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百练:当我死时(余光中)

 一中大语文 2022-10-23 发布于福建

当我死时

余光中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

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

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

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  

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 

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 

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1966年6月24日美国密西根州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塑造了期盼落叶归根并希望与祖国生死相依的爱国青年形象。

B.“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写诗人想象回到祖国怀抱的坦然,把祖国当作自己最圆满的归宿。

C.“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望透”一词写出诗人时刻牵挂新生祖国的发展又不得回归的苦痛。

D.“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用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的“鹧鸪”意象写出了诗人的思归之情。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枕我的头颅”运用倒装句式,并省略了宾语,与上文更连贯,表达也更简洁,富有冲击力。

B.“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在结构上只是对上文想象的总结。

C.“饕餮地图”中“饕餮”一词贬词褒用,运用通感,把无形的思国之情化为贪婪看地图的行为。

D.本诗的情感真挚浓烈,语言大气厚重,在诵读时应该语调低沉、饱含深情,节奏舒缓中有变化。

3.诗中作者说“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分)

4.想象是诗歌中常用的艺术手法,而该诗的想象是超现实的。请结合诗句的相关内容从修辞、内容两方面说明作者的想象是怎样做到超现实的。(6分)

【参考答案】

1.解析:“时刻牵挂新生祖国的发展”属于过度解读,此处只有对新生中国的憧憬。

答案:C

2.解析:“在结构上只是对上文想象的总结”分析错误,这句话结构上承上启下,连接想象与现实。

答案:B

3.①作者把祖国比作“床”,寄寓着游子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的无限思念;②“纵容”表现出作者想象中祖国母亲对自己的爱,“宽阔”写出了想象中祖国的温暖与舒适;③暗含着一个游子常年漂泊他乡的凄苦心境。(每点1分,答满3点4分)

4.修辞方面:想象部分用了象征、夸张、比喻等手法,例如“长江”“黄河”象征祖国,“睡整张大陆”是夸张,把长江、黄河的滔滔之声视为安魂曲是比喻。这些修辞的使用使诗歌中意象的特点超出了事物的现实特征。(4分)内容方面:死亡本来是痛苦的、可怕的,在诗中作者却把它想象成了一种满足,超出了常理。(2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