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们靠织补绝活在南宁打拼,一干就是20多年

 王俊616 2022-10-23 发布于湖北

编者按

破了洞的衣衫,在能工巧匠手里,飞针游走于经纬之间,完成了不着痕迹的复原;

买菜的竹篮,在新一代匠人手中,华丽转身成为萌宠的舒适窝;

早已退出日常生活的团扇,经民族元素“加持”,从实用品升级为艺术品。

织补、竹编……这一项项古老的手工艺,随着时代的变迁与需求,在困境中蹚出了一条新生路。南国早报推出“老行当 新出路”系列报道,看老行当如何推陈出新走俏市场,敬请关注。

湖南汉子独辟蹊径 来邕创业开织补店

10月16日,记者在南宁市北宁街找到了一家有20多年历史的传统织补小店,与众不同的是,店里的织补匠人是两个汉子。

来自湖南娄底的谢国强和姐夫肖冬连,20多年前还是在建筑工地上搬砖的工人。他们看到有个亲戚在湖南开织补店生意红火,瞄准了高端织补行业的前景,用心学习三个月后开始外出接活。

文章图片1

肖冬连飞针走线织补客户的衣服。本文图片除特别署名外,均为南国早报记者何定坚摄

1999年,谢国强和肖冬连在南宁开起了织补小店,通过给专卖店、干洗店发名片揽活,一干就是20多年。

补好的不止衣服 还有珍贵的记忆

谢国强告诉记者,20多年来,经他手织补的衣物已有成千上万件,对一些衣物主人来说,有时修补的不仅是衣物,更是一段珍贵的回忆。

有一对夫妻,曾拿着他们结婚时丈夫穿过的西装来到店里,原来西装被虫咬了好几个洞。谢国强明白这套西装对夫妻俩的意义,更为用心地修补。夫妻俩领回织补好的西装时,连连道谢,高兴得像孩子一样。

文章图片2

谢国强穿针走线准备织补客户的衣服。

织补手艺推陈出新 贵重衣物修复如初

据了解,送到谢国强店里织补的衣物,绝大部分都是品牌专卖店价格稍贵的衣服。为了尽量让织补后的衣物看不出痕迹,谢国强别出心裁就地取材,从衣服里衬取线,沿着衣物原有的纹路,经纬纵横一针一线进行织补修复。

文章图片3

谢国强织补好的一件衣服。左为织补前。受访者供图

正是凭着多年来练就的织补手艺,谢国强和肖冬连让一件件破损的衣服修复如初。他们还带过几名徒弟,徒弟们学成出师后回到自己的家乡开了织补店。

谢国强说,以前的客源靠的是口碑相传,如今他们搭上了网络和物流的快车,一些远在桂林、河池和广东的顾客也慕名而来,通过快递发送包裹,他们的客源不再局限于本地。

在南宁市解放路新和平一楼,记者还找到了专做毛衣织补的宁师傅。她2010年从梧州来到南宁,专业做毛衣织补,不管是毛衣上有破洞还是尺寸不合意,她均可按客户要求来织补修改。

文章图片4

宁师傅在织补一件毛衣。

宁师傅有自己的抖音号,她常将自己织补的作品发到平台上和网友分享。通过互联网,短视频在传播织补这种传统手工艺的同时,也会带来流量和订单,服务更多客户,让更多人感受这一传统织补手工艺的神奇和魅力。

南国早报记者经小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