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下半场,请置顶你的“储蓄能力”

 金苹果6 2022-10-23 发布于北京

庄子在《逍遥游》中说:“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一个人能够走多远,取决于他的“储蓄能力”。

“储蓄能力”越强,储蓄的东西越有用,行得也就越远。

人生下半场,只有懂得提升自己的“储蓄能力”,才能坦然面对人生中的风风雨雨。

01
储蓄实力
Image

有一位哲学家曾说:“一切都在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如果我们心存懈怠,认为可以站在原地“吃老本”,那么,就很容易被时代所淘汰。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要想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的鞭策自己,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能力。

有些人自恃工作稳定,是“铁饭碗”,于是便不思进取,心安理得的“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殊不知,一个人最大的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

过分依赖所谓的“铁饭碗”,一旦有朝一日“铁饭碗”破碎了,就只会让自己陷入茫然无助的境地中。

有人说:“真正的铁饭碗,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而是走到哪里,都有饭吃。”

深以为然。

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走到哪里都有饭吃呢?”

那就需要让自己有过硬的本性,可以让自己有底气说出“此处不留我,自有留我处”的话来。

储蓄能力,才是成年人最大的清醒。

02
储蓄经验
Image

生活中,有些人总喜欢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

但是,当我们去观察他们的为人处世时,却会发现,他们并无“出彩”之处。

原因何在呢?

就在于他们虽然经历了很多,却不善于去反思自己。

也就是说,他们缺乏把自己的经历,转化为经验的能力。

如此,便白白浪费了自己的经历。

一个人想要学会走路,就必然要经历摔跤。

摔跤了,有的人会在原地自怨自艾,止步不前;有的人会继续赶路,却不去反思为何摔跤;有的人却能够及时反思自己,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自怨自艾者,只会虚度了大好时光;不反思自己的人,只会在同一个地方,不断的摔倒;善于吸取教训的人,才能行得稳、走得远。

经历摔跤,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件好事。

杨绛曾说:“当你身居高位时,看到的都是浮华春梦;当你身处卑微时,才有机缘看到事态的真相。”

人摔倒过,才会发现,谁才是最可靠的,才不会再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无用的社交上。

03
储蓄人品
Image

听过这样一句话:“贪了人世的便宜,会吃天道的亏。”

世间万物的运行,自有它的规律。

如果放纵自己的贪欲,耍尽心机去占别人的便宜。

那么,最终,往往会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结局。

世间最聪明的人,往往是“老实人”。

他们踏踏实实做事,本本分分做人,往往能够获得众人的尊重与信赖。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在很多人看来,好人品,讲诚信,是为了对他人负责。

这便是认知狭隘了。

一个人对他人负责,本质上,其实是对自己负责。

一个能够守住底线,对他人负责的人,今后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结语:

古语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一个人只有居安思危,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危机,储蓄能量,才能拥有“逆风翻盘”的底气。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唯有不骄不躁,稳扎稳打,沉淀自己,方能收获灿烂的明天。

与君共勉。

*来源:哲学  作者:龙靖,一个热爱哲学的理工男,自由撰稿人, 愿用一支笔,点亮每一盏心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