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秋野钓,4种天气出门,找3类钓位,想不爆护都难

 新用户98712821 2022-10-22 发布于江苏

深秋阶段,正处于“鲜味满街跑”的时候,是鱼类最后的觅食良机,是公认钓鱼的旺季。不过进入深秋之后,干燥少雨,多降温天气,多大风天气,气温非常不稳定,出门一定要看准时机。季节更替水温条件变化时,鱼所在的位置也会跟着变。对于野钓来说,选择合适的天气和钓位,是重中之重,也是能否钓到鱼的最关键因素。

文章图片1

一、天气

深秋野钓,比较适合出门的天气主要有四种,分别是阴天、雾天、晴好微风以及寒潮第一天。对深秋阶段影响最大的其实是刮风天气,不管气温高低是否稳定,只要风大收获一定不会好。相对来说,阴天的昼夜温差小,风力小,鱼的进食状况好,而且开口的时间会更长一些。雾天也有类似的特点,而且比阴天的温差更小,风力更小,雾散之后一定是晴好微风的天气,所以出现晨雾的天气时,可以放心出门,收获绝对不会差。

文章图片2

晴天鱼情往往都不会好,首先是温差较大,比较容易出现水表温度过高的情况,从而导致鱼出现浮头的现象。其次是风力一般都不会小,大风天气不但会影响垂钓,也会降低水温造成鱼口较差的情况。除非是晴好微风的天气,否则收获一定比较惨淡。比较需要注意的是深秋最特色的天气,就是冷空气南下造成的寒潮,寒潮之前气温一般比较稳定,比较适合出门。寒潮第一天气温骤降,但是水温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导致降温第一天时鱼口才是最好的天气。

文章图片3

二、钓位

深秋阶段水温已经比较凉,而且几乎没有低气压天气。从溶氧的角度来说,在深秋阶段水中不可能出现缺氧的情况,所以在选择钓位时,溶氧通常是不用考虑的因素。水温才是选择钓位的关键,水温稍高一些的地方更容易钓到鱼。所以深秋野钓,有2种类型的钓位是不宜下竿的,分别是活水、阴凉。还需要考虑到大风对垂钓的负面影响,所以逆风位置不宜下竿。活水、背阴、下风口,在深秋阶段就不宜下竿了。

文章图片4

什么位置有鱼,找水温高的地方。应该去向阳避风的位置找钓位,这里水温更高,钓鱼人也会更舒适一些。至于选择地形,其实无非鱼窝和鱼道2大类型。深秋的鱼窝选择比较多样,如果钓鲫鱼最好是钓草、钓障碍物,如果钓大鱼,最好是钓明水,比如湾子、坡、水下坎、水下沟坑等等,这些浑水、深浅水的地方都是鱼窝。鱼道是底层鱼类才有的“概念”,而且只针对体型较大的底层鱼类,比如铧尖、宽变窄、大小水面相连处、湾子两侧等等,都是深秋阶段比较出鱼的地方。至于鲫鱼、黄颡鱼等底层鱼类,或者草鱼、鲢鳙、翘嘴等中上层鱼类,都是没有鱼道的概念的。

文章图片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