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谢你,俄罗斯!

 留住好文 2022-10-23 发布于江苏

作为一名中文系毕业生,我曾经那么痴迷于俄罗斯文学,不仅读完了人所尽知的托翁主要作品,连妥斯陀耶夫斯基枯燥无味的五本大部头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都啃完了,《静静的顿河》、《日瓦戈医生》更是不知道读了多少遍。
也许与极北之地的严寒有关,也许与沙俄的农奴制有关,这些文学作品中无不浸染着苦难。
每一次的苦难,都来自于仇恨与杀戮。
我忘不了《日瓦戈医生》中的主人公在饥饿、寒冷与孤独中死去,忘不了《静静的顿河》中丈夫战死留下五个孩子后痛苦得在地上爬来爬去的寡妇,忘不了他们笔下在精神的踟躇中自我了断的思想者……
苦难,已经不只是俄罗斯文学的永恒主题,而且已经融进了他们的血液中,成了俄罗斯人的人生哲学。今年战争开始前的211日,英国防长华莱士飞往莫斯科见绍伊古作最后的劝阻时,他警告后者发动战争将会受到严厉的制裁,绍伊古回答说:“没有人可以像我们一样受苦。”
苦难,已经成了俄罗斯人生活中的美味。
俄罗斯的历代思想者,很多人在监狱、流放地度过苦难的岁月,甚至妥斯陀耶夫斯基直到最后一分钟才在枪口下被赦免。因为读了太多这样的俄罗斯文学作品,以致于我有了很强的苦难免疫力。
201311月至20199月,我在看守所度过了26个月,在监狱度过了34个月。
510个月间,“苦难”二字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里。
很多人以为,身陷囹圄仅仅是失去自由而已。其实不然。在那种环境里,人的一举一动、一坐一立、一言一行都被紧紧地箍住了。受教育程度越高、自我意识越强,痛苦的感觉越深重;对人格、尊严这些词理解得越深厚,屈辱感就越强。
人,不再是人,只是需要吃喝拉撒睡的生命体。
大多数知识分子,如果在那样的环境里待上一年以上,或多或少都会留下不可逆转的心理缺陷。
所幸的是,俄罗斯文学给了我这样的免疫力,使我重见阳光后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了正常,身体和心理的正常。
我感谢俄罗斯,她的文学让我的内心变得坚韧不屈。
今年俄乌战争爆发以来,我全程观察着、记录着这场战争,对这场战争的思考更是让我原本模糊不清的观念变得更加清晰。我苦恼地发现,其文学作品让我痴迷的俄罗斯,竟然是如此地不堪。
925日,我写了一篇《谢谢你,乌克兰!》,感谢她让我们懂得坚守正义的意义和价值。
俄罗斯,作为这场战争中反角,同样可以给人很多警示。
如果你的行为是不义的,无论你用什么话术、如何包装,都欺骗不了善良的人,只能欺骗自己。
开战之初,俄罗斯反复强调目的是给乌克兰去纳粹化、阻止她加入北约以保护自己的安全。
关于纳粹化和北约东扩问题,我已经在其他文章里详细分析过,这里不再重复。总之,除了接受信息投喂者,根本没人正眼看这两个理由,估计连提出这些理由的人自己都不信。这一切,不过是为了“师出有名”而已,别人信不信他们并不在意,因为他们相信自己强大的力量。
他们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义的,只是戴个印着“正义”两个字的头套,他们信奉拥有力量就拥有正义。
如果他们坚信自己是正义的,就不会在铁证如山的情况下拒不承认使用了伊朗制造的无人机。
图片
这场战争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外表大不代表实力强,大象远不是狼的对手。
俄罗斯公认为世界第二军事强国,其军事实力从数据上可以辗压整个欧洲;而乌克兰只是欧洲最贫弱的国家之一,2014年曾被俄军打得满地找牙。
然而,经过美西国家数年的培训和常规武器支援,乌克兰不仅将十路进击的俄罗斯大军挡住了,让他们铩羽而退,在相持半年之后还发起了凌厉的反攻,打得对方溃不成军。
俄方的什么隐形战机、什么防空系统,经过实战检验之后证明远没有说明书上写的那么管用。俄罗斯虽然将大量卖能源的钱用于军事,可直到使用的时候才发现,许多所谓的高端装备原来都是民用地摊货,技术被卡之后军工企业根本生产不出尖端武器,连损坏的装备都没有能力维修,他们的防弹衣只能挡住汽枪子弹,甚至上百万套棉军服不翼而飞,士兵上战场前连止血带都没有……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这八个月还让我明白:战争是血腥而残酷的。它不是电影,生命一旦逝去就再也回不来了,它更没有一丝一毫孙犁《荷花淀》里的诗情画意。
它是遍地的尸体与残肢,是亲人的眼泪与哭泣,是堆积如山的黑色装尸袋……
生命只有一次,无论多么美妙的蓝图,都不值得为它付出生命的代价。
被炮弹撕碎的小女孩,跪在亲人遗体前哭泣的大汉,在妈妈坟墓前沉默的儿童……
图片
这就是真实的战争,有什么理由值得去发动战争?
通过对俄罗斯失败原因的分析,我发现任何重大事件的决策都不能寄托于赌博的心态。
可以肯定,俄罗斯决定发起战争时,必定反复做过推演和分析,他们把成功建立在两个前提下:一是泽连斯基的团队没有抵抗的勇气和决心,二是美西不会牺牲利益去援助乌克兰。
但他们想错了。
事实上,这两点都不是俄罗斯所能决定的。
俄罗斯能够决定的,只是自己的选择。
其实,俄罗斯曾经有非常好的发展机遇。2010年,当普京在卡廷纪念碑前跪下时,欧洲已经作出了迎接俄罗斯回归的决定。2011年,他们达成协议修建北溪-1号,即便2014年发生顿巴斯、克里米亚事件,他们仍然建设了北溪-2号。
当欧洲把自己的能源命脉交到俄罗斯手里时,就已经做好了与他和平相处的准备。俄罗斯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发展经济和民生,成为欧洲大家庭的重要一员,进入文明发展的快车道。
但是,他们陶醉在虚幻的历史辉煌之中,在不合时谊的宏大叙事观念下,走上了天下之大不韪的侵略道路,最终落到今天进退维谷的地步。
这不是哪一个人的悲剧,甚至也不只是俄罗斯的悲剧,而是整个人类文明的悲剧。
作为这场悲剧的全程旁观者,我们可以、也应该从俄乌双方悟到很多道理,虽然我们主宰不了历史的进程,但至少可以帮助我们看懂历史的进程,在历史的进程中做一个清醒的人,而不是糊涂虫。
所以,在感谢完乌克兰之后,我还是要谢谢俄罗斯。

——正文完——

给吴老师来罐乌克兰啤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