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63. “知足”与“知止”有什么区别?

 舞酒绿林 2022-10-24 发布于广西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知足”与“知止”有什么区别?先看古人的注解:

河上公章句:“'知足不辱’,知足之人,绝利去欲,不辱于身。'知止不殆’,知可止则财利不累身,声色不乱于耳目,则身不危殆也。'可以长久’,人能知止足,则福禄在己,治身者神不劳,治国者民不扰,故可长久。”

王弼此句无注释。看现代名人的解释:

余秋雨翻译:“知道满足,就不会有屈辱。知道中止,就不会陷困境。如能这样,可以长久。”(余秋雨:《老子通释》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年,第136页。)“知足”是知道满足;“知止”是知道中止。

陈鼓应今译:“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带来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 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242页。)“知足”是知道满足;“知止”是适可而止。

刘笑敢引论:“关于'知足’与'知止’,王淮说:知足,是主观上之知止;知止,是客观上之知足。易言之,知足是心理上的一种节制,知止是行为上的一种节制。主观心理上有节制,故不辱(辱,指心理上之烦恼与窘困);客观行为上有节制,故不殆(殆,指行为上之挫折与打击)。又:知足是治本,知止是治标;标本兼治,故可以长久也。”(刘笑敢:《老子古今》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457页。)“知足”与“知止”解释很清楚。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这句又以“故”开头,仍然与前文有关。知什么足?知什么止呢?面对目前正常的名声感到满足,不甚爱,就不会困窘和羞辱;面对目前正当的财产要能适可而止,不多藏,就会避免危险的发生,也就可以得到长久平安,人生幸福而圆满了。也就是说,在名利面前知道满足而适可而止,就能长久;“甚爱”、“多藏”反而会带来祸殃。

“知足”在《道德经》中前后出现了4次,都是说“知足”的好处;“知止”出现 3次,都是说“知止”不会有危害。现实生活中,知足常乐是我们熟悉的成语。它的来源就是“知足者富”和“知足不辱”。“不辱”就是不受侮辱,不受侮辱当然就天天快乐了。“知止”就是知道适可而止。就拿开车来说,“刹车是胆,方向是命。”开车的人不会踩刹车那是非常危险的。懂得了适当刹车就可以灵活驾驶汽车,驰骋天下。可是人啊,往往贪心不足,鱼和熊掌都想兼得。

本章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那就是如何处理好名利关系。在当今社会,人们总会受到许多诱惑,面对金钱,面对地位,他们常常迷失了自己,忘了初心。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人请求部落首领划给他一块地,首领说只要他在日落之前走回原地,这期间他所经过的地方就是属于他的了,结果,那人因为贪心而累死在路上。这个走不回来的人,并非因为他踏上的是一条不归路,而是因为他的内心已将名利看成了人生的全部,在名利中迷失了自我,忘却了人生的真正价值。其实名利之路也未必就是一条不归路,大千世界之中的你,注定要在名利中受到洗礼,能否回归,取决于你对名利的态度。

爱因斯坦刚到普林斯敦大学时,主事人问他一年要多少薪俸,他说5000元差不多了。一年5000元是物理系刚毕业学生的工资水准。主事人说:“给您年薪5000元,给别人的就不好给了,请你为我们着想一下,还是暂定年薪15000元吧。”

名利并非人生全部的追求,我们不应为名利而活,在名利面前,我们应照样活得潇洒,像科学家那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