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常食用蓝莓,可降低患失智症的风险!

 空谷幽兰80 2022-10-22 发布于广东

图片

古老的格言说,“每日一苹果,医生远离我”(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一项新研究表明,一种不同的水果对你的健康也有潜在的好处。

图片

辛辛纳提大学5月10日消息

由辛辛纳提大学(University of Cincinnati)的 Robert Krikorian 博士领导的研究人员发现,在某些中年人群的日常饮食中添加蓝莓可能会降低晚年患失智症的几率。该研究结果最近发表在《营养素》(Nutrients)杂志上。

研究于2022年4月13日发表在《Nutrients》(最新影响因子:4.546)杂志上

研究方法

Krikorian 说,他的团队多年来一直在研究浆果对阿尔茨海默病和失智症风险较高的人的益处。

虽然与其他浆果和植物(如红甘蓝)并没有完全不同,但 Krikorian 说蓝莓含有特别高水平的微量营养素和称为花青素的抗氧化剂。Krikorian 说,花青素赋予蓝莓同名的颜色,还有助于保护植物免受过度辐射、传染性病原体和其他威胁。

Krikorian 说,这些帮助蓝莓生存的相同特性也为人类带来了好处,例如减少炎症、改善代谢功能和增强细胞内的能量产生

Krikorian 先前领导的浆果研究主要针对老年人群,但通过这项研究,该团队希望研究中年人,以便专注于预防失智症和降低风险。

Krikorian 解释说,美国约有 50% 的人在中年左右出现胰岛素抵抗,通常称为糖尿病前期。他说,糖尿病前期已被证明是慢性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我们在之前对老年人的研究中观察到蓝莓的认知益处,并认为它们可能对患有胰岛素抵抗的年轻人有效,” 辛辛纳提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和行为神经科学系心理学部主任、名誉教授 Krikorian 说,“阿尔茨海默病,就像所有慢性衰老疾病一样,从中年开始,经过多年的发展。”

研究细节和结果

研究人员招募了来自辛辛纳提地区的 33 名年龄在 50 至 65 岁之间的超重、糖尿病前期患者,并注意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轻微的记忆力下降。Krikorian 说,这一人群晚年患失智症和其他常见疾病的风险增加。

在 12 周的时间里,患者被要求不吃任何种类的浆果水果,除了每天一包与水混合的补充粉,并在早餐或晚餐时食用。一半的参与者得到的粉末含有相当于半杯完整的蓝莓,而另一半人得到的是安慰剂。

参与者还接受了测试,这些测试测量了衰老和晚年失智症患者的某些认知能力下降,例如工作记忆、心理灵活性和自我控制等执行功能

Krikorian 说,蓝莓治疗组的人在依赖执行控制的认知任务方面表现出改善

“这很明显,因为在学习和记忆过程中减少了无关信息的干扰,” Krikorian  解释说。

蓝莓组的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也较低,这意味着参与者的代谢功能得到了改善,并且能够更容易地燃烧脂肪来获取能量

Krikorian  说,蓝莓组表现出更高程度的线粒体解偶联,这是一种细胞过程,与更长的寿命和减少的氧化应激有关。氧化应激会导致疲劳和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最后一项发现是探索性的,但指出了一种有趣的、潜在的蓝莓益处机制,”他说。

展望未来,Krikorian 说他有兴趣更好地了解蓝莓有助于提高认知能力和代谢功能的确切机制。但目前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有风险的中年人饮食中定期补充蓝莓可能会降低晚年患失智症的机会

样本量少是这项研究的一个明显局限,重现这些发现非常重要,尤其是其他研究人员,” Krikorian 说, “与此同时,定期食用蓝莓可能是个好主意。”

参考文献

Source: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Regular blueberry consumption may reduce risk of dementia, study finds

Reference:

Krikorian, R.; Skelton, M.R.; Summer, S.S.; Shidler, M.D.; Sullivan, P.G. Blueberry Supplementation in Midlife for Dementia Risk Reduction. Nutrients 2022, 14, 1619. https:///10.3390/nu14081619

中国开发出口服肿瘤疫苗,能在多种小鼠癌症模型中发挥抗肿瘤作用

疫苗,是训练免疫系统发现并摧毁病原体或细胞的药物。它是人类历史上具有突出贡献的发明之一。为了预防各种传染病,我们一生中会接种各种疫苗,包括今天大规模接种以预防感染或发展成严重疾病的新冠疫苗。
近十年来,随着疫苗技术的不断发展,疫苗开发已不仅仅用于预防疾病,在实体瘤的免疫治疗中,肿瘤疫苗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策略。它通过使用由基因突变产生的肿瘤抗原来激活特定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以攻击肿瘤细胞。
目前,全球范围内开展的临床试验中大多数肿瘤疫苗都是通过肌肉或皮下注射进行接种,其中免疫刺激仅限于有限数量的引流淋巴结。由于抗原呈递细胞在肌肉组织和皮下的分布有限,因此需要使用佐剂来提高免疫原性。
相比之下,口服肿瘤疫苗具有更好的患者依从性和更低的应用成本。而且,它可以通过刺激肠道内的免疫细胞来激活人体的适应性免疫反应。肠道分布着机体70%-80%的免疫细胞,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因此,口服疫苗有望激活更强大的免疫反应来治疗癌症。
然而,口服肿瘤疫苗虽好,也面临着两大重要挑战,即复杂的肠道环境和肠上皮屏障。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口服疫苗技术范式。
近日,发表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聂广军和赵潇团队通过对大肠杆菌进行基因工程改造,设计了一种细菌衍生的口服肿瘤疫苗,并在小鼠多种癌症模型中显示出抗肿瘤疗效
聂广军和赵潇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疫苗体系的开发,特别是基于细菌外膜囊泡(OMVs)的疫苗体系研究。在前期研究中,该团队利用基因工程、多肽分子胶水以及RNA结合蛋白技术,分别构建了可快速展示多肽抗原或mRNA抗原的“即插即用”式OMV肿瘤疫苗载体等体系。
在这项新研究中,该团队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口服肿瘤疫苗的技术障碍,对肠道中最丰富的共生细菌之一大肠杆菌进行了基因工程改造,设计出一种细菌衍生的口服肿瘤疫苗。
首先,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工程将肿瘤抗原融合表达在OMVs的表面,使这种基因工程改造的细菌机器人能够在阿拉伯糖的诱导下分泌带有肿瘤抗原的OMVs。该细菌机器人在口服后能够克服严苛的消化道环境抵达肠道,此时通过口服阿拉伯糖能够诱导细菌机器人在肠道内原位生产携带有肿瘤抗原的OMVs。作为肠道菌群与机体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天然媒介,OMVs可以有效地穿透肠道黏液层和肠上皮屏障并被固有层中的抗原递呈细胞摄取
小鼠模型实验显示,口服肿瘤疫苗能够有效地穿过肠上皮屏障并被肠道固有层中的树突状细胞(DC)摄取,然后产生引流淋巴结和肿瘤抗原呈递。肿瘤抗原特异性免疫激活,并在多种小鼠癌症模型中发挥抗肿瘤作用,显著抑制肿瘤生长
总之,该团队建立了一种基于载体工作细菌机器人的口服疫苗体系,通过负载肿瘤抗原能够高效激活适应性抗肿瘤免疫应答;该体系将极大推进口服疫苗的开发,提高疫苗依从性并降低成本,在未来研究中根据需要也可用于传染病防治。

论文链接:

https://www./articles/s41551-022-00886-2

听力和视力障碍与老年人严重的认知障碍有关

一半有听力和视力障碍的老年人有认知障碍,相比之下,只有视力障碍的老年人有 28%,只有听力障碍的老年人有 20%,没有感觉障碍的老年人 7% 有认知障碍。 

《EurekAlert》5月4日消息

《阿尔茨海默病报告杂志》(Journal of Alzheimer 's Disease Reports)在线发表的一项新的全国代表性研究发现,听力障碍和视力障碍与认知障碍独立相关

研究于2022年5月2日发表在《Journal of Alzheimer 's Disease Reports》杂志上

在考虑了性别、年龄和其他社会人口特征后,有听力障碍的老年人患认知障碍的几率是正常人的两倍多,而有视力障碍的老年人患认知障碍的几率是正常人的三倍多。当一个老年人同时经历听力和视力障碍时,认知障碍的几率是原来的八倍。在65岁及以上的成年人中,约有一半既有听力又有视力障碍的人,同时也有认知障碍。

在过去的十年中,有几项研究将听力损失与失智和认知能力下降联系起来,但很少有人关注视力损失和双重感觉障碍

“鉴于一半患有视力和听力损失的成年人会出现严重的认知问题,感官损失可以用来帮助识别那些有认知能力下降和失智风险的人。”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生命历程与衰老研究所所长、Factor-Inwentash 社会工作学院 (FIFSW) 和家庭与社区医学系教授、该研究的主要作者 Esme Fuller-Thomson 说。

这项研究基于美国社区连续 10 次的调查(2008-2017年),这是一项对约 50 万 65 岁及以上的美国受访者进行的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年度调查。共有 540 万美国老年人参与了这项研究,其中包括住院和社区居住的老年人。

双重感觉障碍使一个人无法通过使用另一种感觉来弥补失去的一种感觉。”合著者、最近从多伦多大学 MSW 毕业生 Aliya Nowczynski 说:“我们的发现强调了接触有双重感觉障碍的老年人的必要性,以评估是否有早期干预的机会。”

作者强调了考虑感觉障碍治疗方案以支持老年人认知健康的重要性。

“重要的是,我们要考虑到对感觉障碍的常见治疗的可及性,例如助听器和白内障手术。”该研究的合著者、多伦多大学 MSW 毕业生 Andie MacNeil 说,“那些难以获得这些治疗选择的人可能更容易出现认知障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定对感觉障碍的干预是否能降低随后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

几种可能的理论可以解释感觉障碍和认知障碍之间的联系,包括由听觉和视觉输入减少导致的认知能力下降,由沟通问题导致的社交脱离和孤独,以及与年龄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退化

“未来的研究仍然需要确定感觉障碍和认知能力下降之间的联系是否有因果关系,” Fuller-Thomson 说,“确定这种关系背后的机制可以帮助指导下一步如何支持老年人。”

参考文献

Source:University of Toronto

Hearing and vision impairment linked to serious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older adults

Reference:

Esme Fuller-Thomson et a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Hearing Impairment, Vision Impairment, Dual Sensory Impairment, and Serious Cognitive Impairment: Findings from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5.4 million Older Adults, 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 Reports (2022). DOI: 10.3233/ADR-220005

较高的抗氧化水平与较低的失智风险相关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血液中抗氧化剂含量较高的人患失智症的可能性较小。

美国神经病学学会5月4日消息

根据美国神经病学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AAN)医学杂志《神经病学》(Neurology)于近日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血液中抗氧化剂水平较高的人不太可能患失智症。

研究于2022年5月4日发表在《Neurology》(最新影响因子:9.910)杂志上

研究发现,血液中抗氧化剂叶黄素、玉米黄质和 β-隐黄质(一种天然类胡萝卜素色素)水平最高的人比抗氧化剂水平较低的人在几十年后患失智症的可能性更小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存在于绿叶蔬菜中,如羽衣甘蓝、菠菜、花椰菜和豌豆。β-隐黄质存在于橙子、木瓜、橘子和柿子等水果中

“扩展人们的认知功能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挑战,”该研究的作者、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老龄化研究所的 May A. Beydoun 博士说, “抗氧化剂可以帮助保护大脑免受氧化应激的影响,氧化应激会导致细胞损伤。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测试添加这些抗氧化剂是否有助于保护大脑免受失智症的影响。”

May A. Beydoun 博士

这项研究涉及 7,283 名在研究开始时至少 45 岁的人。在研究开始时,他们进行了身体检查、面谈和血液抗氧化水平测试。然后,研究人员对他们进行了平均 16 年的跟踪调查,以观察谁患上了失智症。

根据血液中的抗氧化剂水平,参与者被分为三组。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含量最高的人比那些含量较低的人更不容易患失智症。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水平每增加一个标准差(约 15.4 mg/L),患失智症的风险就会降低 7% 。对于 β-隐黄质水平每增加一个标准差,大约 8.6 mg/L,与降低 14% 的失智风险相关

Beydou 说:“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考虑到教育、收入和身体活动等其他因素时,这些抗氧化剂对患失智症风险的影响有所降低,所以这些因素可能也有助于解释抗氧化剂水平和失智症之间的关系。”

这项研究的一个局限性是,抗氧化剂的水平是基于对血液水平的测量,可能不能反映人一生的水平。

这项研究是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下属的国家老龄化研究所(NIA)支持的。

参考文献

Source: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

Higher antioxidant levels linked to lower dementia risk

Reference:

May A. Beydoun, Hind A Beydoun, Marie T. Fanelli-Kuczmarski, Jordan Weiss, Sharmin Hossain, Jose Atilio Canas, Michele Kim Evans, Alan B. Zonderman. Association of Serum Antioxidant Vitamins and Carotenoids With Incident Alzheimer Disease and All-Cause Dementia Among US Adults. Neurology, 2022; 10.1212/WNL.0000000000200289 DOI: 10.1212/WNL.000000000020028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