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稿:我和不婚不育旧同事各自不同人生的对比

 金苹果6 2022-10-23 发布于北京

图片

案例:我们这里疫情期间,我的老同事大明去世了,离退休不到两年。

记得那天他隔离在家,告诉我身体有点不舒服。第二天我打电话关心他,他说吃坏东西了,又吐又泄,已经联系居委会,等着送去医院。

终于等到第三天送去医院,他依然又吐又泻,旧病新病一起爆发,很快去世了,享年58岁。

我们都是本地人,20出头一起进了这家科研单位,那时候我们都青春年少,对未来充满着希望。

我30岁时依然没有找到对象,当机立断,娶了外地的贤惠小美女。我觉得退一步海阔天空,地域不限制了,选择也多了起来。

可大明依然单着,他身高不错,但五官普通,找不到本地的优质女,我和他建议找优质外地女,他比较傲娇,缺乏一点悟性,不看好外地女。

大明家底还行,家在老市区,有一套房,后来又买了一套外环的房子,总资产刚好过A8。

这样的经济条件,在40岁以前,大明过得还可以,没有成家没有孩子,看起来影响不到他什么。

后来,他妹妹成家了,老父老母也去世了,大明精神状态明显不如以前,就他一个人过日子,有点孤单了。

我是眼看着他自从双亲去世后,没了精神依靠,身体越来越不好,性格也越来越古怪。

估计他越来越觉得一个人活着没劲,等到去世的时候,一米七多的身高,只剩下80斤了。幸好他还有一个妹妹,可以给他送终,留下的家产也由妹妹来继承。

我在想,假如时光倒流,大明和我一样娶个贤惠的外地女,生一个孩子,踏踏实实过日子,现在日子应该还不错。

有家庭的大明,享受着家庭的温暖,他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会好一些,寿命也会长一些。

像他疫情期间,要是有家里人在身边,身体不舒服,家人都会照顾他,让他及早治疗。

可他就一个人,孤立无援,生病拖到无法忍受了,才不得不求助于居委会,等送到医院时,已经晚了。

按照我们现代人的平均寿命,至少活到80岁,可大明那么早去世,少了整整二十几年。

如果他40岁能想通,娶一个普通的外地女,组建一个温馨的小家庭,大明会过得更好,不至于突然早逝。

而我同样是疫情期间,吃得好睡得好,安心在家办公,很感恩老婆抢粮抢菜照顾我和儿子,每天变着法子给我们做好一日三餐,她煮饭,我打下手,非常和谐。

这么多年来,一直感谢老婆给了我一个幸福的家,一个孝顺的儿子,我也一直在外努力工作,做点副业增加收入,给老婆孩子更好的生活。我们是双赢的局面,恩恩爱爱,家庭和睦。

观察我周围婚龄长的人,婚姻生活未必很完美,谁家的锅底都有灰的,可是一家人能在一起,生活基本还是平淡温馨的。

对比不婚不育同事大明早逝的例子,我感到很疑问,不婚不育的人真能保平安吗?可能只是一句口嗨。

像我和大明的情况,共同点:家底都小A8,两三套房,外形都普通,都是本分过日子的人,工作都在稳定的单位。

不同的是:我在30岁单身的时候,果断选择贤惠的外地女结婚,婚后熬过了一段困难时期,后面日子越来越好,资产和现金流比大明攒的更多。

疫情期间,我有持家的老婆安排家里的生活,不愁吃不愁喝,一家人和和睦睦。

大明独身,没人关心,不会做饭,饮食差,身体不好,引发了旧病,然后英年早逝。

大明一直不婚育,潇洒过了十几年,等双亲去世后,他40岁了,精神上的依靠没了,后面十几年的日子越过越差的。

以上叙述了大明和我本人的例子,你们有什么看法,都可以聊一聊?

当然我尊重人家的选择,不婚不育都可以,但要想好不婚不育带来的余生后果,问问你们自己,能不能承担?因为一旦选择了,就没有后悔药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