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天局‖三伏天,高温下,你拿什么扛过酷暑?

 任哲律师 2022-10-24 发布于陕西

热+1

热+1

热+1

热+1

自入伏以来,西安的天气持续高温,最近两周又断断续续的伴着阵雨,导致西安的空气时而干热、晒热,像一座巨大的火炉。太阳就像毒龙喷射着火焰一样不断炙烤着西安人民。记得前几天还有新闻报道,西安一位建筑工人因为户外暴晒导致热射病死亡。

时而又湿热、闷热,像一间巨大的桑拿房。就是站在外面不动,片刻之间也会汗流浃背,身上黏糊糊的,像极了南方的梅雨季节。

如果西安的夏季高温无法避免,你愿意选择干热还是选择湿热呢

我愿意选择干热,宁可干到方圆几百里寸草不生,遇火就着,也不愿意在湿热的天气当中待上一秒。

像这么热的天气,要不是因为生活所迫,谁愿意在户外暴晒?躲在阴凉之处避暑它不香吗?

这么热的天,就应该待在空调房里,泡一壶浓茶,任清香氤氲,洒满整个屋子,然后约上三五好友谈天说地,或者手捧一卷好书,在字里行间领略高人智慧,妙悟人生。

当然,除了经世致用之学,在炎炎夏日读点古诗词,与古人神交,看看古人在这酷暑之下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关于描写夏天的诗词,我最先想到的就是北宋年间的婉约派大词人周邦彦写的《苏幕遮》——

 //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刚下完一场雨,早晨起来,有点闷热,词人点燃沉香,香气浸透心脾,顿消暑热。窗外屋檐下的小鸟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似乎在期待着晴天的到来。

太阳终于出来了,碧绿的荷叶上还残留着昨天晚上雨后留下小水珠。这些硕大而浑圆,刚被雨水洗刷过的荷叶托起一朵朵亭亭玉立、冰清玉洁的荷花,实在是令人心生欢喜。

突然转念一想,自己孤身一人,漂泊异乡,从吴越那么远的地方来到长安讨生活,也不知道小时候那个和我一起打渔的发小会不会想起我。真想和他再次驾着小船,回到小时候的那片荷花塘里嬉戏玩耍。

词人借景抒情,将赞颂荷花,回忆童年,思乡之情巧妙的融为了一体。哀而不伤,藏而不漏,令人回味无穷。

在夏日看到动人的自然美景,尤其是有过农村经历的人,很难不想起自己的童年。南方的词人周邦彦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和小伙伴划着小船在荷花塘里穿行。而北方的孩子,何尝不会想起自己小时候跟着发小一起上树捉知了,地里偷核桃呢。

当然,我们也可以合上书本,收住思绪,什么也不想,买半个冰镇西瓜,坐在沙发上,一边吃着冰凉爽口的西瓜瓤,一边沉浸在跌宕起伏的电视剧情节当中,享受着简单的傻瓜般的快乐。

但这种无忧无虑的夏日神仙生活,对心事重重的成年人来说,似乎再难体验当年那份单纯的快乐了。

在生活的重压之下,聊天的时候,他们可能在讨论怎么做生意,怎么照顾老人,怎么解决人际矛盾,看电视的时候,他们可能在想,孩子的奶粉钱从哪来。就算是读节奏明快的诗词,他们也可能在内心短叹一声,反衬出自己沉郁坎坷的人生。

生活不是阳春白雪,而是油盐酱醋茶。生活不只有诗和远方,还有眼前的苟且。所以,在大多成年人的心里,这夏天的炎热和他们的经历相比根本不值一提。他们拿什么度过酷暑?恐怕只有为了碎银几两不断奔波后的一碗手工面和一瓶冰峰了😃。


你说对吧?

欢迎点击下方名片留言告诉小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