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探母》引子:“金井锁梧桐”究竟是不是讹传?

 cxag 2022-10-23 发布于辽宁
 予前记某老生独树一帜,谈及《探母》引子,今来谈谈,按一出戏之编制,非胡凑乱掇可成,其词句文法,亦有提纲句读片段等等,《探母》老引子,为“被困幽州思老母,常挂心头”,而谭大王改为“金井锁梧桐,常叹空随几阵风”。

 老词较谭改者为易解,惟尊谭,捧谭之辈,非特不敢妄加批评,纷纷从字面上代谭索解,实则此词,无论如何圆说,费人索解,尊之者不能纠正,且非念此词,抑若即非谭派,内行奉之为圭臬,是然不愿改.

 贤如苏少卿先生,亦必谓之曲解,并举证《琵琶记·盘夫》蔡伯喈出场引子“封书远寄到亲闱,又见关河朔雁飞,梧叶满庭除,怎似我闷怀堆积”点出秋景乡思,乃有此词,且从前老角,皆能昆曲,所以坐宫词句场子,全从《盘夫》化出云云。

图片

谭富英、雪艳琴之《四郎探母》


 苏君虽言之未尝无理,然《探母》全出文字,只此一句深奥,余皆通俗,何编者忽而插入此一句幽雅文句,实头脚不趁,予可断言,苏君为旁敌侧击,曲为举证,在十九年十月二日予曾在《梨园公报》,有以下一段之记载,惟予乃无名小卒,不能引起大雅之注意,今重申言之,不识苏先生肯赐教否。
 
 以下见十九年十月二日《梨园公报》(树莺):

 《探母》剧之引子,“金井锁梧桐”,无论其为老词,为谭创造,总之费人索解,却不能承认为是,予尝学此剧于某教师处,与某师讨论此词,师谓汉班老本,确有此句,惟涩难费解,必非编者本旨,定为后学,因讹传误无疑,予亦云然,曾从字面音同上着想,猜索得二句,曾呈某教师商,师谓,或与当时编者之义相近,然浅陋如予,秘不敢示人,盖不敢定以为是也。

图片沈华轩、路三宝之《四郎探母》

 予所写得者,一为“禁羁锁胡洞,常叹空随异人封”,一为“禁羁坐朝宫,常叹空随夷人封”,盖昔人目化外之民,总名蛮邦胡夷,住居必山洞石岩,食必牛羊,衣必兽皮,此场我人读昔人所作旧小说上,每每见之,故予意当时之编此剧者之见解甚相似,且风封同韵,尤为确切,前此李苏二君,曾雄辩此句,而朱耐根君,又高论及此,故予不揣鄙陋,敢贡予意,希李苏朱三君,不以鄙陋而诲予之见解也。


图片

梅兰芳、李少春之《四郎探母》

 
 愚翁曰,汉班演此,由“杨延辉坐院自思自叹”倒板出场,无引子及定场诗,昔之张花子,今之吴天保,均系如此,这句“金井锁梧桐”,我在前数年亦作写景,曾作万紫千红处处开(牡丹开芍药放),惟有我杨某心不开,满园春色在杨延辉目中竟成满目皆秋解,后有祝金文者,曾在《戏剧月刊》第三卷第十一期上写过“《探母》引子之我见”曾将“金井梧桐”译成白话,“四面金碧辉煌围绕着梧桐树的天井里”,现在我晓得金井是一种飞禽土名,属于鹦鹉类,锁于枝头,见人能作长鸣,询诸生产北地之老农或能知之,固非深奥幽雅文句也,天下本无事,文人自扰之,此之谓欤。
 
 (《戏剧旬刊》1936年第13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