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第一章释读

 继贤阁书画社 2022-10-22 发布于广东

【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致知;致知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释读】这是大学开篇第一章,按照汉文的惯例,这显然是属于开宗明义,属于总纲。 

大学,即大人之学,就是如何成就大人的学问,实际上儒学的核心就在于此。大人,在先秦是有官职的君子,即士大夫群体。与大人相对的谓之小人,指操作具体事务的仆从。有大学,对应的也就有小学,小学在先秦指文字之学,即识字、训诂的学问。

明明德,即搞清楚自己的天赋本德,此处可参考中庸开篇那句,天命之谓性率性谓之道修道谓之教。第一个明字,是搞清楚,明德即人的天赋本德或本性。人为天地人三才之一,皆有通天彻地成圣贤的可能,每个人都可通过修悟明白自己的本德,进一步彻悟大道。

如何明明德?在亲民,止于至善。亲亲而仁民,这是儒家治理社会的核心主旨,通过治理社会的实践,才能更好地明白个人的天赋使命,在完成这个天赋使命的过程中,才能逐渐地明白自己的天赋本德,且不断完善和提升修悟的境界。

如何把握修悟、亲民的尺度呢?止于至善,即恰到好处,即中庸,过犹不及。

注意后文这句,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对明明德的实践过程给予了进一步明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被后世儒学称为儒家八条目这是对亲民,也就是如何做到亲亲而仁民,指出了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

知止,适当地停下来,进退有度,这是极高的智慧,是修身悟道的一个基本法门。作者进一步阐明,适当地停下来,才能凝神定心,才能静心,才能安心,才能客观而完整地思考,这样的思考才能有所感悟。这个过程,与所有事物的发生发展类似,都是有本末有终始的,明白其中的次序和逻辑,已经非常接近悟道了。

最后总结说,从天子到庶民,一切以修身为本。(治理社会的关键在人,而人若不修身则只能为小人,也就是一些具体的操作工;庶民通过修身明道,通过宗亲察举,一样有机会参与治理国家社会。)

若修身这个根本没做好,社会治理这个末反而获得成功,否矣!否就是完全不通,绝不可能啊!

该加厚的地方是修身这个本,你不在这里下功夫,浅尝辄止,这叫“其厚者薄”;本该轻松就能治理的社会,你却使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管控,这就是“其所薄者厚”,靠这种荒唐无比的瞎折腾,试图治理成功,这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的事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