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大智若愚wxy 2022-10-24 发布于重庆

——《礼记·曲礼上》

释义:

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人与事,不可只知其优点,而不见其缺点;对于自己所憎恶的人与事,也不可只知其缺点而不见其优点。

点题:

人大概都超脱不了主观视角,不论对人或对事,或多或少都倾向于在认知和判断时掺杂一些情感因素。情固然重要,理亦不可或缺。只有坚持“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的实事求是态度,才能达到“无党无偏,不激不随”的真理境界。

链接:

《礼记·曲礼上》——

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毋求胜;分毋求多。疑事毋质,直而勿有。

《礼记·大学》——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延伸悦读:

古人早说,对于自己喜欢的人,难免会有所偏爱;对于自己厌恶的人,难免会有所偏恨;对于自己敬畏的人,难免会有所偏袒;对于自己同情的人,难免会有偏心;对于自己轻视的人,难免会有偏见。所以很少有人能够在喜爱的同时,看到其不足之处;也很少有人在厌恶的同时,看到其可贵之处。

“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在生活当中,人们常常会犯两种错误:溺爱者不明,贪得者心无厌足,这两者皆因内心有所偏私而产生。“爱生于昵,昵则无所不饰”,这大概就叫做人之常情吧!亲情、友情、爱情,都是世上最奇妙的存在,或浓烈深沉或悠远绵长,足以遮蔽人的理智,混淆人的视听。由此看来,“好其所亲爱,厌其所贱恶”并无太多刻意而为的成分,人非圣贤,情不自禁实在难免。

然而如放任感情而不以理智加以控制,那么世界就失去了客观逻辑,脱离了中正公允,所以在看待问题时要实事求是,在进行调查时要明察秋毫,在作出判断时要客观公正。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昔日魏徵谏于太宗曰:“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弊。公卿之内,情有爱憎,憎者惟见其恶,爱者止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详慎。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可以兴矣。”可见公允客观之眼光与中正平和之心境对于为政为国者来说,其作用不可小觑,甚至可涉及国运兴衰。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既是一种客观中正的视角,又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坚持“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的理性认识,才能达到“无党无偏,不激不随”的真理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