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岁月无声,已经到了十月初一,也到了一个快被遗忘的中国传统节日——寒衣节。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秋祭、十月朝、授衣节等,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中国三大鬼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为父母爱人等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寒衣节,十首诗词,愿你不忘故人,珍惜眼前人! 闺怨 唐-张纮 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 征客近来音信断,不知何处寄寒衣。 戍妇 宋-陈允平 梧桐叶落雁来时,见说沙场未解围。 夜夜灯前做针线,倩谁边上寄寒衣。 秋闺曲 明-朱无瑕 芙蓉露冷月微微,小院风清鸿雁飞。 闻道玉门千万里,秋深何处寄寒衣。 汉口 清-屈大均 汉口清秋夜,云霞寒亦稀。 新潮随月满,落叶带萤飞。 白首难孤往,青山欲早归。 凭谁报慈母,游子有寒衣。 忆江南-人去也,人去几时归 清-赵我佩 人去也,人去几时归。 容易风霜吹木叶,只愁清瘦减腰围。 谁与授寒衣。 罗敷媚-寒闺料峭芳心警 清-薛时雨 寒闺料峭芳心警,枕是鸳鸯。 被是鸳鸯。宝鸭空薰半面香。 天涯游子知何处,舟也风霜。 车也风霜。手合寒衣引梦长。 忆秦娥-秋风 清-范贞仪 秋风急。鏦铮萧瑟疏林隔。 疏林隔。交飞庭叶,归鸦乱集。 暮山凝紫斜阳入。高楼薄暝帘栊寂。 帘栊寂。骑鲸人杳,寒衣谁织。 南乡子-捣衣 清-纳兰性德 鸳瓦已新霜,欲寄寒衣转自伤。 见说征夫容易瘦,端相。 梦里回时仔细量。 支枕怯空房,且拭清砧就月光。 已是深秋兼独夜,凄凉。 月到西南更断肠。 清平乐-小春寄晖儿剑津 近现代-刘蘅 寒衣添未。归计何时遂。 望里情怀浑不是。斜日柴门屡倚。 溪流几转危滩。轻舟稳送儿还。 为尔亲调乡味,鱼菹腊瓮般般。 破阵子-寄内 现代-顾随 飘荡满林黄叶,凄凉镇日空斋。 十月霜风吹正紧,一寸眉心展不开。 寒衣谁与裁。 卖赋无聊事业。衔杯潦倒情怀。 早想云中传雁信,直到而今尚自猜。 雁儿来不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