是“长寿果”

栗子香甜味美,营养丰富。研究表明,栗子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尼克酸、胡萝卜素、视黄醇、膳食纤维以及磷、钙、钾、铁、铜、锰、镁等矿物质。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栗子具有抗菌、消炎、抗凝血、升高白细胞的生物活性,其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黄酮苷类及挥发油等化学成分,可防治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等病症,是一种抗衰老、延年益寿的珍贵果品。

板栗生吃熟吃有不同

熟板栗脾肾兼补,偏于补气。板栗入肾经,且“专补不泻”,老人经常腹泻,可以吃熟板栗进行调理。

生板栗偏于“补骨”,用于防止腰腿疼痛时,可以吃风干的生板栗,每日5~7颗。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虚寒者不建议生食。

板栗药膳

深秋,我们除了做好保暖预防感冒之外,也要开始调理脾胃,养肺护肾以良好的身体状态迎接寒冬的来临。

闲暇时,我们可以买些新鲜的板栗煲鸡汤,脾胃欠佳者可再加入淮山、蜜枣一起,不仅可以补气健脾益肾,还可以养血补虚。特别适于虚劳、消瘦、水肿、病愈调养、久病体虚、产后补养等人群食用。


01板栗焖排骨
材料:排骨150克,板栗100克,姜、葱适量。
做法:排骨切块,洗净焯水;板栗蒸熟去壳切皮,生姜切片,葱切段;姜、葱用油爆香,放排骨、板栗焖30分钟,加入适量食盐、酱油调味即可。

功效:养胃健脾,补肾强筋。


02板栗枸杞粥

材料:板栗15~20颗,枸杞子20克,粳米100克。

做法:板栗去皮洗净,和枸杞子一起放入锅中,加入粳米和适量水。先用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20~30分钟,待板栗熟烂、粥煮浓稠后关火,即可食用。

功效:养胃健脾、补肾强筋,可改善由于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腰腿不利、小便增多及骨质疏松等。


03板栗粳米粥

材料:粳米100克、栗子100g、桂圆肉15克、大枣10枚。

做法:粳米用冷水淘洗干净后沥干,再放到冷水里浸泡30分钟。栗子去外壳放入冷水浸泡三小时。取出粳米和栗子放入锅中,加入1000毫升水,用武火烧到沸腾再转文火,煮45分钟左右。加入桂圆肉、去核的大枣以及少量白糖,再煮10分钟直至煮稠即可食用。


04乌骨鸡炖板栗
材料:板栗仁10枚、乌骨鸡1只、生姜1块、盐适量。
做法:将乌骨鸡褪毛、去除内脏,洗净晾干;乌鸡、板栗仁放入砂锅中,加水没过食材,放入生姜,加盖文火焖2小时;起锅前加少量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益气、补肾强筋。


05糖炒栗子
材料:生板栗500克、20克冰糖、5毫升食用油。
做法:在栗子上面开口,横竖各一刀。把生栗子直接倒入电饭锅中,铺上一层冰糖。再均匀淋上食用油,最后再加入一些水,只要稍微没过栗子即可。盖上锅盖,按下煮饭键,经过30分钟的烹饪之后,糖炒栗子就制作完成了。

功效:益气健脾,补肾强筋。

小贴士

● 栗子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因此不太容易消化吸收,吃栗子要细嚼慢咽,而且不宜吃多。

● 健康成年人每人每次进食不宜超过50克。
● 如孩子在2岁以上,且消化好、无病痛,可以适当食用,一天吃1~2个即可。
● 脾胃虚寒者,不宜生吃栗子,应该煨食、炒食。
● 凡有脾虚消化不良、温热甚者均不宜食用栗子。

● 栗子变质则有毒,应要忌食。■

来源:本文内容综合整理自养生中国、广东省中医院、中国中医药报等微信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