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球万亿储能市场加速爆发,一文读懂储能产业链方方面面(附个股)

 新用户55031754 2022-10-24 发布于上海

【引言】储能行业可能在明年爆发。数据显示全球储能项目都在快速发展。本文讨论储能行业产业链。最后梳理储能产业链中的一些细节。文末可参与德邦证券粉丝交流,讨论相关的热点行业,市场动向等信息。本文预计阅读需要3分钟。

多国的数据显示,储能行业新装机潮正在全世界范围中爆发。欧洲户储市场呈现快速增长。2021年欧洲户用储能新增装机规模为2045MWh,同比 73%,2015-2021年均复合增速超60%。根据高工储能数据,当前欧洲为户储最大市场,其中德国占据70%以上的新增储能市场。根据GGII,2021年全球户用储能装机约合6.4GWh,2022年有望突破15GWh,同比 134%以上,其乐观估计2025年全球装机规模有望达到100GWh。按此计算,2021-2025年复合增速达98.8%。

image.png

国内的储能装机增速也在急剧加速。2021年中国新增装机为2.5GW/4.6GWh,分别同比 82%/ 88%,结构上看大储占总装机的96%,近年来国家或地方推出超过400项相关政策来支持储能发展,在强制配储等政策的核心驱动下,国内大储迎来高 速增长。根据我们不完全统计,2022年上半年储能公开招标已超过20GWh,随地面光伏需求启动,储能招标和安装将逐步加速。我们认为2022/2023年地面光伏配储比例将提升至10%/12.5%,叠加独立储能和风电配储,我们预计国内大储装机将分别达 到 5.8/14.7GW , 对 应 11.2/31.1GWh 。 同 时 考 虑 分 布 式 光 伏 储 能 需 求 , 预 计 到 2025 年国内储能新增装机 为50.3GW/120.5GWh,2022-2025年CAGR为97.62%/112.53%。

image.png

数据来源:BNEF,CESA,东吴证券研究所

2021年来已有23个省市区提出新能源配储需求,配储比例要求多在10%-20%之间,配储时长要求多在2h以上(部分省配置要求高达4h)。特别地,河北、浙江永康、山东枣庄等地对分布式光伏也已提出配储要求。强制配储带来国内储能市场快速增长。

image.png

数据来源:CNESA,东吴证券研究所

储能核心作用即在能源系统中起到调节作用,确保能源生产和消费平衡,同时提升能源系统整体经济性,降低用能成本。储能系统的日常功能可大致归为调峰、调频两类。调峰指在较长的时间跨度下维持用电负荷与发电量的平衡,在用电高峰期投入更多的发电机组以满足需求,在用电低谷期则关闭相应机组。储能系统具有能量可双向流动特性。调频即在瞬时根据用电负荷水平调配相应的发电机组以提供合适的发电量,对机组的快速响应速度提出高要求。储能可优化电力系统调频功能。

image.png

按技术角度分,储能可分为机械储能、电化学储能、电磁储能、化学储能及储热等多种路线。抽水储能及压缩空气储能容量大且放电时间长,适用于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电网调峰等能量型应用场景;超级电容和飞轮储能拥有较高的转换效率且能提供短时的功率输出,适用于需要快速响应的领域,如调频等功率型应用场景;电化学储能相较之下放电时间及储能容量的跨度都较大,且可以通过模块化实现规模化应用,适用领域更广泛多样。

image.png

电化学储能本身性能优势明显,一方面对比传统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电化学储能具备更优的响应速度和功率密度;另一方面电化学储能对地理条件限制较低、初期投资成本较低,可缓解抽水储能等传统储能方式开发接近饱和的问题,具备商业化推广条件,应用空间有望快速提升。

image.png

2022年以来国内大储项目招标量出现井喷式增长,2022年6月来随着系列政策的落地,大储经济性有所好转,项目招标随之加速启动。据我们不完全统计,1- 7 月 公 开 招 标 项 目 已 超 过 20GWh , 其 中 1-7 月 启 动 的 大 储 项 目 设 备 系 统 及 EPC 招 标 容 量 分 别 为606/409/2019/946/1363/2693/3008MWh,6-7月招标容量分别占比24.39%/27.24%。

image.png

数据来源:北极星储能网,储能头条,东吴证券研究所

储能产业链结构清晰,电池及变流器占据绝大部分价值量。储能产业链上游系电池组原材料,中游是储能核心设备,下游指储能系统的安装和运营。中游是储能产业链的核心部分,包括电池组、PCS、BMS、系统集成商等。从价值量来看,电池组和 PCS 占据了储能产业链中游的绝大部分,分别占比约 60%、20%,市场空间最为广阔。

image.png

储能电池是储能系统核心技术所在,锂离子电池系长期技术路线。储能电池在系统成本结构中占比达 60%,占据了价值链的主要部分。按技术路线储能电池可分为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钠硫电池、液流电池等,其中锂离子电池由于能量密度高、适用温度范围广、使用寿命长等优势成为市场主流,2000-2020 年累计装机规模占比达到 92%。钠离子电池部分性能已具备一定优势,但目前仍处于产业化初期。与锂离子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拥有四大优势:一是钠离子资源丰富且分布均匀,钠的地壳元素含量排名第六,这就意味着在开发供应和成本方面,钠有着一定的优势;二是钠离子化合物价格稳定且低廉;三是钠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相对稳定,热稳定性、循环性能、充电及低温性能综合实力较为均衡,更具安全性;四是在制造工艺方面,钠离子电池可以与目前的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和设备相兼容。但是目前钠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以及循环次数上仍存在一定瓶颈。

image.png

储能变流器(PCS)处于蓄电池组和电网之间,实现电能的双向转换。储能变流器(PCS)系储能系统核心零部件,成本占比约 20%。相关公司的市场份额竞争激烈。

image.png

在系统集成领域,国内外市场体现出不同特征,国内上游厂商争相抢占系统集成环节份额,前十大系统集成商中大多都是由电池环节或 PCS 环节延伸过去。而海外系统集成环节主要由第三方专业系统集成公司负责,两者的差异化主要原因系国内商业模式经济性不高,还不能支撑独立第三方集成商市场。长远来看,系统集成环节技术壁垒较高,需要高度的理解和整合能力。

image.png

储能市场涉及的产业链交叉环节较多,具有五条主线:1)价值量占比高且技术壁垒较高的储能电池公司,如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鹏辉能源、派能科技等;2)占据技术优势的 PCS 厂商,如阳光电源、锦浪科技、固德威、盛弘股份、星云股份、德业股份、禾望电气、上能电气、科士达等;3)具备资金或渠道优势的系统集成商,如天能股份、南网科技、文山电力、南都电源、永福股份、万里扬、宝光股份等;4)布局储能新技术的公司,受益钠电池布局的传艺科技、鼎胜新材等,重力储能中国天楹等;5)温控设备:英维克、同飞股份等。

image.png

资料来源:浙商证券研究所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德邦证券互联网财富团队

参考资料:

东吴证券-东吴证券国内大储专题报告:国内大储如火如荼,储能模式及技术多样化发展-20220905

浙商证券-浙商证券储能行业深度报告:商业化落地加快,新型储能旭日东升-20221017

华西证券_全球需求共振,储能产业迎发展机遇-2022-10-1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