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汉《礼器碑》解读与赏析札记(十一):左偏旁(下)

 朝歌淇水悠悠 2022-10-25 发布于河南

      《礼器碑》除了横平竖直、平画宽结、整齐端庄等隶书普遍结体特点外,它在结体上于平整中见险绝,寓奇险于平正,寓疏秀于严密,奇古中求变化,一字一奇,不可端倪。

      《礼器碑》的结构把握上,要注意动静结合。碑中书法结体往往正斜相依,正得静,斜求动,故动静结合,生动活泼。如“龍”字,左边部分带倾斜的动势,右边部分端正安静;“歎”字左边安静,右边呈跳舞的动态;“天”字两横总体平静,一撇一捺恰如一个迈步前进的人,充满动感。

图片
图片
图片


      其次要注意收与放的结合。碑中结体多以收放来避免平板单调,营造了一张一弛、活力四射的视觉效果。如“以”字左边收右边放,“人”部撇收捺放;“沙”字是左上收下部放,一长撇特放纵,托起三点水,妙趣横生;“道”字与“沙”字正好相反,右上边收下边放,一长捺基本呈45度倾斜伸展而出,托起“首”部;“族”字和“改”字都是左收右放,且两字右边也都是左收右放。“造”字同“道”字,也是右上部收下边放。通过收和放,张与弛,使结体天真烂然、生气横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当然,结构始终要围绕用笔来展开,尤其要注重用笔中正锋与侧锋的关系和作用,因为正与侧体现着笔画的刚与柔。从用笔上来讲,正锋是刚,侧锋是柔;从形态上方笔是刚,圆笔是柔;从动作上折笔是刚,使转是柔。刚柔是相对的,刚有雄强之美,如《张迁碑》,柔含婀娜之姿,如《曹全碑》。兼有二者之长者,非《礼器碑》莫属。

      如果动作正确,自然会刚柔自知。如果动作不对,即使心中默念一万遍,也不可能传于笔下!刚柔的表达是客观的,对刚与柔的审美感受是主观的,情感只是催化剂。就像我们有时字没有写好时,会自欺欺人的丢出一句:没有感觉,没有灵感。这就是情感上的东西。换一句话,什么叫没有感觉?什么叫没有灵感?什么是感觉?什么是灵感?太虚了!

      所以,与其怪笔墨不好,不应手,也不要说没有感觉!笔墨不好是客观的,没有感觉就是找借口,就是学得不扎实!

王景浅识

壬寅九月三十日于双凤西隅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