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波兰】华沙,穿行在科学和艺术之间

 新用户1969IWgc 2022-10-22 发布于北京

    波兰,是一个曾经为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作出过杰出贡献的民族。当你漫步在华沙,穿行在古街老巷、流连于宫廷教堂,科学与艺术的氛围时时会让你感受到那些人类曾经跨越历史进程的骄傲的时刻。那些伟大的名字,居里夫人、肖邦、哥白尼、密茨凯维奇,是我华沙之旅中不断追寻的目标。


 [1]位于华沙老城城墙以北大约不到一百米的费瑞达路16号的这座三层楼房是居里夫人的出生地,居里夫人博物馆就设在里面。

 [2]房子中间一层的角上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 Sklodowska-Curie)1867年11月7日在这里来到人世,1898年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斯克沃多夫斯卡是居里夫人的娘家姓,1898年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发现“镭”之前先发现了第84号元素,为了纪念她的祖国波兰居里夫人对新元素取名“钋”。

                 [3]博物馆从这里进去到二层就是,这所博物馆是波兰化学学会主办的。


 [4]通往二楼的楼梯旁是一幅居里夫人的照片。

                 [5]整个博物馆只占两个小房间,里面保存一些居里夫人的私人物品和她曾经用过的科学仪器。博物馆虽小,但二楼的这两间明亮的房间却表达了波兰人民对他们伟大的科学家的崇敬。

 [6]穿过华沙老城,沿着从扎姆克约广场到拉赞基公园华沙著名的景观大道帝王之路往南走大约两公里就能看到矗立在波兰科学院大楼前面的哥白尼铜像。这位波兰天文学家在十六世纪首先提出了日心说的理论,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迫于宗教的压力哥白尼的著作一直到他临终前才正式出版,但这也无损于哥白尼的成就像恩格斯评价的那样是革命行动,是向教会权威的挑战。从此之后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逐步解放出来。

 [7]波兰科学院。



 [8]两位漂亮女郎在哥白尼铜像前自拍合影,我真想上前帮忙,遗憾的是等我走到时她们已离得很远了。可能是既想拍照又想赶过去帮忙的犹豫心态,片子也拍模糊了。

 [9]帝王之路的南端是建于十八世纪的拉赞基公园,荫蔽在树丛中的水上宫殿是波兰最后一位国王的行宫。

                 [10]拉赞基公园绿树成荫,即使在华沙树木尚未发芽的三月也有浓荫蔽日的感觉。


 [11]公园里最著名的是肖邦雕像,任何到拉赞基公园的游客不是先去水上宫殿,而是直奔肖邦雕像。
                 [12]肖邦1810年2月22日出生在华沙附近的一个小镇热拉佐瓦-沃拉,1849年10月17日死于巴黎。虽然他的父亲是法国人,但他一直把他母亲的祖国波兰看做自己的祖国。他一直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更是波兰人民最崇敬的音乐家。

 [13]肖邦雕像的近景,更显音乐家浪漫和潇洒的心境。


 [14]华沙艺术氛围下孕育的街头艺人。

                 [15]圣十字教堂,建于十七世纪。这座教堂因为安放了肖邦的心脏而经常被人们称作肖邦教堂。 
 [16]根据肖邦本人的临终遗嘱,他的心脏从法国带回了华沙,安放在教堂左侧第二根柱子里。

                 [17]在一尊小型的肖邦雕像下是简单的墓碑,上面刻着经马太福音第6章第21节地一句话:“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就在哪里。”。
                 [18]肖邦的遗体还是安葬在巴黎市区内的拉雪兹神父公墓,这次在巴黎我还特意去了那里,在纵横交错的墓园里好不容易找到了放满鲜花的肖邦墓。也在这里放一张照片。
                 [19]墓碑上的肖邦浮雕像。

                 [20]在返回酒店的路上,圣十字教堂前的这座耶稣背十字架的雕像一直在我的眼前闪烁。

 [21]从肩扛十字架的耶稣高高举起伸向前方的手臂下看到的是波兰科学院的大楼和手持行星绕日模型的哥白尼铜像。欧洲的宗教统治和自然科学发展是如何在几百年的斗争、压抑、互动和融和的过程中进步的啊。我想这些走过的路和即将要走的路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22]帝王之路旁的亚当·密茨凯维奇(Adam Mickiewicz)铜像,他是波兰浪漫主义的代表诗人,也是波兰十九世纪最伟大的诗人和革命家。他和俄罗斯诗人普希金是挚友。

 [23]波兰总统宫,中间是波兰波尼亚托夫斯基亲王的骑马雕像。



 [24]帝王之路旁的欧罗巴酒店,二十年前曾在那里住过两晚。旧地重游也拿出来晒一晒。
    让我们在肖邦不朽的旋律中穿行于永恒的科学和艺术之间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