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检”

 廻峰山樵夫 2022-10-24 发布于江苏

      现在真好,改革开放给老百姓带来了多大的福利和实惠,只是身处其中,不自知罢了。

     原来农村老百姓生病后唯一的办法,硬抗!

       能抗就扛,不能扛,就去合作医疗拿点药吃吃。去大医院的很少,没有钱看病不说,交通也不方便,加之医疗水平不高,更没有什么体检这一说。一旦查出毛病都是晚期,大病,再看意义不大,浪费钱,那时的钱就是全家的姓命。

     于是,大家守着患者一起熬,等死,几乎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其时医疗条件差,很难知道什么毛病,死了,就是痨病就是绝症。或者根据平时的经验找一些民间药方,反正病急乱投医:癞蛤蟆的皮,生黄鳝的血,冬瓜上面的毛,地鳖虫的肠子、山蜈蚣的脚等等。完全凭想象,什么稀奇找什么,什么古怪吃什么。最后心意尽了,人也死了。

       现在好了,不管农保社保,好歹每年来一次免费体检,给每一个人建档,有没有体检一目了然,还免费提供早餐,从古到今哪有这样的好事。不管如何,大毛病基本做到初步就能发现,许多人的毛病都是通过体检发现问题的。

       一年一度的体检又开始了,区人民医院的环境宽敞明亮,医生服务态度和蔼,流程清清楚楚,从第一个诊室挨个到最后一个,正好整个流程结束。

       不像以前,体检的人来来回回地走,上上下下的跑,像无头苍蝇,特别B超、抽血、ct检查那里,人满为患。嘈杂、叫嚷、埋怨充斥整个过道。

     这次去体检完全是一种全新的感受,医院四楼大厅自东向西,按12345…一字排开,体检流程按照体检项目设置,走到最后正好完成所有体检项目。人员流动有序,整个大厅静悄悄,分管院长也在现场观察,通过观察发现流程还存在哪些不合理,,询问大家体检的感受,同时也帮助一些人解惑。

      我感觉这虽然是医院,虽然是体检,如果一定要说一句话表达当时的情景,那就是:宾至如归。真的,把体检室能营造出温馨、亲切、和蔼、融洽和回家的感觉,真的,是以前不能想象的。

      但我还是心有芥蒂,B超地方,我生怕还像以前那样,说我“胆大胆小”,“形态如何”。就提前给那个小伙子提醒说:我胆早就摘除了。我生怕他说我胆还在,免得他尴尬,小伙子善意的笑了:知道的,已经看到胆不在了。我总算放下心来。

       那孩子年纪很轻,一脸稚嫩,但认真细致耐心,根据以往经验,他叫我翻身,慢一点,就会被呵斥。我以前多次被呵斥过,还不敢作声,否则,不管三七二十一,他要我在某一个项目上复查,挺麻烦。所以前几次体检,即使我已经没有胆,他还写着我的“胆大”而且形态“不规则”。也许那个大夫把当时我的心理状态写上去了:胆大,没有及时跟上他要求我翻身的节奏罢。

       今年体检感受的确不一样,检查完毕,一个有人喊她陶院长看到我是一个老头子,还特地赶上来,笑吟吟的问:老人家,觉得这里体检怎么样,给我们提提意见。看到她那和蔼的神态和高挑的个头,我连连说:好、好、好,长这么大也没有这样的体检感受呢。她说:医院还有许多地方有待提高,我们就想听听你们还有什么意见,便于我们不断改进。

       实在想不出什么地方不好,流程也合理,大厅中间过道上连沙发都安置上了,俨然一个安静的休闲所在。一位大家叫陆主任的女孩子走过来,微微点头,伸出手臂:老人家,早餐在这边,她轻盈的给我指示她右手方向,那感觉就像进了餐厅。

       真的没有想到体检感受竟然到了这个地步,像回家一样。放在几年或十几年前想都不敢想,“下一个”“听到没有”“叫你翻身,听不见啊”是以前体检室的标准问答。那时体检简直是受罪,被呵斥,被命令,甚至不理睬。至于各个体检项目,从一楼到四楼,层层都有项目,和患者搅在一起。你说让患者先来,还是体检先来,总不能让患者等吧,那时根本找不到去哪里,先后检哪个项目,后检什么。

      设备和医疗条件好了,固然跟经济有关,但流程的优化和合理设置却是用心良苦,服务态度的转变却是医德医风的提升。一名医务人员他们心里有爱心,行动上才会有爱的光彩绽放,语言上才有温暖如春风般的暖意。

      体检,检的是患者的身体好坏,检的也是医务工作者的爱意厚薄,也是检一个医院的服务质量。环境和那些医务人员一样,好像这次都变优雅美丽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