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潘利文 || 《在高原上——浅谈姚辉诗歌的艺术特色》|| 东山雅集文论选

 置身于宁静 2022-10-22 发布于浙江

(编者按:此文为2018年“东山雅集  姚辉集”文论)

图片

在高原上

——浅谈姚辉诗歌的艺术特色   

潘利文 || 文

       在高原上,是姚辉一系列散文诗章中的第一章,这几个字一下子让我想起美国垮掉的一代的具有同样句法结构的“在路上”这几个字。通读姚辉的作品,绝大部分也都自传性的。诗人既作为高原的存在者又作为高原的见证者,他在这里生活,在这里爱,在这里写作。

作为60年代出生的中国诗人,既带有他们那个年代出生的诗人的一些诗歌的烙印,又有独特的个性,这个独特的个性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个专写高原的诗人,更在于他依托于高原发育的情感和独特的精神世界与诗学实践。在这些实践的文本中,我们已经分不清谁是姚辉谁是诗人姚辉。

       他在长诗集中的个人时事中写到:

终于可以说出些苍茫的琐事了。道路疼痛

我走着——我藏不起多余的痕迹……

                               ——题记

       他的诗歌就是一部个人自传,个人的精神史,其诗歌中几乎所有的这个我,就是作者本人,没有代入其他的事物。这个自始而终的我,经受了精神和诗学的考验、充满内在的真诚。

       姚辉的诗歌,不是小清新式的情感是抒发,是昌耀式的诗人,带有强烈的抒情 ,张扬精神困境中的生命意识与激情,凝重而壮美,在苍茫中回望古老的西部高原与人文,这就让他诗歌具备了宏大的诗性特征,植根于高原,书写他的命运之书,具有超现实的美,而且我也一直坚持认为超现实正是汉语诗歌的获救之路,他把现实中的观念,思考,抒情的欲望、梦与潜意识处理成为现实的经验意象,在一种超验的表达中完成个人的精神自传,在挖掘记忆与精神深处的源泉。高原是他诗歌话语中一个巨大的,甚至是主要在场。

       诗歌于姚辉来说是一个生命事件,且并不是可又可无的,他遵从着诗神赐予的暗示。他对现实不是心神慌乱 ,而是凝神观照这些碎片,我觉得所有的超现实,不是来自毫无希望的现在,也不是来自想像,而是来自于我们记忆的提取物,一个先存在的现实。而姚辉在诗歌中正是实践这一诗学精神的好的证明。比如在他的《东大街》,诗歌展开的过程,也是不断地提取记忆的过程,诗那么短,而记忆那么长。记忆是一口井也是迂回的漫长的路,诗人与记忆用诗歌的节奏相爱。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姚辉诗歌中的艺术特色:

1, 明确的身份与另类的抒情

       作为一个诗人,他既是一个浪漫主义者又是一个超现实主义者。姚辉诗歌中的苍茫、泪水、魂灵、石头、遗忘、月亮、疼痛风、雨、鸟灵魂、云、雪等等这些外在与心灵意向深沉而古老,映照着生命的苍茫与悲壮。一个诗人的词典,映射出诗人的心灵世界。姚辉是一个多血质的敏感的,“历经沧桑”的精神流浪者。那个与众多高原物象同一的的化身。他仿佛赋予高原一切以生命,让他们在诗歌中生长,是被拟人化了的此在,姚辉的 诗歌中的这些具体的形象和心灵意向构成了他独特的诗歌的肌质,我们不难理解,他诗歌的语境,这里面有着他的精神的历史,情感的发生和表达的语义场,通过诗歌去认识它的含混与晦暗不明的边界。他的诗歌没有当下流行的那种戏谑与反讽,而是有着来自思想与心灵的坚硬的质地。从文本中吐出伤心之舌。通读他的诗歌我们会发现一张来自精神的张力,拖着黑色的沉重的词。但是我更希望这中张力也来源于语言,深入到隐喻之中。其诗歌的力量来自于以散文入诗,抒情更多地是直接的。隐喻和拟人是他大量使用的修辞手法。如:

鸟守候鸟的历史  守望尖喙中深藏的季候

——我无法说出一代代人欲说还休的苦痛

鸟在路途中苍老  陌生之鸟

带来  我们絮语多年的所有经历

       鸟见证人类的历史和苦痛,鸟为人类作证,而在我们生命中的一切陌生之物,就是那只你所看见的鸟。或带来或消失不见。也飞跃时代与时间,但在人类中间。

       “鸟守候鸟的历史”,“风忘记风声”,语义的循环和重叠也深有韵味,以物“观”物,实则以我观物,把我带入叙述中的镜像。又如:

沉默

对分岔的路途保持沉默是不明智的

远方有墨写的歧义  无法预知的一切

正沿岔路散开  你  应当说出

你羸弱的最后勇气——

对暮色保持沉默会让人深陷霓虹或者沉沦

——我们有艰难的往昔!暮色仿佛命运

在星盏闪烁之前  种种救赎的时刻

曾一遍遍  随倾斜的风雨降临

谁对肋骨上麻木的未来保持住了麻木的沉默?

生命艳若花束  一个灰暗的歌者充满疑问

谁  还有理由对时代侧面那些巨大的黑暗

保持着  可有可无的沉默?

对翅膀上锈蚀的风向保持沉默是可耻的

预言击碎诺言——只有失忆的前行者

能对石头中僵冷的手势  保持坚硬的沉默

       维特根斯坦说,对不能说出的我们应该保持沉默,而诗人感兴趣的并以此追问的不是沉默何为,而是谁在沉默,对沉默主体的追问与寻找,诗人通过沉默在这里找到另一种与自己对话的,与还乡的路径。“诗人的天职是还乡'’,而沉默就是诗人无数中还乡中的一种。不过一旦让“乡愁上升到语言高度”,那个所谓的还乡是不可能到达的,由此诗歌便有了形而上的意义。

       姚辉是特立独行的,犹如抒情暗夜中的独行侠,天不怕,地不怕。我行我素,坚执高原赐予的生命意识,来观照一切所思所见。而他并没有成为这些语言的牢笼中的小鸟,而是提着这些词语的牢笼到处巡行。他极少语言游戏,语言游戏似乎在他这里是不道德的,他遵循的是康德所提到的那个被称为充满着爱与疼痛的内心的律令。因爱而受苦,在痛苦与思考中寻求快乐。

       他曾在诗意之外的断想里说:

       为什么,我们必须艰难地,处于一个越来越背离诗意和宁静的时代?

       这样的时代,容不下月异日新的种种遐想——许多人从沧桑边缘醒来,又只能无辜地,滑入油腻的另一轮沧桑深处……

       而诗意常常可能仍是陈旧的——

       这是源自骨髓及灵肉的陈旧——累叠着积淀年年的苦乐、苍凉,以及沧桑深处传承不息的颖悟:诗意常常因“陈旧”而恒久、绵长,充满着神示的力量。或许,我们应该在这命定的“陈旧”里,超越属于尘世与挚爱的最初执着。

       诗意,常常能在这旧与新的角逐、砥砺中,唤醒我们艰难的孤寂

2, 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

        姚辉的诗歌在处理抒情问题的时候很好的运用了,全知与限知视角的方式,长诗歌《海龙囤》其中通过 石头被看见,到石头看见,历史与现实交织,时间与存在共存,这长诗全知叙事与限知叙事交织,书写着历史的意蕴与沉重。以我为主语的一系列的诗句中,以及用诗歌中对历史对确切历史事件的介绍。游走在表象与实质之间,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具有独特的审美意味。从精神,思考,情感的方向看。且在卷三  玄黄之囤 中几乎全部取用全知视角的方式

3, 旺盛的创造力

       单就姚辉在他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大量的抒情短诗与长长诗,单就其长诗集就有近二十篇首,更是创作出了《海龙囤》这样的巨制。就中国诗歌写作来说,这样的创作量都算是极多的少数人之一。在《海龙囤》中,可以窥见到诗人旺盛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来源于生命的沉淀,精神的生长和通过对诗歌艺术的追寻,追问历史与沧桑,疼痛和沉默。

4, 文本的多样性实践

       姚辉的诗歌写作既有短诗,也有长诗,此外还创作出了艺术水平堪称其写作最高程度的散文组诗,这是需要特别提到的,而且作者还进行跨界写作,出版过一本小说集,在写作上取得了丰厚的成绩。

       另外在诗歌的语言句法与修辞上也有独特的极具个人色彩的艺术实践:如《海龙囤》中的

山河万安!石头,万安!

风与雷万安!杜鹃花就要谢了,万安!

黑土中的灵魂万安?六畜,万安!

墓碑上的错字,万安!祖传的方剂万安!

那匹又一次缓缓转过山脊的马,万安!

被遗忘的疼痛,万安!乌鸦万安!

丹青万安!狼与虎的丛林万安!  

梦境与剑戟万安!汗青啊汗青,万安……

       用诗歌赞美生命,我既是这一切的闯入者,见证人又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当像大自然抒情的气候,感受到的是抒情的密集阵雨和冰雹。又如:

秋天

有人在一蓬枯草里与神重逢。

秋天依旧灿烂  一条路  

经过村落与怀想  在那蓬枯草里  

有人  不断寻找

神所剩无几的勇气——

倒伏的禾影逐渐沉重  

谁被命定的苦痛推向风雨尽头?

谁在倾圮的家园外  守候

一只鸟试图放弃的天色?

神是一次追缅  是落日熔铸的遗忘

是灯火难以替代的花事

神在骨殖上  在西风与眺望间

一个人被枯草绊住

神无法自阔大的九月简单地归来

——神  粗粝的灵魂  

存放着所有秋天凛冽的震惊……

       特别是最后一句,存放着所有秋天凛冽的震惊……,让我们领会了诗与思峥嵘面目。

最后,我期待未来的姚辉能更深地透过语言的潜望镜,继续让抒情之光照亮高原和海拔故事。

图片

潘利文:水族,1975年生于贵州三都,自由写作者,现居贵阳。

图片

关于“东山雅集”

东山雅集是由《零点》诗刊、碧城品牌发起与召集的一个高端文化沙龙,其口号是“低调的奢华,思想的盛宴”,坚持小众化、精英化、长期化、前瞻性,自2010年5月开始已来,已成功举办了12届。

第一届东山雅集“泰戈尔集”于2010年5月在广州东山举行,主题为“一个人的诗歌史”、“仿真写作”;

第二届东山雅集“屈原集”于2010年6月在三水“杜马禅园”举行,主题为“女性诗歌”、“软诗歌”;

第三届东山雅集“辛波丝卡集”于2010年7月汕尾红海湾举行,主题为“重塑南方文学的信心”——广东诗刊主编与评论家会议;

第四届东山雅集“奥登集”于2010年9月在广州举行,主题为“中国先锋文学的命运”——中国先锋文学杂志的主编会议;

第五届东山雅集“四川集”于2011年4月在成都举行,主题为“中国新诗如何从古典传统再出发”;

第六届东山雅集“谢安集”于2011年9月17日在浙江上虞举行,主题为“诗歌中的居所”;

第七届东山雅集“福建集”于2012年4月在福建东山举行;

第八届东山雅集“哑默集”于2012年9月在深圳举行;

第九届“贵阳集”于2015年7月在贵阳举行;

第十届“溪山集”于2017年4月在“碧城HESTIE 群山之心”举行;

第十一届“AI集” 于2017年7月在“碧城HESTIE群山之心”举行;

第十二届“姚辉集” 于2018年10月在“碧城HESTIE 群峰之上”举行……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