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智若愚 大巧若拙——走在悬崖边的伊秉绶

 柠檬猪nyzbh9re 2022-10-25 发布于广东

“这样的隶书,线条没有顿挫提按的弹性变化,也很少粗细节奏的对比,结构一味平行排列,看不到蚕头燕尾的飞扬神态,真像是今天广告公司设计的美术字······”相信这是很多乍一看到伊秉绶隶书作品的人的感受。

的确,当我们习惯了以漂亮、潇洒、飘逸等为标准去欣赏书法时,伊秉绶隶书的“颜值”也许根本无法入眼,那种既“憨”又“呆”的形象,让人无法理直气壮地称之为“美”。然而,真正的美不只停留在外表,更需要我们长时间地去发现、去挖掘其内在的“性格”。这,无疑是审美的更高层次。以这样的眼光来解读伊秉绶隶书中的美的密码,也许我们会变得安静和专注,我们的内心也会变得不再那么浮躁。

伊秉绶(1754—1815),字祖似,号墨卿,晚年又号默庵。福建汀州人,故人称“伊汀州”。他是继邓石如之后以隶书称雄天下的一代巨匠,也是“启碑法之门的开山鼻祖”。伊秉绶出生于一个书香官宦之家,幼年秉承家学。26岁乡试中举,受业于名儒阴承方,攻宋儒理学。乾隆四十九年(1784),赴京应考,举中正榜,后受到大学士朱珪的赏识。他在学问和艺事上所拜的两个老师,都不是等闲之辈,一个是赫赫有名的大学士纪晓岚,另一个则是有“浓墨宰相”之誉的刘墉,诚可谓“名师出高徒”。伊秉绶人生起点之高,真是让人羡慕不已。

乾隆五十四年,伊秉绶参加会试,中进士,授刑部额外主事,补浙江司员外郎。越三年,他晋升为刑部主事,嘉庆三年(1798)升刑部员外郎,奉命出任湖南乡试副主考官,第二年又升为刑部郎中。不久,伊秉绶便出任广东惠州知府,后改任扬州知府。嘉庆十年,扬州发生特大水灾,他又奉命亲自率领下属参加抢险赈灾,得到民众拥戴。可以说,在地方官任上,伊秉绶做到了清正廉洁、勤政爱民。

据《芜城怀旧录》记:“扬州太守代有名贤,清乾嘉时,汀州伊墨卿太守为最著,风流文采,惠政及民,与欧阳永叔、苏东坡先后媲美,乡人士称道不衰,奉祀之贤祠载酒堂。”今天,在江苏扬州还有一座“四贤祠”,那是后人为纪念欧阳修、苏轼、王士祯以及伊秉绶而建造的。

唐代大书家柳公权曾有“心正则笔正”之语,纵观伊秉绶的为人,无愧于前贤的箴言。他常说:“人生也,直即天地之性,无少回邪,行则正。”这样的做人风格,必定也影响到他的艺术态度。因此,在取法上,伊秉绶多以正大、雄肆一类风格为自己的追求旨趣。

西汉以后日趋成熟的隶书,在线条的力量感和结体的排叠方整上,与其他书体有着本质的区别,那种内美式的表现方式也正合乎伊秉绶的天性。他几乎从一开始就找到了自己的笔墨表达风格,在秦汉碑碣里寻觅自己所需的艺术养分。

透过伊氏的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于汉碑中摄取神理,在《张迁碑》《衡方碑》《郙阁颂》《鲜于璜碑》等一路阳刚大气、古朴浑厚的风格上,汲取汉人复归于朴、极尽自然之质的美学思想和笔墨技巧。可以说,在学习汉碑、崇尚质朴的书学实践中,在有清一代众多书家中,伊秉绶是做得最纯粹的。尽管邓石如在此领域也是贡献巨大,但邓氏是以时代的审美思想去改造古人,从而实现他的笔墨理想;而伊秉绶却以古人的思想改造时世,完成了传承基础上的创新。

他们虽然殊途同归,审美理想都是共同追求古朴、追求金石“碑”味,但伊秉绶在邓石如的基础上,似乎向前更迈进了一步,在风格表现上,也更加个性鲜明。伊秉绶的隶书,在某种程度上把书法的审美意识推到了一个临界点。他的书写几近行走于悬崖边的行者,稍不留神,越过雷池,就会坠入深渊。朴厚、浑雄,墨沉、笔实,壮伟、憨拙……面对伊秉绶的作品,这些感受直接映入笔者脑中。那种线条的视觉冲击力,会让你目瞪口呆,本能地做出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共振反应。

可以想见,伊秉绶的书写过程与徐渭式的挥洒有着天壤之别。“速度”在这里被凝固了,米南宫那种“振迅天真”“臣书刷字”的书写技巧,是不在伊秉绶的表达体系里的。他的书写心理更类似于一种临阵点兵、处乱不惊的大将风度,是一种“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自适,更是一种“解衣盘礴”的安然与自信。在慢条斯理的书写氛围中,他完成了前人数百年未曾达到的境界。这该是怎样一种巨大的反差啊!依照常理,气势磅礴就该是一泻千里、叱咤风云,然而,在伊秉绶的线条里,我们看不到这些外向的特质。

颜真卿的浑朴也许令他有所启悟,但与颜书丰富的提按用笔相比,伊秉绶仿佛对柔软的毛笔功能变化熟视无睹,那种近乎“呆笨”的技巧和他笔下恢宏大度的墨痕,真正诠释了什么叫作“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和伊秉绶隶书追求的拙朴意蕴相比,我们很自然会想起另一位伟大的革新者——与伊秉绶同朝,列于“扬州八怪”之首的金农。冬心先生的“漆书”生拙老辣、古意盎然,并且也多新理异态,极富创新精神,风格独特而强烈。

然而,在伊秉绶的隶书面前,金农的漆书虽然古拙,但一种掩饰不住的装饰习气让它显得有些多余的“媚世”味道。然而,伊秉绶的纯粹,使他的隶书从内在里弥散开来一股浩荡的“庙堂之气”。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伊秉绶朴素无华的书写,真正写出了汉魏碑版那种原汁原味和苍茫劲健的古穆气息。

诚然,书法艺术除了笔法线条的表现力外,更主要的特征,仍然体现在“字”本身的空间架构关系和整体的章法布局方面。“风格”一说,也主要体现在这些特质上。在这一点上,伊秉绶无疑做得极为出色,他的艺术智慧和艺术感觉也是超一流的。通常情况下,在线条获得独立意识之后,书法家们往往会不约而同地对它垂青的同时,只把结构看成一种表现媒介。

伊秉绶的艺术敏感性使他发现了这一块尚未引起历代大家足够重视的“新大陆”的价值。他对隶书结字的空间性进行了实验性的架构,为了表现空间美的纯粹性,结合自身朴实无华的用笔技巧,利用错落有致、参差相间的线条,用类似汉官印缪篆式的平行排列方式来表达空间的理性美,把单字处理得异常方正、齐整。

为了避免状如算子的弊病,其间又以奇肆、恣纵的手法,以参差收缩的手段,将字处理成或纵势、或横势、或扁方、或长方等不同的造型;在排叠重复的横线中,又恰如其分地通过弧笔的圆转走势,打破了平板、沉闷的布局,看起来既饱满又俏丽。在章法上,又四面撑足,使作品显得高大伟岸、力沉势足,整体上呈现出一股方整严谨的装饰美感,充满了理性的力量和光辉。

他对中锋运笔的拿捏,真是恰到好处,虽然在字形架构上整体显得很方俊(甚至有些“威严”,这也是其作品有庙堂气的主要原因),但是在他圆润丰厚而又极具立体感的线条组合下,依然“鲜头”十足。由于长短参差的平行线以及内外空间的顾盼照应,很好地弥补了单一线条的时间节律。

伊秉绶是洞悉艺术朴素真挚本质的,他不惜牺牲汉隶线条一波三折的动感、丰富的节律,以及空间上的多样性,只用了类似人类原始状态下几近笨拙的造型,就如粗木搭房一般,把这些迥然不同于传统汉隶的“伊”家字,写得别开生面。他的那些对联和题匾作品,看起来犹如一尊尊巨型雕塑矗立在眼前,使人有仰望高瞻的感觉。

这种在深入把握汉隶精髓基础上的创新之举,虽然舍却了用笔上的提按、顿挫、振荡,使线条变得单纯化,但在大格局上却抓住了汉隶碑刻的精髓。“从来多古意,可以赋新诗”,他的突破正应了现代山水画大师李可染先生所说:“可贵者胆,所要者魂!”

伊秉绶整个为人、行事、从艺生涯中,思想上受儒家审美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众所周知,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就是“中庸”,因此,在追求雄浑磅礴的隶书大格局的同时,伊秉绶也注意到作品的文气和谐趣。他在作品的落款上,以一种异常轻松甚或还夹带出少许调皮活泼的行书来调和平衡整件作品严谨、整肃的气氛。

有时,他还常以这种别样的行书来书写对联。这些行书也照样写得“古灵精怪”,如同他隶书书作的新理异态一样,十分耐看,仿佛旧瓶置新酒,使他的作品具有十分鲜明的“风格”。诚如“扬州八怪”的郑板桥所撰楹联说的“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就艺术个性和风格特点而言,伊秉绶可与八大山人颉颃,他们共同之处即努力减少用笔动作、将线条单纯化;就空间的重塑价值而言,伊秉绶书法则与欧阳询楷书有异曲同工之妙;就线条的气势和力度而言,伊秉绶隶书和齐白石篆书一样,笔能扛鼎,势大力沉且更具典雅意蕴。

伊秉绶像一个文质彬彬、满腹经纶、大智若愚而又内心激情暗涌的托孤老臣,在厅堂上正襟危坐,不动声色,但众生百态都早已尽收眼底……

伊秉绶书法取得的成就,在他所处的时代已获诸多赞誉。近代书坛巨擘沙孟海先生更有概括性评价,他说:“伊秉绶是隶书正宗,康有为说他集分书之大成,很对。其实,他的作品无体不佳,落笔就和别人分出仙凡的境界。”这“仙凡”二字,真是道尽了伊秉绶书法的与众不同和独特之处,可谓推崇备至。

说来有趣,伊秉绶当年任广东惠州知府时,家中时有文人雅集,内厨往往应接不暇。于是,他便让厨师用面粉加鸡蛋掺水和匀后,制成面条,然后再卷曲成团,晾干炸成金黄色,储存起来。不速之客造访或雅集人多时,只需将面以开水滚之,再放上佐料即可食用。他的挚友,诗人、书法家宋湘吃了后,觉得鲜美爽口,便为之取名“伊府面”。

此后,这“伊面”沾着伊秉绶的“仙气”,便开始在坊间流传开来,这也许是现代“方便面”的鼻祖了。想不到这“伊面”和“东坡肉”一样,它们的背后,竟然还有着中国书法史上两个不同时代的书法巨子的风雅轶事,这也许可以称得上艺术史上的一段动人佳话了,也是大师如伊秉绶们的人格魅力所在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