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暮色降临,一位游子在海边浅吟低唱……

 书生游子 2022-10-22 发布于浙江

暮色降临,一位游子在海边浅吟低唱……

范维胜

       《暮色降临》,是一位从西北高原——固原如蒲公英似的飘飞到浙东海边——甬城的深情的歌唱,这位歌者的名字叫高丽娜,笔名高高,是一位婀娜善良而又性格豪爽,情思灵动而又静默楚楚,才气逼人而又谦逊藏巧的语文老师。

       认识丽娜老师,是在兄弟培东来宁波的一次饭局上。丽娜老师是培东的粉丝,席间说起,褚树荣老师就打电话让丽娜过来,这就算相识了。那时的丽娜老师还在咸祥中学任教,不想两年后,给我寄来散文集《暮色降临》,她已经来到了浙师大附中——宁波四明中学。

       我特别喜爱丽娜“诗意校园”一辑,这最能引起我的共鸣。丽娜师父袁湛江先生的博大精深、丰远深厚、雍容华贵、亲和素朴永远闪烁在“我”灵魂的星空里;丽娜也是一位“硝粉”,于是,培东老师的明净温暖、干练直白、时尚前卫以及对生活的理解在“我”的碧波深处犹如粒粒珍珠;咸祥校园里肃穆的云杉、娇羞的梧桐、怯生生的蔷薇,甚至是简单而又再不能简单的水泥路都在“我”岁月的风华里招摇。一位同乡、一个同事、一朵桃花、一丛石榴、一次语文教师作文大赛、一位令人心仪的民国闺秀……都情切切,意悠悠,似乎陪着“我”在往事如风的日子里,寻觅光影和流年,追逐着教育的梦想。这梦想“有着泥土乡野干净的气息”,有着“大地宽容抵达的气息”,有着“天空辽阔澄远的气息”,有着“清俊男子和美丽女子芳香的气息”。

      丽娜老师和我一样,她也是一位把故乡变成异乡、把异乡错爱成故乡的人。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已经习惯了异乡的生活,但在更深的层面,有许多的习俗甚或是文化,我们仍然无法融合抑或是无法接受。丽娜在她的“故乡风情”中,面对着落下来的白雪倾诉,“故人风格老枣树”,一抹黄昏的晚霞也会勾起身处异地的她的“二十年前的理想”,让她怀念“父亲的二胡”,让她惦念家乡春节的一席窗花与春联。正如丽娜的同乡,著名的诗人高鹏程所言,很多时候,当我们经历了从风沙的砥砺到潮水的拍打之后,也许能够在一段时间内获得平静,但在不断的冲击之后,你会发现,沙还是沙,海水依旧是海水。于是乎,行走天涯成了丽娜如歌的行板,在不老的天涯间,她慢慢地吮咂天下的“芬芳味道”,然后把这些芬芳泼撒在“纸上江湖”,用玲珑的诗心烛照生命原乡的幸福记忆。

       丽娜老师自己也这么说:“我怀着敬畏之心写下这些文字,只是因为,从那些写作者的身上,我学会了尊敬他人、景仰他人,学会了平等地分享,学会了用文学的眼光打量生活,体会到了一个普通语文老师在寻梦过程中的曲折、坚守与幸福。”是的,丽娜老师懂得“在无与伦比的爱与珍惜里穿行”,懂得“沉默与尊严”,更懂得“拥抱温情与悲哀”,“夜晚的阅读”使她“如风的岁月”饱满而充实,让她的生命一如春天。

       每个人读《夜幕降临》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因为这一位游子在暮色降临的时候,在海边深情的歌唱,这种奇妙的心思正如丽娜老师的师父宁波诺丁汉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袁湛江先生所言:“如果你正处在春风得意的顺境,这些文字,会让你远离浮躁,警惕自满;如果你不幸面临人生的低谷,这些文字,会给你点亮一盏明灯,送来温馨的慰籍。当然,她更适合每一个普通人,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现实生活中保持灵魂的纯粹和独立,以及对美的关注和发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