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久前,深圳警方抓获一名网络主播,这名叫李某桥的主播以进货价1.

 新用户15472188 2022-10-22 发布于广东
不久前,深圳警方抓获一名网络主播,这名叫李某桥的主播以进货价1.2元的智能手环,竟然成功以298元一个的价格成功卖出120多个,虽然有90多人要求退款,但最终还是成功的引起了警方的兴趣。目前,这名网络主播已经因为涉嫌诈骗罪被依法刑事拘留。

进价1.2元卖价298元,不得不感叹李某是个人才,可惜才能没有用于正常的商业,而是以这种方式成功将自己送入监狱。有人讲,不是已经退了钱吗,怎么还是被刑事拘留了?也有人讲,这怎么会是诈骗罪呢,明明是买家付出的智商税。

其实,诈骗罪的构成是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让受害者做出错误认识的行为,受害者在收到智能手环后,发现货不对,于是要求退还。在法律上,这看似是正常的商业往来,一方买一方卖。但是采取的却是虚构智能手环的价格,隐瞒智能手环的功能,让受害人觉得是物美价廉。当网络主播收到受害人的钱时,所谓的诈骗行为已经完成了,将来的退货退款行为,不影响诈骗罪名的认定,只是影响量刑。

为什么这样的直播卖货引起了大家的剧烈讨论?

有人讲,某某台酒,代理也就几百块钱进的货,却卖两三千。也有人讲,某某知名包包,一个包包好几万,是不是也是诈骗?

这其实不一样,相同的质量,甚至是相同的商品,由于品牌不一样,价格会差距较大,这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品牌的溢价占据了很大成分。而如果拿一个劣质货物,以某名牌的价格售卖,其本身不具有相应的功能,如果是现场卖,消费者可以拿着手环查看,这样的话,还会有人买吗?

诈骗罪的实质在于诈骗人采取了隐瞒真相和虚构事实,让受害人做出了错误认识的这样一个行为,如果受害人本身没有做出错误认识,知道将要买的手环除了可以看时间,不具有任何功能的话,那这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卖手环的不构成诈骗罪,但是事实上呢,却是隐瞒了手环的功能,让消费者做出了错误认识,假如,这个手环卖2元,会不会就不存在够罪的可能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