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貉打不过狗獾,以多欺少,还会趁狗獾冬眠,闷死它一家

 灵魂出窍KKK 2022-10-22 发布于北京

2022-10-21 23:17

在自然界里面,种间竞争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小到两棵植物竞争阳光,大到食物链顶层捕食者之间的厮杀。

在白俄罗斯中西部的纳利波基森林里面,也生活着大量的捕食者。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放在动物界也一样,在众多捕食者中,貉子跟狗獾是一对冤家,它们之间经常斗来斗去。

貉是一种古老的犬科动物,体型不大,即便是雄性平均体重也只有6、7公斤。狗獾是一种中型的鼬科动物,体型较大,有15-17公斤,整整大了貉子一倍有余。

众多捕食者生活在同一片生境下,生态位相似的动物之间,为了竞争有限的生存资源,往往会大打出手,有些甚至是奇招百出,想尽一切办法迫害竞争对象。

比如欧亚猞猁和欧洲森林狼之间的种间竞争非常激烈,双方会均会对对方的幼崽痛下杀手。

貉跟狗獾之间的争斗,虽不像猞猁与狼般轰轰烈烈,但同样也精彩纷呈。尤其是貉子在武力方面没有优势,于是它们便想出了各种“奇招”以对付狗獾

单挑不过就群殴

在动物界里面,体型往往就代表着实力,体型差很大意义上来说就是实力差,故很多动物判断对手实力高低的方式就是看体型,也有很多动物在遇到敌害的时候会竖起全身的毛发使自己看起来更大而达到虚张声势的目的。

狗獾的体型是貉子的两倍有余,而且狗獾生性凶猛,貉子在犬科里面却相对温驯,所以单挑的话貉子完全不是狗獾的对手。但鸡贼的貉子会想出各种办法来对付狗獾,比如很常用的一招就是以多欺少。

貉子天生群居,比如从成语“一丘之貉”便能够看得出来。狗獾则相对孤独一些,貉子就利用这一习性的差异,成群结队地去欺负狗獾。

白俄罗斯科学院专家瓦迪姆·西多罗维奇及他的同时就多次发现了这一现象。比如在2018年3月份的时候,林中就遗留下了一些貉子以多欺少的证据

从现场的一些痕迹判断,当时一只狗獾在它洞穴附近觅食,然后遭遇了两只貉子,双方很快便扭打了起来。

正所谓“双拳难敌四手”,单挑貉子不是狗獾的对手,但貉子胜在数量。遭遇了两只貉子联手攻击,狗獾不敌,被打得节节败退。

不过狗獾也不是吃素的,虽然没有胜算,但它还是有一定自保能力的。在战斗中,狗獾一边逃跑一边战斗,而貉子也一直穷追不舍。

最终狗獾找到了一棵小云杉树,背靠云杉树进行防御。现场及附近没有找到狗獾的尸体,也没有发现有死亡的迹象,所以这次遭遇战极有可能造成任何一方死亡。

狗獾一家惨死洞中

貉子实力不济,二打一也在理,比如江南七怪素来都是七个一起上,江湖中也没人说他们不讲武德。不过貉子在对付狗獾的另一招,堪称毒辣。

貉子会利用自己的先天优势,将狗獾直接灭门。貉跟狗獾都是需要冬眠的动物,但不同的是二者冬眠的时长以及时间节点都有较大的差异。

狗獾冬眠得比较早,而且冬眠的时间也更长,鸡贼的貉子就利用这一时间差,对狗獾实施了“灭绝计划”。

不过在杀死狗獾一家子之前,貉子还会在狗獾家中住上一段时间。貉子虽然对洞穴有一定的依赖性,但它却不擅长掘洞。

狗獾则恰恰相反,是一个挖洞高手,挖出来的洞穴又漂亮又舒服,堪称“别墅”。狗獾的洞穴既有洞道又有睡眠室,有些还有客厅。

在冬天来临时,狗獾率先进入洞穴冬眠,在睡眠室里休息了。之后貉子也会偷偷进入了狗獾的洞穴,就睡在客厅或者洞道里。这段时间,是双方难得的和平时光,整个场景一片祥和。

不过好景不长,当初春来临时,貉子率先从冬眠中醒来,走出洞穴,享受着外面的美好时光。

这时貉子发现,自己的“房东”狗獾一家子还在洞穴里面睡觉,于是心生一计,赶紧用四肢扒拉泥土和树叶,将狗獾的洞口堵住

由于洞口被堵,外面的空气进不去,于是洞穴内的空气越来越浑浊。随着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升高,狗獾一家子就再也无法醒过来了。

在2005-2011年期间,科学家们进行了711次生态调查,就发现了3例类似的情况。

研究发现,纳利波基森林里的狗獾,在11月下旬的时候活动就明显消失了,表明它们进入了冬眠期,直到来年的2月底,才发现有活动踪迹,要到3月中旬才开始大量活动,说明这个时候狗獾才结束冬眠。

反观貉子,在2月中旬的时候,就已经频繁活动了,这中间的时间差,就是貉子实施毒计时候。

关注我,交一个懂动物的朋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