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亚宁

 laodongjia 2022-10-25 发布于黑龙江

如何看待离开央视的帅哥主持人亚宁如今 51 岁,已经成为影业总裁?

约雪

约雪

城市绿如海 人间少公害

(以下信息全凭记忆,时空和事件的对应不一定完全准确,感谢热心朋友的私信,提供补充了些细节)

亚宁1969年生人,如今52岁。

因为中国音乐电视,因为98年春晚,因为90年代末的各类音乐典礼和歌会,因为央视曾经的王牌节目同一首歌,儿时见证电视文艺蓬勃发展和央视高光的85后,一般对亚宁不陌生,甚至对我这样的女性而言,是小学和初中时期的男神。

印象中,亚宁离开同一首歌的风声,2001年秋天就开始传播,而确认离开同一首歌的消息,是在2002年春天左右传播的。2002年4月,同一首歌走进浦东的主持人,依然有亚宁。而那之后,他就没怎么给同一首歌录节目了, 直到2002年夏天,同一首歌好像还在时不时播以前的库存而没有寻求到正式完全替代亚宁的主持人。而2002年的夏、秋季,亚宁还在电影频道主持过一两次电影节颁奖典礼,印象中是大学生电影节和长春电影节。(也可能是华表奖)

2002,2003 ,网上搜不到亚宁太多消息,行踪似乎也比较神秘,同一首歌还会隔几周就播一次亚宁还在时期的节目,和新录制的插播,2003年初同一首歌三周年,他也是主持人之一,就是露面不过几眼。这个时期,作为消息源只有电视和报纸的人(那时候网上真没什么他的动态),只能知道他离开同一首歌了,但是不是离开央视,去干什么了,真不知道。

2004、2005、2006如果开始留意电影频道,也就是六公主,(电影频道不隶属央视,直接隶属广电),会发现一些电影颁奖礼、首映礼,他是作为导演这样幕后身份出现的,其实还是在制作电视节目,只不过台前转为幕后,领域也从音乐变为电影。当然,这些活动网上也偶有相关报道。

2007年五一,中央三有个快讯类节目,特意去电影频道采访了亚宁,比较正式的向外界公开确认电影频道总编室主任的身份。

大概08,09,10也无非就是这类资讯。

这些信息其实是我2011年后收集到的。因为03中考,06高考,我从中学到大学,不是太能及时关注到他的消息。但是这期间,好像他在电影频道动作都比较大,六公主那些年也有涂经纬这样能被公众叫的上名的女主持人了,电影频道开辟光影星播客栏目,给那几位知名导演的几部大片搞首映礼,转播奥斯卡,电影频道参与音乐剧《电影之歌》。

这个时期他的形象,其实和以前主持同一首歌时没有太大变化,只是面部略显沧桑,气质更加成熟干练。

2010年 ,上海电视节为30年的优秀电视节目及工作人员颁奖,30位在时代留下记录的主持人就有他。当时他的领带等细节服饰搭配很得体,获奖感言更是有逻辑有重点得体大方。

2012年,好像他和苏有朋一张合影上热搜了,突然就满头白发了,那次其实是他母校北医的庆典晚会,他请了些央视的前同事以及因同一首歌和六公主工作履历结识的各路明星去给北医的校庆晚会撑台面。

2011-2013网上查他的消息好像还比较好查,关于在电影频道的资料主要包括11年担任了戛纳电影节中国之夜,建党90周年纪念晚会等大型活动导演,12年携手纽约电影学院组织了两次高清电影创作训练班,还担任了首届微电影大赛的评委,电影频道传媒大奖的开幕式也有致辞(上述内容为热心朋友私信补充)。和工作无关的咨询也有比如和多年前的各种朋友喝咖啡聊天那种。但是感觉他在电影频道出现的频率少了,比较大的动作,是推出1905电影网

2014-2015再次注意到他,是发现六公主一些节目,他在片尾开始以监制甚至总监制出现,那个时期应该是六公主整个频道节目中心的副主任了。比较大的公开活动是代表电影频道出席14 15年的网络视听大会

然后呢,就发现,他好像又离开六公主了。2016年前几个月好像消息比较少。但是正式加入爱奇艺影业是在16年的6月份,外界确定这一信息大概在2016年冬天的台湾金马奖,爱奇艺影业 投资文艺片《八月》是最大黑马,红毯环节见到他的身影。从甲方开始变乙方。加盟爱奇艺影业后的动态,网上都可查了。

1、从医学院到北京台到央视戏曲文艺部到六公主到爱奇艺影业,从医生到主持人到幕后电视工作者再到电影投资商,无论每一次变动究竟是客观环境推动还是主观追求,不同年龄段,他对自我定位和规划一直很清晰。人也是真的聪明。毕竟,北京四中,和北京医科大学,又不考颜值,考的是真材实学。

2、从北京台人人健康开始,到青少频道我们,再到央视中国音乐电视,乃至后来的同一首歌,其实仔细看片尾,他确实也在承担编导这类幕后工作,不只参与台前,所以到六公主后早期的工作,其实应该算轻车熟路。

3 如果中国电视30年他的那个领奖视频还能找到,可以看到他和不同阶段重要的同事、领导、合作伙伴相处的情商,离开同一首歌,应该不是当年传的和当家人孟欣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尤其孟欣作为伯乐,把他挖到央视后提供的平台都很好。

4 他和文化商人杨剑的利益联盟分分合合,2015左右被名为花儿街的公众号梳理的比较清晰,性取向和私生活是个人隐私,不讨论,但是可以确定,杨剑及杨剑的企业确实曾经和他的事业脉络重合度比较高,注意看同一首歌早期节目以及六公主某时期一些活动的片尾甚至还能看见杨剑的名字。所以,从利益联盟的角度,他在央视时期和六公主的大部分时期,不能否认杨剑的扶持。现在则似乎没有明面上的交集了。

5 因取向传闻封杀辞退说不太可信,取向不讨论,谈不上封杀,低调退隐比较靠谱。他是一个很聪明机敏的人,2002年后没有因为离开央视而在央视变得不可说,当年央三重播同一首歌经典节目的时候,从来不回避他的镜头,而且2007年央三还去六公主采访他。2009上海电视节为30年30位主持人颁奖还有他,他离开六公主后,六公主的报道如果提到爱奇艺影业的投资动向也会给他镜头,甚至2019年好像还请他回六公主接受一个简短访谈(关于蒲松龄的一个电影)。两次离职后,前单位都还以礼相待,而且似乎也没断了正常业务往来,主动辞职的可能性大过被动辞退。(另外还有一个角度,从六公主到爱奇艺影业的变动不敢说是不是有啥问题被放过不谈了,但是当年从中央3到六公主,如果带着所谓“各种问题”,是不会被安排在领导岗位的,那毕竟不是普通转幕后,事业单位有级别的业务领导那也是要组织部门严格审查的,领导干部各方面审核标准比央视主持人可是更严格。)

其实央视离职的主持人很多,90年代末2000年初那一代也不剩几个了。十年前,门户网站盘点央视离职主持人,新闻标题尚且能用离职,走仕途,出走等客观词汇,而如今自媒体动不动就用被辞退这类博眼球的字眼。

6 就其多年交际范围来看,我不认为他一点险境都没遇过,但是呢,智商和情商还有判断力执行力到位,应该算是没卷入相关风险核心,不敢说片叶不沾身,但至少比较会审时度势,断舍离的比较及时,低调驶得万年船。其实他当主持人时,就最适合司仪类工作,恰到好处不出风头,比较看重对流程的顺畅把控,不过度发挥,要是形象气质声音以及气场换成很普通的那种,可能就不会有观众对他念念不忘了。低调是对自我的最好保护。饱满亢奋状态留给工作而不是其他,不说不正确的话,不随便说话,不对外透露对工作以外任何事件的观点,不随意品评任何同行,真的是一些特定行业从业者的必备素养。

7 唯一可惜的地方就在于,本来综合条件和能力可以在主持人岗位上有更大作为,或者若是赶上现在的年代可能也是大众男神了。他那个年代,因为有着与年龄不符的年轻俊美面孔,30多了看着还跟26的似的,很容易被忽视实力,而当时的环境还没有后来那么普遍的在各领域不惜一切赞美追捧美好形象踊跃在各平台发言的女粉丝(不过好像现在央视主持人也要杜绝这方面倾向)。但这只是我这类当年春心萌动的少女的惋惜,而他本人未必觉得遗憾。不同年龄在不同赛道干不同工作,低调干活,挺好。不活在他人的视野下也更自在。而且呢,看看现在30岁的帅哥们在干什么以及镜头前的表现,再想想他从23岁到32 岁在主持人岗位上经历的跳板,露面的平台,达到的高度,参与创办的节目,某种程度也已经算到达巅峰了,足够对的起那九年了,一天都没有浪费虚度。

说点题外话,常在河边走,难保不湿鞋。所以离开河边不失为最正确的选择。他主持风格是中规中矩中有几分清新的那种,比跳脱的更沉稳大气,比端着的满脸正气的那种略活泼,个人气质加持那种,也不是完全没出过事故(粉倒深处自然黑,记这些记的比较清楚),当年很轰动的某歌后音乐颁奖礼怒摔话筒那次,旁边作为司仪完全没能插手控制局面的其实正是他,但至今人们回顾那件事,都没有过多关注他,可能和他多年的神隐也不无关系。

8 天蝎座是挺有神秘气息的,但他的事真没那么神秘,能说的一直有人大大方方谈,不能说的也从无人提及。这是我曾经默默关注小二十年各种收集梳理分析推理判断后乃至得出结论后的真实感触。

其实,他事业的每一步,都是稳扎稳打的上升,不存在什么大跳跃,只不过中间有很多年,外界没有关注到他而已,自然也没有关注到他的能干和事业心。

临床医学本科5年制,他从大四就开始在北京电视台人人健康实习,毕业后得到北京电视台的邀约顺理成章, 94年被央视看中时,人事关系还在北京电视台,在东西南北中一年多的表现被认可后才正式办理调动,从中国音乐电视的前身音乐电视城开始找到自己的受众和风格,有了稳定受众,才开始逐步被晚会启用,97年、98年连续两年参与春晚主持后,迎来相约98香港回归一周年大型歌会的主持机会,也正是那次的亮眼表现,让他在接下来的一两年里成为各类庆典、颁奖礼男司仪的不二人选。典礼类男司仪做的轻车熟路后,才迎来了最能凸现个人气质的现象级经典国民歌会同一首歌。而从2002年初调任电影频道,到2016年离开,这14年的时间,职业轨迹更非一蹴而就,从2002年全年都还在电影频道各类颁奖礼抛头露面做司仪,到2003开始做大型活动幕后导演,再到最后的六公主的副主任,历任节目部副主任、总编室主任、总编辑助理、中心副主任。每一步晋升,都有业绩背书,如果没有04-06年上映各类大片的首映礼,华表奖、金鸡奖和各类电影节的闭幕晚会,以及电影之歌这些亮眼幕后工作,何来总编室主任。如果没有创办1905电影网,获得嘎纳电影节、奥斯卡的中方现场转播权这些开拓性业务,又何来的电影频道副主任。

而这些职业轨迹积累的视野格局,调度活动、待人接物的能力,拥有的事业人脉,足以让爱奇艺影业看到这类高级打工人的价值。就不说别的了,2017年,爱奇艺世界大会分会场影享会,连主持人都没聘,新官上任第二年的亚总台上站了一个半小时全脱稿给串下来了,一口水都没喝,三个板块众多合作项目和嘉宾丝毫不错乱。看后我有两个感想:1 自打2003年初同一首歌三周年,再没看过他这么在台前掌控流程,六公主那十几年都没这么使唤过他;2 就这一个半小时,思维之清晰语言之精简,和遥远的当年比风采不减,不夸张地说,他在六公主那十几年,六公主培养过的出色典礼主持人都加在一起,也比不上他在把控推进程序方面的功力,爱奇艺这不仅仅是省外聘主持人的劳务费了,而是高劳务报酬也聘不到这样的主持呀。

只是,无论是他在台前的那些年,还是他在幕后的那些年,外界可能都因为他太过出挑的颜值和气质忽略了他的能力。

说一个插曲,2000年1月27日,同一首歌第一期,当年为人津津乐道的,除了节目本身,淡蓝色的灯光, 还有亚宁那中山装里配蓝格子围巾的精致造型,而2003年同一首歌三周年特别节目后,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之一,是久未露面的亚宁回同一首歌露了几面,还裹个破棉袄就上台了,还冻的在台上吸溜鼻涕。这个反差,让我接受了这档节目自此不再有他,让我意识到,同一首歌的亚宁时期,就此结束。当年我一直以为他单纯的就是因为感冒了,而且已经从事幕后共作有一段日子了,所以裹个棉袄就上台了,直到多年后,我发现我当年可能想错了,而他可能的目的,达到了。

2010年他放下领导身段去上海领主持人30年奖,那帅气的造型,精心的服饰,眼里闪烁的泪光,我证实了他对曾经岁月和主持人身份的不舍 。回看2003年,感冒了也不至于两分钟都坚持不了非要穿棉袄上台吧。那么当时也许有那么一种可能,如果当年他在同一首歌的告别之作精心打扮让人念念不忘那种,那这节目日后就难做了,他也不能踏踏实实转幕后去干自己想干的事业,而他裹个棉袄邋遢上去,观众反而会淡化对他的思念,自此觉得同一首歌有他没他都一样。当年,我也确实是在春节后同学们关于他裹棉袄的吐槽中,慢慢就不再那么强烈的思念他。

那件破棉袄却实让我从对他的单相思中抽离出来居功至伟,只是,药效时间有限。后来那些年,当在六公主一闪而过的镜头中看到他干练而意气风发的在幕后指挥时,当看到他领主持人的奖居然可以正装里白衬衫搭配白领带搭配的效果那么好时,乃至很后来,看到他以投资方身份带着演员们电影节走红毯时, 我都会把那件破棉袄忘的一干二净。

所以,就算2003年他穿了一件破棉袄就敢上台,又有什么用。

我对华语音乐的情结,真的不是从任何歌者的声音,任何音乐人的创作开始的,而是从电视歌会同一首歌开始的。说来惭愧,一开始我真只奔主持人看的,只是当年看电视不能跳过不能快进,所以,慢慢的,同一首歌替我打开了一扇门,完成了我华语音乐的启蒙。

我永远记得,同一首歌第一期,亚宁的开篇词是:歌声伴随我们走过童年,青年,路过中年,还将一生……毫不夸张的说,没有一个人的生命可以离开音乐,也没有一个人的生命真正离开过音乐。

当年,工体的舞台,淡蓝色的灯光,他从高台上走下,这样的画面在我头脑中永远定格。当年他的声音也是真好听,有磁性。

另外,他2010年那段得体的获奖感言,也让我一直判断他的格局没问题,因为,他以“感谢曾经所处的电视文艺蓬勃发展的伟大时代”做开头,以“在三网融合的未来的日子里,愿电视和电视人永葆独特的品质”为结尾。

只是,说这话的人,虽然把自己最美好的影像留在那个电视文艺蓬勃发展的年代了,却最终离开电视媒体,到视频网站互联网媒体投资电影去了。

在我这样的观众心中,在主持人中,他曾是气质和风格最特殊的存在,音乐节目主持人里有比他更专业的,晚会节目主持人有比他更好的,但就典礼类男司仪来说,没有人能达到他曾经达到的境界和高度,再没有那样跟各类型女司仪都很搭的男司仪,无论边上站的是谁风格如何,画面都很和谐,节奏都自然顺畅(很多优秀男主持换个搭档就会变得怪异,节奏不统一),再没有人带给观众那种让无聊而没看点的各种程序推进因推动程序进行者的个人魅力而变成格外珍贵的环节需要不目不转睛盯着看的体验。(其实看典礼类节目,除非到了自己感兴趣的嘉宾要颁奖领奖或表演了,主持人说话一般都是换台环节或者强忍着看嫌主持人废话多,而当年,有他当司仪的典礼,一些人守着电视,就为了多看几眼主持人并且叹息主持人惜字如金)。各行各业,总有一种人,不用开口就贵气天成,而声音之动听悦耳,语言组织体现的逻辑之精准顺畅,又让他开口的那短暂时光变得弥足珍贵。

(这是我心底最深的一颗钉子,所以给他写的东西很少,很少,小二十年里,就那么默默关注,不放弃搜寻动态,却不怎么讨论,因为,越是深深扎在心底的,越不能轻易触碰。其实,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以为对他很淡了,但总在多年后的不经意间,又发现,那颗钉子,依然扎在我心底)

有的时候,我怀念的不单是他,而是那一代电视人和那个美好时代,他还能有动态流出,就是我怀念的一个窗口。当他老了,头发白了,秃了,电视也不再好看了,我的青春也早已泛白,如是而已。

说回主题,如何看待曾经的帅哥主持如今成为影业总裁。

很简单,也很残酷:不看。

只要网上依然能找到当年同一首歌的视频,我还是会选择去看看那些古旧的影像,而且,这一次,可以把唱歌跳过只看主持了。虽然每一次他穿了什么衣服,说了什么话,边上搭档是谁,都早已熟记于心。

他在我心里的形象,永远定格在同一首歌第一期从高台上快步走下的那一刹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