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颐和清漪,赏皇家园林之十五:万寿山后湖(修订版)

 zzz_0401 2023-06-28 发布于北京

2022年,全国加强了疫情防控,出行不便。幸好颐和园离家不远,便把这皇家园林游了一年。游毕照例要有游记,洋洋洒洒写了二十集。现在回过头一看,当初写得手忙脚乱,免不了有遗憾之处。因此,就此时心中不慌,慢慢地整理、修订一遍重发,算是二刻吧。二刻版纠正了一些错谬,校勘了一些笔误,补充了一些内容,更换了一些图片。重新发布,与读者共享

=====================================================

万寿山之南是浩荡昆明湖,万寿山之北也有一片水,通常称作“后湖”。这里在过去只是零星的几个水塘和小溪,建清漪园时把它们连通汇聚成河。所以这个后湖的官方名称是“后溪河”,因为它确实是万寿山后小溪扩建的一条河。后湖最重要的景观是苏州街。

苏肆街,街市贾肆溪岸列。溪岸列,船行如叶,客行如蟹。明幌暗店昨喧雀,户闭窗落今苟且。今苟且,无处饕餮,无处宿榭。

这一首《忆秦娥》是鄙人游颐和园苏州街后有感而诌,不一定和古人平仄完全合拍,但它是那么个意思。其中的“贾”念鼓,行商坐贾。

清圣祖康熙皇帝有一个孙子叫弘历,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下生,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二十四岁时接过御玺登上皇位,号称乾隆皇帝。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上谕南巡。刚过了年,不等正月十五放过花灯,弘历本尊、领皇娘后妃一众、率大臣亲兵几群,便分乘龙船若干下了江南。这一路,弘历兄领着家人游了江宁、扬州、苏州和杭州等地,顺便查看了各地税银多寡和官员模样。回京之后,老乾每每忆江南啧啧称叹,宣来不少宫用画师描绘了江南各地景色图样,阅后塞于床下备用。这些图样中既有杭州湖山,也有苏州市肆,还有扬州园亭。

一日,弘历兄读唐诗读到“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他便哈腰从床底翻出苏州街肆图样揣摩了一番,喊来造办处,令其在圆明园内建一座买卖街。这条街是一条十字大街,有河有桥有店铺。圆明园的这条买卖街现在已经无存,虽然近年建了一条拾光街,也和过去相差甚远。

乾隆十五年,崇庆皇太后六十大寿,乾隆皇帝为此修建了清漪园。清漪园后湖也被老乾建了一条买卖街,叫做万寿买卖街,现在也叫苏州街。清漪园虽然建于乾隆十五年,但这条万寿买卖街应该是在乾隆第一次下江南之后所建,那就是乾隆十六年之后,应该是和圆明园买卖街前后脚建的。

除了在园子里建买卖街,老乾为庆祝其母崇庆皇太后七十大寿,又令人在西郊万寿寺到畅春园之间建了一条买卖街,直接以“苏州街”为名,是规模最大的皇家买卖街。这条街现在还在,但是已经没有往日店铺了,连地基残迹都没了。

北京还有一条小型皇家买卖街,也是老乾所建,在香山公园的香山寺前,那是仿造庙会的。北京的这些皇家买卖街都在清咸丰十年被英法联军烧毁,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又被八国联军破坏了一次。其后,只有万寿寺到畅春园的苏州街改了模样,逐渐发展起来。这条街上有一座著名的八一学校,最早是军用子弟学校,从幼儿园开始直至中学,现在只有中学了。改革开放初期,我曾在那里参加高考,有幸中榜。清代京城其它那些皇家买卖街都荒芜了,没有重建。

清光绪十二年,修复颐和园;二十八年八国联军破坏后又修了一次。小光是想让慈禧太后归政后住到颐和园去,不要在宫里乱政。光绪帝此志未遂,致身心囹圄,这是另话。这两次重修颐和园,都没有重修后山后湖的建筑,后湖的买卖街当然也就荒在那里。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能看见的都是买卖街房子的台基遗迹,往往还被野草覆盖。

上世纪八十年代,颐和园做过一次大规模的水系疏浚。文昌阁下的公共游泳场被取缔,昆明湖中淤泥也随之被挖出弃于远郊区县。这一次疏浚工程把后湖也深挖了一遭,出水了若干具套有清服的白骨。据颐和园后身儿大有庄村民考证,说那是清代末期几位著名的小鲜肉,被慈禧太后招进园里唱戏兼做按摩师,力尽后由慈禧派太监给丢进后湖填鱼腹。

这次疏浚还干了一件搂草打兔子的事,那就是把后湖苏州街遗址清理出来了,露出了盛时店铺的房基和墙根们。八十年代后期,北京市园林局得到一笔大修颐和园的拨款,便筹划把后湖苏州街修复。乾隆时期建造苏州街并无图样留存,光绪时期预谋重修颐和园时倒是留下一幅无钱实施的苏州街绘本。颐和园官方委托清华大学参考光绪绘本、依旧制合并现代工艺开发出一套设计,并付诸施工。1990年十一之前,修复工程竣工,苏州街对外开放。颐和园管理处在北宫门内立碑为誌。

过了此碑便是一带叠石假山,穿过去是一座三孔石桥,清晨站在桥上睃河,河畔是苏州街店铺。

你若从谐趣园出来沿后山行走,就会走到一座城关。

城台上有老乾题字,朝东的关外额石上刻着“寅輝”。这寅辉城关比前面看到的紫气东来城关小了不少,但也是很漂亮。老话管吃亏空叫“寅吃卯粮”,那个寅是十二地支之三。这里的“寅”加上三点水就好理解了,就是上演光辉。朝西的关内额石上刻着“挹爽”。挹(念亦)做收取解。宋代白玉蟾《挹爽》诗中有“岂复知此爽气佳,已被高人俱占断”之句,老乾这是要占尽秋爽一壶冰。

图中的木桥下是一条泄洪的山沟,叫做桃花沟。后山东西有两条桃花沟,这条沟叫做东桃花沟。春来时,沟中开满山桃,从前还有桃花水顺山而下。

午后站在寅辉城关下此东桃花沟木桥上亦可管窥苏州街。

因进入苏州街须另行购票,便多有人立于此桥上偷窥街上风光。

最初开张时,街上的店铺都有买卖可做。游客可按皇家价格购买新老什货,每日虽不是购销两旺,倒也是老店小二常换新装。新冠疫情来后,颐和园供应链垮断,进货渠道被瘪,店铺都关了张。

之前,三孔石桥两端都有出入口进出苏州街;目前,仅余西南角一处。我由此下台阶走上河沿街边,向对岸望去,沿河贾肆鳞次栉比。

一转身就是桥头第一店,叫做兰馨楼,这应该是一座点心铺,专营苏式糕点。根据清宫内务府档案所记,此万寿买卖街上当年曾有兰馨堂,目前此楼应是模仿那堂。

我来的时候,中秋之月已然不圆,但此店门前仍可见中秋糕饼招牌。

界壁儿字画店怡古斋的牌楼,该重油了。这“怡古斋”字号也可见于清宫内务府档案。

河对面是茶庄、书局和药店。

此处有高台,台上有大屋。

顺着上面两棵元宝枫之间的石阶上去,山上坐有绘芳堂,另有一屋金粟山。

乾隆帝当年曾在此山上痛饮粟米羹,并略显身手绘芳图。老乾还为绘芳堂题诗一首:绘芳谁为绘斯芳,色色形形物自昌。贞下起元运一气,复来成泰肇三阳。前旌底藉鼓其羯,后素应思起我商。江砚宣毫吟次第,由来大块假文章。还给那金粟山也题有一诗:嶕峣俯碧川,涌出拟青莲。金粟如来影,春山太古禅。分明契倪筦,可以谢蹄筌。茧纸闲临帖,朅思赵宋年。金粟如来是过去佛的名字,印度传说净名大士的前身即为金粟如来。就是说这金粟山应是一座佛堂,汉传佛教的过去佛是燃灯佛。

苏州街重建开张后,此处供应无粟米之羹,就是茶水,疫情后改作“并不开放”之用。你别看那二棵元宝枫很茂盛,但它们很难被霜染红,因为这个位置日照太少。

绘芳堂的河对面高岗上也有一片大屋。

乾隆年间那里是叫嘉荫轩,皇上陪娘在此歇息,并可居高临下监督宫人购物销货等勾当。

因那轩在高岩上,老乾便题诗曰:云岩得路入林扉,咫尺高轩清旷依。今日题诗亦已夥,夕章待阅可云归。“夥”不是“伙”的繁体,夥是父带一群子,伙是一群非父子。

嘉荫轩旁还有两座小寺庙,寺叫妙觉寺,庙叫花神庙。寺是乾隆时既有,庙却是慈禧时才见,仅为置景。寺中供奉诚救佛,疑似就是北方不空成就佛,密宗五智如来之一,代表成所作智。此寺为园中最北之寺,因此供北方佛?很牵强。密宗五佛通常应该一起供,单供一位极罕见。

庙中供奉花神。西方的花神是希腊神话中的克罗里斯(Chloris),就是罗马神话中的芙罗拉(Flora)。中国的花神是谁?西汉武帝时期有一位淮南王刘安,此君是刘邦的嫡系孙子,也是汉武帝刘彻的反对派头领之一。刘安虽然因反抗汉武帝大业未成而亡,却是很有才能,他发明了中国豆腐,还主编出版了《淮南子》丛书。根据《淮南子·天文训》二十部所述: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长百谷禽兽草木。后人就把女夷逐渐传颂为花神。女夷虽为女身,却常以白胡子老头形象显身,民间庙堂里的花神有时就会是一位白胡子老头坐在神龛上。颐和园里这座花神庙现在不开放,因此不知里面供的花神是以何形象受拜。

嘉荫轩再往西,有一座城关。这座城关和前面看到的寅辉城关大小相当,坐南朝北,是清漪园时期建筑。城台南面额石上刻着“通雲”二字,因此这座城关就叫做通云城关。山间溪边写“通云”很有仙味,老乾在此题通云,一定是想起了唐代卢纶的“松阴满涧闲飞鹤,潭影通云暗上龙”。

新冠疫情来后,嘉荫轩也像绘芳堂一样,做了“并不开放”之用。上面的寺庙城关都没得看了。

过了绘芳堂金粟山口,出现一座酒肆。

酒肆现已无酒可沽,只能站在酒幌下暗自捶胸。

眼眼所见,根根朽柱,面面破门,扇扇烂窗。

顺着南岸向西走到头,便是一座吊桥,这就是苏州街的西端了。吊桥升起,游船就可以进入苏州街,放船客上岸逛街。吊桥落下,岸上街客又可过河。牌坊上“蕙蘭軒”名号未见于清宫档案记载。

我信步踱过小桥,调头沿北岸向东逶迤而行,迎着旭日之光,走过关张的店铺群。

当然要钻过三孔石桥的桥洞之一,桥东仍还是成群的店铺们。

走到头更有一座单孔高拱石桥。

桥头照例要有柳荫。

立于水畔远观:水中影,镜中像,慢流连。此心未住,赢得忧患苦相缠。行尽荒烟蛮瘴,深入维那境界,参透祖师禅。宴坐超三际,潇洒任吾年。这是宋代李光的《水调歌头》。

转身看看那座著名的三孔石桥。

沟渠边的转角廊。

静水边的转角楼,这是云翰斋,乾隆时期售卖文房四宝等办公用品。

苏州街的东端暗处也有一座吊桥。

东段南岸有一座漂亮的老式垂花门。

这门内当有一院,其实并无,就是一座伪门。

垂花门边有牌坊的是一座书院,叫做街南书局。

古代书局当是出版社,而且是带自备印刷厂的。这座街南书局似非过去既有,苏州街当代重建后有沿用古时字号的,也有新创铺牌。

万寿买卖街自清乾隆十六年建成,到咸丰十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存在了一百年,期间曾经有过修缮。其后,慈大妈和小光都曾对颐和园略有修葺。光绪年间两次重修颐和园时,都只修建了前山建筑,后山建筑都放弃了。因此,苏州街自英法联军1860年放火烧毁后就仅剩残垣断壁了,直至1990年重建。这些年虽然有过修葺,但至今已颇多时日,又见日月那把杀猪刀之痕,看来这把刀不仅杀猪,它还杀屋呀!

重建后的颐和园苏州街虽然无法恢复乾隆时期原貌,但还是保留了清代街市建筑风格。现在的这些建筑是南北结合,房屋结构都是北方风格,那些屋顶全都是北京民居式样,冲天牌坊也都是北方风格。门面则是南方风格,全开,木制隔扇门。外装饰则是皇家园林风格,红漆门面,皇家苏式彩绘。这个建筑风格和颐和园整体风格步调一致,虽是模仿江南风光,却显清代皇家气派。颐和园苏州街是现在还能看到的唯一古代皇家买卖街,即使不是原貌,但也八九不离十,值得看看。

清皇楼船下苏杭,京西山水现辉昂。前搭高楼灿烂殿,后建街市店成行。帝王到,街市闹。夷匪过,遭焚祸。有复兴号角再奏,重挥构。

颐和园后湖游客不多,很清静。我去后湖通常是走谐趣园,从谐趣园门前经过,一直向北就走到后湖最东端。这里是过去的一个水塘,老乾修建清漪园时,把它和另外的几个水塘用河道串起来了。水塘的北岸有一座屋。

走上前去看看。

此屋下面有五尺高平台,前有八字蹬,带半圈灰砖胸墙,墙上是万字雕花。屋宇面阔五间进深一间,次间和稍间都是槛墙槛窗,周围有檐廊。上面是抬梁灰瓦单檐卷棚歇山顶。红柱绿枋,苏式彩绘。

这不是重建清漪园时期建筑,而是光绪时期新建的殿房,清末皇家园林殿房样式。应该是样式雷家族传统式样,你看它的柱础还是经典的皇家櫍形柱础。

明间檐下挂额匾“眺遠齋”,慈禧所题。

这应该是慈大妈晚期所题,或者是他人代笔。你看那个“齋”字下半部的“竖钩”,只有一竖,没有钩,这是清代皇家写法。你要是记得前面我说的颐和园博物馆里“大雅斋”纸匾,那个“齋”是完整的竖钩,懿嫔所题。

明间廊柱上过去的楹联不见了,可能拿去刷新了。原来挂有一副楹联:绛阙珠宫三千世界,春城夏国五百光阴。

绛阕朱宫出自宋代张嵲的“清晨叩齿诵黄庭,绛阙珠宫会众灵”诗句,绛和朱都是红色;阕和宫都是宫殿。三千世界是佛家宇宙观,说以须弥山为中心,之外有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叫做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是一个大千世界。佛国中有三千个这样的大千世界。依此定义,佛国范围是有限的,这与宇宙无限的概念是不符合的。和释迦摩尼差不多同时期的春秋孔子时代,中国人就已知宇宙无穷大了。后总结于《中庸》,曰: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

春城夏国不是昆明和夏朝,其语出《易·大畜》中“春城夏国,可以饮食,保全家室”,是震喜艮屋之意。五百光阴形容时间久远、朝代更替,典出《孟子》:由尧舜至于汤,五百余岁;......由汤至于文王, 五百有余岁,......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

古时北京人都爱赶庙会,北京大型庙会都是在西边山中大刹。大家出城走到颐和园北大有庄即饥渴无力,便就要歇脚。大有庄村民就在村口场院支锅搭棚唱社戏,赶庙会的民众就会停下脚来吃他们的喝他们的,一时间热闹非凡。据此,慈禧令人在此高处盖了眺远斋,要看民乐。这段院墙是清漪园即有,并无甚高,慈大妈于此观民乐甚好。光绪末年革命活动风起云涌,还有吴樾在前门火车站搞自杀式爆炸要杀死若干紧要的大臣。慈禧惧怕,就把颐和园北院墙加高三尺,现在站在眺远斋已经看不见大有庄了。要站到屋旁小山顶上,才能勉强看见大有庄前过去的打谷场。

慈禧不仅新建了眺远斋,还在屋前水塘对岸修了一座石码头,叫做眺远斋码头,她可以坐小船来此眺远斋。

我把眺远斋前的这个水塘叫做眺远斋荷花塘,这里的荷花不是每年都有。眺远斋西廊下有一段爬山廊连接下面的三间小屋。

小屋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前有檐廊,上面是抬梁灰瓦单檐硬山顶。这就是一座小屋,但因为有游廊连接眺远斋,它肯定也是盖了给慈大妈远眺配套的。据说它檐下曾挂“嘉木树庭”额匾,语出东汉张衡的《西京赋》“嘉木树庭,芳草如积”,描写光武帝刘秀重建的长安未央宫中绿化情况。

此屋之西不远,又有一小屋。

此屋更简易,连前檐廊都没有,就是三间值房。现在它还是一座值房,我走近门前,闻內有颐和园员工嘤嘤细语。值房西墙下有一条小路指向院墙,那院墙上果有一门。

因此门近眺远斋,便称“眺远门”。眺远门外马路边有一块空场,叫做白马广场。没得说,这眺远门是光绪年间开了给慈大妈去眺远斋行方便的。慈大妈若见园外庙会上有什么好玩的东东,可以令太监化装成小厮从此门出去买了回来把玩;没准儿还会买一碟儿宫里没有的炸灌肠尝尝。

过了眺远斋向西,沿后湖两岸行走,见一座石桥。

这里在光绪年间是有一座木桥的,木桥的形式后面再说。现在看见的是一座水泥桥,我把它叫做眺远桥。这是新中国新建的,替代已经腐朽的清代木桥。你别小看这座水泥桥,这是中国一千四百年前即有的经典样式,叫做单拱敞肩石桥。跨在河上的只有一个拱券,这座拱券两边的拱肩上各有二个小拱券,这就是所谓的敞肩。河北赵州桥就是这样的单拱敞肩石桥,比这座桥的规模大很多,但形制一样。没去看过赵州桥的游客,可以在这里预览一下这个样式。

过了小石桥,继续沿后湖南岸行走。前面又是一个水塘,如今是著名的后湖荷花塘。

这个后湖荷花塘南岸有一座水榭,水榭下是一座石码头。

水榭后面是一座院子,从两侧的山洞可以钻到院子南面。

这座院子的正门开在后山北坡御路上。

一座很正规的三间屋宇大门,明间开门,上面是抬梁灰瓦单檐卷棚硬山顶,红柱绿枋,苏式彩绘。门楣上挂了一块“澹寜門”斗匾。我在前面说过很多“斗匾”,东宫门进来的二道门仁寿门上挂的就是一块斗匾。这样的匾因为像是古时的量具“斗”,所以叫做斗式匾,简称斗匾。

这是澹宁堂,清漪园建筑。澹宁堂是一座非常特殊的院子,它是坐北朝南没有错,传统的中式依山院落应是逐渐升高的,但澹宁堂却是逐渐降低的。澹宁堂內有两进院子,前院比后院足足高了一层。这是因为澹宁堂建于万寿山之阴,顺着山势下到水边,可不就层层低了吗?

“澹宁”取意自《淮南子·主术训》中“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康熙六十年,上暗行雍王府,第一次见到十岁的弘历。康熙帝见弘历这孙子颇有帝王相,便将其从雍王府带回宫中抚养教化,并在畅春园中赐澹宁居驻扎。这是康熙帝的一处书屋,要想好好读书,肯定要澹泊宁静。老乾为纪念其祖,便在清漪园山水之间僻静处建此澹宁堂,仍做读书之用。他还为澹宁堂题诗曰:澹泊水之德,宁静山之体。山重水复处,书堂适构此。喻义因名堂,嘉言征蜀史。大用不穷人,由表知其里。从此诗中看,老乾的“澹宁”二字并非取意自《淮南子》,而是其后的蜀诸葛亮戒子所言“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当然,诸葛亮所言澹宁是征引淮南子。

澹宁堂一进院正房叫做云绘轩,二进院正房随安室。进澹宁堂正门,云绘轩是五间正房;在二进院回头看云绘轩,却是一座二层楼。这很像谐趣园的瞩新楼,园内看是二层楼,园外看是一层屋。颐和园里有好几处这样的是一是二楼,除了谐趣园的瞩新楼和澹宁堂的这座云绘轩,刚才在苏州街看见的绘芳堂也是,后面还有。澹宁堂二进院东西两侧是二层楼,北面是爬山廊下去连接五间正房随安室。随安室前出廊后出厦,后面的敞轩抱厦即是刚才水边见到的水榭。澹宁堂虽称书屋,老乾来此可不一定是为读书。他来时,经旱路可以走后山御路;若经水路,则是乘舟至堂后水榭码头,那里就叫做“澹宁堂码头”。

澹宁堂在咸丰十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年间并未重建。现在所见是上世纪九十年代重建,开放过一段时间,现在不开放给你看了。前些年院里住着一位黑背之流,你要是趴门缝往院里看,它就在里面大声喊叫。你只能站在后湖荷花塘对岸高处踮脚伸脖儿看澹宁堂后背。

我最怕颐和园重建或者维修老屋,修完以后就再也不让看了。还不如让我们看墙根儿呐,现在还能看到的墙根就剩绮望轩等几处了。而且,趁着疫情又关闭了好多地方。本来可以进的院子,现在都不让进了,比如南湖岛上的鉴远堂。

我只能悻悻地钻山洞回到荷花塘畔水榭旁,看看三间敞轩水榭屋内。

抬梁屋顶,团鹤平棋天花。红柱绿枋,苏式彩绘,柱间上下有楣子。檐下挂“溪烟嵐霧”枕匾。

老乾不仅在清漪园建了澹宁堂,在圆明园中也有一处“澹泊宁静”院落,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老乾曾给圆明园澹泊宁静题诗:青山本来宁静体,绿水如斯澹泊容。境有会心皆可乐,武侯妙语时相逢。千秋之下对纶羽,溪烟岚雾方重重。岚雾是山中的雾气,溪烟当然就是溪水上的雾气了。唐代施肩吾有《临水亭》:只怪素亭黏黛色,溪烟为我染莓苔。欲知源上春风起,看取桃花逐水来。看看春风起时桃花水边的澹宁堂水榭。

突然发现枋梁上的彩绘挺有意思,上前看一眼。

下面横枋上的彩绘还比较合规,就是苏式绿底金线旋子彩绘。旋子彩绘多为花草,牡丹、莲花都很常见,那枝含苞待放的白玉兰很特别。再看横枋之上的垫板,这是颐和园內非常罕见的苏式海墁彩绘。整个垫板被用卷草分成两段,这叫两个卡子。卡子里面画了各种吉祥物,有书奁、花瓶、珊瑚、华盖、金爵、如意,居然还有一颗冒着烟儿的地雷。海墁彩绘就很罕见了,它这里还居然用红色海墁,更罕见了。以前说过红柱绿枋,垫板这种不见阳光的地方,常规是用绿色或蓝色海墁,这个红色有悖常规。前面长廊一集中说过普度寺大殿內的海墁彩绘,它就是蓝色海墁。垫板之上的檩上是官样苏式蓝底金线彩绘,这个彩绘画的不是旋子。它那个包袱皮里是海水和飘着祥云的天空,海上有三座仙山,天上飞着四只蝙蝠二个“寿”。这里的彩绘为什么如此特别?重建澹宁堂时有什么考证吗?

澹宁堂西侧,水上有一座小木桥。

我管这座桥叫做“澹宁桥”,木桩、木梁、木板、木栏杆的小红桥。这肯定是新中国重修过的,清代没有这样的栏杆。前面说的眺远桥最早应该也是这样的一座小木桥。

沿着后湖南岸继续西行就是苏州街,我们前面已经看过。现在并不能沿湖岸进入苏州街,要走后山御路经寅辉城关到三孔桥。苏州街继续向西,也不能走后湖南岸。走后湖御路西段,就会见一座伪城关。

它不是一座城关,而是泄洪沟上的一座涵洞,后面再说。这条泄洪沟向北走向后湖南岸,叫做西桃花沟,想来春桃开放时一定是姹紫嫣红的。

桃花沟里的桃花水流进后湖的地方,那里有一座平台。

平台上是青砖墁地残迹,这里是某座建筑的遗迹吗?它正在泄洪沟上,挡住了水道,而且平台下只有一个很小的涵洞。若有山洪下来,那涵洞肯定是不够宽敞,水是一定要漫到平台上的。那这平台上应该不会有建筑,Too Danger,就是太悬,大水一来就会泡汤。即使这么悬的地方,居然还是被老乾盖了一座亭子。按记载,这是一座四角方亭,叫做澄碧亭。看这平台的尺寸,澄碧亭的规模相当不小,现在是一点亭子痕迹都没有了。

寅辉城关下的那条东桃花沟上半山腰处原有一座龙王亭,和西桃花沟的这座澄碧亭互相对应。

澄碧亭下的后湖这一段也是一个水塘,水面稍宽。这个水塘的东面是苏州街西段河道,西面是另一段细窄的溪河。

沿着平台西侧一条小路,可以走到高处的一片废墟。这片废墟临水处有爬梯下到水边。

下去看一眼。

这是像南湖岛岚翠间一样的一座八字爬梯,爬梯前也有一座石码头。爬梯中间也有一座拱券门,拱券门内的山洞通往上层平台。拱券门额石刻着“蕴奇積翠”。

两边是一副楹联:萝径因幽偏得趣,云峰含润独超群。萝径乃挂有藤萝的小路,唐代孟浩然有“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云峰含润,云之温润状。唐代刘沧有“苔封石室云含润,露滴松枝鹤有声”之句。

重新登台,细观旧时建筑遗痕。爬梯上方是最大的一座建筑,看看它的基座遗痕。

这是一座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的殿房,坐北朝南,前面和两侧有檐廊,后面有一间出厦。它应该是这片建筑的正房。

院子东南角也是一座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的建筑,坐北朝南,有连廊。

西南角是一座四柱方形建筑,也有连廊。

周围有一圈院墙,墙上没见正规大门,北墙上有一座石洞做门。

门外就是后山御路。

遗迹残破得非常厉害,屋内墁地的金砖都没了,剩下的柱础都是无法再利用的。看上去是光绪年间把这里堪用的砖石都运走重建别处建筑了,所以这里就成了这样。

这一片废墟是清漪园绮望轩,前面说过清漪园一期工程是乾隆十五到二十年之间,绝大部分建筑是在这几年修建的。有人说这座绮望轩是清漪园的一期工程,完成于乾隆十八年;也有说是属于二期工程,开工于乾隆十八年,完成于二十四年。按照样式雷图样,临水的三间殿房为寒香阁,东南角三间房即为绮望轩,西南角方形建筑应为翠籁亭。当年的绮望轩院子里还有几座小亭,这些建筑有游廊连接。

寒香阁所言“寒香”是说清冷的淡淡香气,通常是说冬季的梅花,或者秋凉才开的桂花。唐人咏梅即有“愁怜粉艳飘歌席,静爱寒香扑酒罇”。绮望轩之“绮”者文缯也,就是织锦或锦绣。你瞧,把酒赏梅,何等孤傲?老乾曾为绮望轩题诗云:蓝田嫩日霭迷离,敞榭凭陵春望宜。何必缬红将缛绿,端知绘事后于斯。由此可知当年的绮望轩是三间敞轩。老乾并有《翠籁亭》小诗曰:山右亩平处,潇然翠籁亭。几楹弗宇廓,四面有窗棂。围树翠犹待,微风籁未听。虽云寂耳目,却早契声形。就是说这翠籁亭是有连廊通往其它殿房的。

站在绮望轩八字爬梯顶端向北望,可以看见后湖对岸也是一片废墟,那里是清漪园时期的“看云起时”。顺后溪河行舟,至绮望轩和看云起时之间时,正是连接几个水塘的细窄河道,颇有行至水穷处之意。老乾乘舟至此,当然就会想起王维的那句“坐看云起时”,当即下船令在北岸建三间屋,说是屋起时定当来此观云。他果然“偶来试凭临,兴会殊不少”,然后就御诌“陪尾西来一尾垂,三楹闲馆筑于斯。谁知听乳窦鸣处,恰是看岩云起时”。诗中乳窦是钟乳石山洞,窦鸣当然是说洞中风声。此处并无乳窦,所以本诗非为看云起时所作。它实际上是为山东济宁泉林行宫中一景而作。我把它用在此处仅为借意。

顺着后湖南岸继续西行,就可以看见一座大石桥。

这座桥和后湖东端的眺远桥异曲同工,它也是一座单拱敞肩石桥。不过这座桥可是真正的石桥了,不是水泥的仿石桥。而且桥上是有中规中矩的白石禅杖栏杆。你可以看见它西面还有并排的另一座桥。走过去看看。

西面这座桥叫做半壁桥,是清漪园时期即有的老桥。你看它是不是似曾相识?对,它是像西堤玉带桥和绣漪桥一样的单孔高拱石桥,不似那高,不似那长,而已。这座桥是后湖的西端入口,高拱是便于皇上的龙舟行走。老乾坐在船上,有船娘摇那兰桡从此桥下钻进后湖小溪河。

此半壁桥和玉带桥、绣漪桥相比,不仅规模小,而且无匾无联。但它有那些桥没有的一样东西,就是桥拱龙门石上的那个“蛟龙望水”石雕。

通常认为这“蛟龙望水”并不是龙王本尊,而是龙生九子之一。此君肚大,能盛好多水,被尊为避水兽。而且他还能镇河妖,以其形象置于桥上,河妖驱洪水来时便会偃旗息鼓,不会冲垮乃桥。古建上的水龙头也是这个伙计,就是故宫三大殿台基上的那些螭(念吃)首散水。不仅半壁桥上有蛟龙望水,后湖其它几座清漪园时期石桥上也有。三孔桥的三座桥拱龙门石上都有蛟龙望水,连苏州街东段的小石拱桥上都有。

半壁桥之半壁指什么?字面解是半堵墙,南北朝庚信有“游仙半壁画,隐士一床书”。老乾肯定不是此意,老乾对半壁桥这样的地方有一个解释:半璧以水称,半壁以山名。两义适皆可,孰为真定评。有山亦围翠,有水亦绕清。你看,老乾觉着以万寿山题此桥可称“半壁”;若以后溪河题此桥又可称“半璧”。“壁”、“璧”相权,不分伯仲,掷笔于地,叹声奈何,背手而去。这是桥上无匾的原因,所以,你把它叫做半壁桥也行,称半璧桥也不错。目前官方称其半壁桥。

半壁桥东侧并排的那座单孔敞肩石拱桥是新中国建筑,我把它叫做半壁新桥。建这座桥是为使从北如意门进来的小汽车可以过河继续往前开。还在山下为汽车修了路,据说可以开到清华轩,我看最多也就是开到石舫。

颐和园后湖的这些景点在清漪园时期大部分都是二期工程所建,即为乾隆二十年以后的建筑。咸丰十年遭英法联军火焚后,后湖建筑基本全毁。光绪十二年开始重建颐和园工程,到二十年基本完工。因为财力有限,清漪园时期后湖的绝大部分建筑都没有恢复,仅恢复了苏州街南岸的绘芳堂和北岸的妙觉寺,新建了东端的眺远斋和苏州街北岸的花神庙。寅辉和通云两座城关的青砖城台未全毁,重建了城楼。苏州街上的三孔桥和西端的半壁桥是清漪园遗存,颐和园修复。

颐和园的四季之光在后湖也是每年闪耀的。春季一来,沿河就会有各式山花大放,从溪口半壁桥就可见。

夕阳照在河边老石古树上,熠熠生辉。

至夏,于湖边行走,享水荫清爽。送舟上闲客,听涛声依旧。

西望,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夏尾。仲秋金桂开,荷塘暗叶衰。今夕复月夕,又到断肠斋。

荷叶枯,枫叶俏,又是一番秋色到。秋叶黄,秋风慢,无边秋光在水畔。老舍先生曾说秋天一定要住北平,住在北平一定不要错过颐和园后湖的秋色。你在谐趣园赏过趣园之秋,更当顺着小路向北去走一走后湖的秋之路。

眺远斋荷花塘水上落满秋叶。那真是:半壶秋水荐黄花,凄凉谁吊荒台古?

莫叹荒台荒,红衬美人妆。

谁家染笔工秋画,一幅临溪秋爽图。

秋水斜阳演漾金,秋树石陌隔平林。几家村落几声砧。

垂枝映日,池水泛碧,一枝红叶艳如花。

走上眺远桥,看那山中秋路:高山矗矗凝烟紫,万木萧萧向夕黄。只有村翁恋秋色,故将媪姬上坡旁。

沿溪向西,又到澹宁堂荷花塘。林塘秋深水波寒,荷叶无声尽已残。一片萧瑟秋风下,残荷败柳向日开。

槐叶萧疏柳叶黄,露华如玉缀空廊,奈何空断肠。

秋阳煦煦,金光灿灿,树在水中水自岚。

前面便是苏州街。

见昨日青山绿水,渐今朝红叶黄花。

站在吊桥上赏秋。

西端桥头。

亦是秋光灿烂。

站在澄碧亭下桃花沟口,看画舫来往。今日北池游,漾漾轻舟,波光潋滟金光柔。如此秋来秋又去,白了人头。

绮望轩乱石岸边。宋人有《绮罗香》:万里飞霜,千林落木,寒艳不招春妒。枫冷吴江,独客又吟愁句。正船舣、流水孤村,似花绕、斜阳归路。甚荒沟、一片凄凉,载情不去载愁去。

对岸的看云起时:碧水红叶乱石堆,彩枝欲乘斜阳飞。

蜂赶菊,蝶恋花。哪个女子不爱它,红叶胜花发。

颐和园虽然号称夏宫,老乾冬季也不曾断了来往。应该是崇庆皇太后偶也在园中小住几日,太后住园时,老乾免不了来请安什么的。他便见到园中冬日可观之景,遂诌:小憩清漪退问安,飒然冬景又堪观。山烘日色淡而暖,泉带冰声响且寒。倚槛晷方长牖朗,进舟川未冻波宽。往来都为祝釐典,一再钦筹意倍欢。

冬季飞雪时,一定要来后湖。看那:北风卷地白草折,帝都腊月应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眺远斋赏雪霁日出。旧园新雪熟,处处成瑰图。霁色覆归路,空山砌玉壶。

看看桥下,湍流失滔滔。风波静亦觉池安,踏寔应从冰处观。

澹宁堂荷花池,此处观雪最可人。

断塘流水洗凝脂,霁雪索吟诗。何处觅西施?垂杨柳萧萧鬓丝。银顶红廊,粉香梅圃,万瓦玉参差。一曲乐天词,富贵似满王在时。

苏州街是颐和园冬季冰场之一,也是小童们的冰上乐园。

远山泠,寒天晴,池水凝。商贾闭门驱客离,小童弄钎游冰急,白河黑雪冬无奇。

古代诗人多在江南苟且,难得一见此等北国风光。他们都是见雪便要吟一首的,板桥老兄就有“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颐和园后湖是我常走之处,即有山水野趣,又有亭台情调,走下去令人心旷神怡。这是颐和园中最有诗意的地方。那真是:

与鸥为客,绿野留吟屐。两行柳垂阴,是当日、仙翁手植。一亭寂寞,烟外带愁横。荷苒苒,展凉云,横卧虹千尺。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