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书说到,晚唐汴州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平定了郓州天平军和兖州泰宁军,迫使两军败兵和因为得罪了魏博军而回不去的河东援军在泰宁军节度使朱瑾率领下投靠了淮南节度使杨行密。杨行密因而获得了求之不得的骑兵,连统帅都是现成的,军声大振。 虽然道路被敌军阻隔,但偶尔派些人走小路还是可以的。并州河东节度使李克用遣使者赵岳走小道见杨行密,请求让自己的左右手史俨、李承嗣回来。杨行密答应了,也遣使者陈令存与李克用修好。 但朱全忠不可能乖乖配合,挟连胜之威讨伐杨行密。如果这一关过不去,史俨、李承嗣要考虑的就不是回家的问题了。 当时宣武军两大杀手葛从周屯寿州、庞师古屯清口。杨行密想先杀奔寿州,李承嗣说:不如秘密杀奔清口,打败了庞师古,葛从周一定逃,问题就解决了。 计划是好计划,怎么执行呢?如何确保一定打败庞师古呢?得老朋友朱瑾出马,率三万淮南军与李承嗣设伏于清口,大败宣武军,斩杀庞师古,葛从周果然败走。史俨也跟着混了战功。 战后,杨行密置酒高会,赞扬李承嗣有先见之明,赏钱万缗;奏授检校太尉,表他领镇海军节度使。但当时镇海军节度使治下的大部分地盘都被吴越大佬钱镠控制,钱镠自领杭州镇海军,而杨行密的镇海军只有治所润州和常州。 李承嗣同样也得到了杨行密安排的房屋和姬妾。史俨、李承嗣知恩图报,帮助杨行密立足淮南。后来天复二年(902年),杨行密引兵攻宣武军,以李承嗣权知淮南军府事,境内无扰;杨行密吃掉朱全忠的小弟鄂州武昌军节度使杜洪,史俨、李承嗣皆有功。 至于送他们回河东,且不问他们自己有没有乐不思归,杨行密能舍得吗? 史俨、李承嗣的其他功劳还包括削弱邻居,一个是钱镠,一个是洪州镇南军节度使钟传。后来杨行密和钟传都去世了,杨行密的继承人杨渥就吞并了镇南军。 中央的唐哀帝被朱全忠废黜取代了,地方的杨渥也被左牙指挥使张颢和右牙指挥使徐温架空杀掉了,由弟弟杨隆演顶上为傀儡节度使。张颢想自己专权,便外放徐温为浙西观察使。谋士严可求对李承嗣吹风,说张颢如此凶威,外放徐温,对您也不利。 李承嗣虽然与张颢交好,但听了严可求的话也深以为然,便同意配合他们演一场戏。第二天,严可求邀张颢及李承嗣同去见徐温,故意责骂徐温,说得好像是徐温自己寻求外放苟安、逃避责任一样,徐温谢罪,于是免于外放。 但李承嗣很快反应过来了,严可求是在帮徐温,便劝说张颢派刺客趁夜杀掉严可求。不曾想严可求嘴炮过人,能说服李承嗣,也能说服刺客。没几天,徐温就杀了张颢,自己专权了。 不知是真不知情还是装糊涂,徐温没有把李承嗣怎么样,还改他为淮南行军副使,参与军府之事。 这一年是唐朝天祐五年(908年),也就是唐朝灭亡的第二年。淮南以唐朝遗臣自居,继续使用唐朝年号。 也就是这一年,李克用去世,李存勖继位。 天祐九年(912年),淮南得知李存勗刚在柏乡之战对后梁取得大捷,便出李承嗣为楚州刺史,以为掎角之势。 这时候李承嗣总算和老家产生了联系,但他还想不想回家,谁知道呢?十七年(920年),他卒于楚州。至于史俨,比他还早走四年。 李承嗣家族墓志自述家世为唐朝老祖宗西凉武昭王李暠之后。李承嗣去世时的官爵为淮南节度副使、特进、检校太尉、使持节楚州诸军事、守楚州刺史、充楚州团练使、兼御史大宪(即御史大夫,避讳杨行密父杨怤而改)、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赠雁门节度使。 李承嗣死后还能见到一位老朋友—— 早在天祐二年(905年),他拜访淮南副使陆洎,陆洎说:梦见被告知明年秋天要去阴间当官了。 次年秋天,陆洎还活着,李承嗣又拜见,问为什么还没赴任,陆洎说,即将赴任了。李承嗣说:“我素来视你为长者才敬重你,这事却近乎妄言啊!”陆洎却说:“只有你与我有缘,他日必当为邻。”李承嗣沉默而去。 次日,陆洎就死了,葬于茱萸湾,数年后李承嗣也葬于陆洎墓之北。 李承嗣的妻子是沛郡太君朱氏。李承嗣有子朝散大卿(大夫避讳改的)、检校尚书右仆射、守鸿胪卿、柱国、赐紫金鱼袋李匡祚;朝散大卿、行尚书水部郎中、云骑尉、赐紫金鱼袋李匡祐;礼部尚书李度(别名李匡某?);将仕郎、试大理评事、赐绯鱼袋李匡禅。李承嗣的第三女嫁给了淮南老将陶雅的儿子陶敬宣。 其实陶雅还是朱瑾的岳父,朱瑾和李承嗣勉强建立了亲戚关系。朱瑾比李承嗣早走两年,却是因为对抗徐温失败,自杀的。 显然当徐温夺权的时候,史俨、李承嗣选择了打酱油,却是和他们一同被迫滞留淮南的小弟米志诚因为疑似有响应朱瑾的动作,在严可求献计下被徐温杀了。 李匡禅和雅练达,有父风,在兄弟中只有他享受了在《十国春秋》附传的殊荣。不过他的本传只记载了一个鬼故事一样的事: 一天,李匡禅白天在庭前睡觉,有白蝙蝠绕庭而飞,僮仆们用扫帚打不中,久后飞出户外,忽然不见。这一年,李匡禅的妻子去世,载运棺柩的车的出入之路恰是蝙蝠飞翔所到的地方,人们看了都称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