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筑工程地下室及重要设备用房防渗漏控制

 苏中有余 2022-10-25 发布于山东

一、问题描述

    自2020年水利部在全国部署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开始以来,地下水开采清理整顿工作进一步推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地下水位上涨很多,一些项目前期施工时没有地下水(勘察设计没有),交付使用过程中均发现地下水,且地下水位较高,导致了基础筏板、外墙等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渗漏,特别是一些电梯井和设备用房,因渗漏影响各项设备功能的正常使用;结合多年来维修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做好前期管控和预防,避免后期问题发生,减少维修和不必要的损失。

地下水上涨导致渗漏

1.地面渗漏

1)地下室车库底板渗漏(地坪表面积水);

2)储藏室、高低差等部位渗漏、积水;

3)电梯井底渗漏;

4)配电室底(排水沟底)渗漏;

2.墙面渗漏

1)车库、主楼、储藏室等墙面渗漏;
2)电梯井侧壁墙渗漏(有螺栓孔、无螺栓孔、有回填土、无回填土);
3)配电室墙面渗漏;
4)设备用房墙面渗漏(配电室、开闭所、消防控制室、消防泵房、通风机房);

3.顶棚渗漏

1)车库顶棚渗漏(回填土部位);
2)主楼与车库交界处渗漏;
3)配电室顶棚渗漏;
4)设备用房渗漏(配电室、开闭所、消防控制室、消防泵房、通风机房);

二、原因分析

1.地面渗漏

(1)车库底板渗漏(车库渗漏导致其他部位串水渗漏)

1)防水没有做好,接头部位没有连接牢固,防水材料质量以次充好、存在质量隐患;
2)混凝土浇筑振捣不密实,施工中私自加水等;
3)混凝土坍落度太大,水化热大,基坑内砼浇筑前有水未排除抽干,后期容易产生裂缝渗漏;
4)混凝土浇筑过,因混凝土供应不及时、高峰期、中途间隙时间太长等形成施工冷缝,未进行接浆(按施工缝要求)处理等,产生渗漏; 
5)底板高低不均匀,产生结构裂缝等(一般很难发现和定性);
6)车库与主楼交接处未设置至少钢板或橡胶止水带,施工缝处理不到位导致渗漏(一般先施工主楼后施工车库)。
7)基础底板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等质量通病,埋下质量隐患,以及后浇带、施工缝、止水钢板、橡胶止水带等部位处理不到位,导致后期渗漏。

(2)储藏室、高低差等部位渗漏、积水

1)因基础筏板渗漏导致储藏室渗漏、积水、返潮、结露、发霉等;
2)主楼储藏室与车库存在高低差,储藏室外墙实际为内墙(部分填充墙砌筑),回填土内积水,导致储藏室因回填土内积水产生返潮、发霉、结露;
3)主楼储藏室与车库不是同时施工,施工缝处理不到位,混凝土收缩裂缝、不均匀沉降等导致施工缝渗漏,影响储藏室使用。

储藏室内渗漏

(3)电梯井底渗漏:

1)电梯井一般都是下沉式、基础放坡或直挖、防水没有做好,接头部位没有连接牢固,阴阳角未做附加层,防水保护层不到位,钢筋施工破坏等,存在渗漏隐患;
2)电梯井混凝土浇筑前,基坑内有积水未抽干,影响混凝土成型密实度,甚至稀释砼;
3)防止电梯井模板上浮,采用木盒子加配重的方法支模,导致混凝土浇筑底板底部振捣不密实,甚至无法振捣或不振捣的现象。
4)电梯井有降水井,砼浇筑时就有往外渗水的现象,导致砼振捣不密实或者形成水路,留下质量后患;部分地下水位较高或海边城市建筑,影响较大,有混凝土浇筑预埋降水管或水泵一直进行抽水配合。
5)部分电梯井侧壁开挖尺寸不符合图纸设计(一种开挖尺寸小、一种是边坡塌方:采用沙袋会砖砌等),导致斜坡筏板厚度小于图纸设计尺寸,特别是底部尺寸,导致后期边坡侧压力大发生渗漏现象。
6)关键一点:常有图纸设计从电梯井至集水坑之间采用镀锌钢管连接(Φ150—200mm),便于电梯井的水流至集水坑及时抽走,由于镀锌钢管埋在筏板底部土内,长时间流水和腐蚀(即使预埋时进行防腐处理),导致管道破坏渗漏,则基础筏板底部承压水进入电梯井或集水坑,水量大、水压高,不易处理。

电梯井渗漏

(4)配电室底(排水沟底)渗漏

a.配电室直接施工在车库筏板上,筏板渗漏导致配电室内渗漏;

b.配电室内电缆沟两侧采用砖砌筑(建议改成砼),电缆沟外侧采用回填土,通过回填土渗漏至电缆沟(填充墙或砖墙不好注浆);

c.配电室施工在回填土上面,回填土内有水影响配电室等。

2.墙面渗漏

(1)车库、主楼墙面渗漏

1)防水施工不符合要求,检查不到位,材料不符合规范要求,保护层不到位,回填土时破坏防水,回填土下沉破坏防水(防水接头)等;

2)车库外墙渗漏,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施工中形成施工冷缝,外墙拆模过早,养护时间不够,导致墙面裂缝(贯穿裂缝);局部漏振、麻面、狗洞、修补不到位等;

3)墙面螺栓孔未采用良好的止水螺栓,存在个别渗漏现象,封堵不密实,表面未处理,突出墙面破坏防水等;

4)墙面私自开洞(强电、弱电、智能化、消防、采暖等)、未按图纸要求进行预留、预埋,导致后开洞封堵不好,存在渗漏隐患;

5)墙面按照图纸进行预留、预埋,但是没有正常使用或者使用后未正常封堵:如涉及消防的套管内测、采暖的套管内测、桥架、强弱电电缆之间(甚至强电直接通在配电室内),这些都可能往内渗漏;

6)车库与主楼接缝存在渗漏:有些工程先施工主楼后施工车库,而主楼与车库施工缝未预留止水钢板(一般橡胶止水带效果不好,易破坏),后期施工时存在混凝土伸缩或者不均匀沉降,导致施工缝部位渗漏;

(2)电梯井侧壁墙渗漏

1)电梯井底部防水存在质量问题,导致电梯井侧壁存在裂缝、渗漏现象;
2)电梯井在筏板往上为回填土,回填土内积水导致井壁渗漏:
① 电梯井四周钢筋混凝土墙采用普通穿墙螺栓导致渗漏,从回填土内通过螺栓孔往电梯井渗水(建议改用止水螺栓);
② 电梯井四周钢筋混凝土墙从筏板往上有混凝土或墙体砌筑的,但是在接缝部位处理不好,回填土内的水从施工接缝部位往电梯井内渗漏,(建议回填土施工前增设防水)。

电梯井回填土内积水渗漏

(3)配电室墙面渗漏

1)配电室内墙面原本是同地下室外墙一样,但是可能涉及外墙、外围回填土的,墙面有套管的、桥架等问题引起的渗漏;
2)配电室由专业施工单位(供电局指定)施工的,存在的质量隐患;
3)配电室往往比普通的车库底板要低(考虑电缆沟、架空层),与车库同时施工或分开施工等、水平施工缝或竖向施工缝等接缝部位处理不到位、存在隐患,导致渗漏;

(4)设备用房墙面渗漏

1)设备用房主要以消防泵房、水泵房、消防水池、中水处理房、通风机房为主;
2)消防水池最为重要,往往有设计在车库中间,同时墙面容易出现渗漏,主要是消防水池内水比较多、水压大、容易往往渗漏(因浇筑施工质量通病),不易修补;
3)消防水池施工在回填土上、消防水池与主楼外墙存在施工缝、植筋连接等,诸多因素导致消防水池不均匀沉降、裂缝、渗漏等;
4)重点还是混凝土质量和浇筑振捣,完全依靠防水不现实,重点是自密实防水。

3.顶棚渗漏

(1)普通车库顶棚渗漏

1)混凝土质量存在问题,坍落度太大,私自加水等;
2)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未采用平板振动板振捣;
3)施工缝处理不到位,钢丝网未剔凿处理,浇水润湿,接浆处理;
4)上人、上荷载太早,导致裂缝,底部支撑拆除过早、后浇带未独立支撑;
5)上部荷载较大,破坏结构、破坏防水等;

(2)主楼与车库交界处渗漏

1)施工缝留设位置不对,先施工主楼,施工缝留在剪力墙根部,未按规范要求留设在跨中三分之一范围内;
2)主楼施工时,未预留车库的梁、板钢筋;或已预留不符合规范要求,后面无法正常连接,只有搭接(往往钢筋太密,搭接效果不好,搭接长度太短)
3)主楼与车库交界处未进行加腋施工,一种是图纸未设计加腋,另一种是加腋施工不符合要求,未振捣密实;

(3)配电室顶棚渗漏

1)车库顶棚问题都有可能发生;但是配电室存在高压危险,禁止出现长时间渗漏,或者返潮、反碱现象
2)设备用房顶棚渗漏:消防控制室、中水处理房、通风机房;但这些部位属于重点关注部位,不应长期出现渗漏;

三、问题后果

所有涉及渗漏的都有可能影响后期的生产、生活,导致物业及业主的关注,情节严重的会导致投诉、上返,因此必须从源头进行控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和工艺规程进行操作,否则埋下质量隐患,迟早会暴露的,且不易维修和处理,情节严重的将产生重大损失,比如电梯井泡水、高压配电室渗漏、泡水等、消防控制室渗漏、泡水等。

四、控制措施:

1.地面防渗漏控制措施

(1)车库底板防渗漏控制措施

1)首先重点就是防水、针对车库量比较大,施工时容易忽视,特别是工人操作,即使管理人员心里想重视,不去检查落实,就是一句空话、也达不到效果。
2)加强混凝土振捣、特别是条基、独立柱基、上返梁、墙,止水钢板等部位,这方便后期暴露的问题较多;严禁私自加水(必须有处罚措施进行控制);
3)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加强进场前的监测,特别是配合比、坍落度等;基坑内砼浇筑前有水未排除抽干;
4)严格控制施工缝,必须有施工方案、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有准备的控制施工缝,比如提前划分好小的施工段,采用钢丝网封堵等,并严格按照施工缝要求进行接浆处理;
5)底板标高不一产生的裂缝,一般很难发现,只有凭经验进行提前准备和控制;

(2)储藏室、高低差等部位防渗漏控制措施

1)主楼储藏室施工前,特别是回填土施工,必须查看基础筏板是否有渗漏现象,若有必须处理到位再施工,否则一旦漏水在回填土内乱串,增加维修难度;
2)主楼储藏室与车库存在高低差的,必须要重视,建议穿墙螺栓改为止水螺栓,同时考虑增加防水和防水保护层(采用聚苯板起到保温隔热作用),减少串水或冷桥作用导致墙面返潮、返碱、发霉、发黄等;
3)主楼储藏室与车库不是同时施工,则施工缝必须高度重视,除了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处理,建议增设遇水膨胀止水条、施工缝周边1000mm范围内采用高标号微膨胀混凝土(同后浇带做法、包括顶板施工缝),减少因混凝土收缩裂缝产生的影响和渗漏。同时加强钢筋连接,混凝土浇筑振捣等,避免不均匀沉降或承载力达不到产生裂缝等。

(3)电梯井底防渗漏控制措施

1)重点控制好防水施工质量,无论是原材料、施工工艺做法等,都要重视、严格把关,特别是甲方委托分包的防水单位,更要重视。
2)电梯井内的水想办法抽干,实在抽不干净的要先浇筑这部分混凝土,把里面的水挤压到其他部位。
3)加强电梯井部位混凝土浇筑振捣,最好能在模板中间预留检查口和振捣口(有的项目堆的钢筋原材,根本无法进去操作);
4)尽量不要在电梯井内设置降水井(可以在周边),混凝土浇筑时不影响,若埋管或埋水泵,原则要满足降水需要,至少确保混凝土浇筑时不出现冒水或者喷水现象,否则肯定混凝土浇筑质量。
5)为了避免因电梯井和集水坑之间的预埋管道发生渗漏,建议施工前核实图纸、提前和设计沟通,将预埋管道浇筑在混凝土里面,即使在筏板下面,也要局部加深,底部采用防水处理,确保整个管道包裹在混凝土里面不被腐蚀,管道内部即使腐蚀(长期流水)也不影响排水。

(4)配电室底(排水沟底)防渗漏控制措施

1)配电室直接施工在车库筏板上的,必须砌筑、回填前了解基础筏板情况,确保不出现渗漏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同时关注砌筑砖的质量,尽量不要用粉煤灰砖(不耐久),建议使用烧结砖或黄河淤泥砖。
2)配电室的排水沟要求全部采用混凝土浇筑(支设模板),正规地做好防水(刷水泥基或JS),防水砂浆效果不好、没有耐久性,长时间浸泡全部掉落;电缆沟两侧的回填土建议采用3:7灰土(这部分可能增加费用,建议施工前与建设单位沟通好,剖析其利害关系)。
3)配电室施工在回填土上面的,原则底部要有3:7灰土回填夯实,底部要设钢筋混凝土及防水等。

2.墙面防渗漏控制措施

(1)电梯井侧壁防渗漏控制措施

1)加强电梯井底部观察,一般电梯安装前有好多垃圾、积水不易观察,必须打扫清理干净,检查是底部渗水还是上部施工流淌的水,提前检查和处理,以免电梯安装后出现问题甚至浸泡电梯(以往出现这样的问题,最后需要赔偿);
2)电梯井从筏板往上外围是回填土(室内回填土):控制螺栓孔、控制施工缝、最好做防水、回填土最好局部回3:7灰土。

(2)车库外墙防渗漏控制措施

1)防水原材料和施工工艺控制,防水施工管理往往是弱项,材料好与差相差很多(特别是低温柔性),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加强混凝土浇筑振捣、最好是施工前进行集中交底,签订责任状和奖罚措施;常见质量问题一一列举,施工过程中必须安排专人进行旁站,发现问题及时汇报,重点加强地下室外墙拆模时间控制,浇筑前就必须交的好,即使松了螺栓不拆模板也不行(最低要求:砼标号/10+1天)。
3)墙面螺栓孔封堵,现在一般使用可回收使用的止水螺栓(首先要检查质量必须满足止水要求);其次是拆模的处理必须保证不破坏防水;
4)整体施工前加强与安装的沟通,技术负责人要熟悉和了解水电、强弱电等预留预埋,有必要与班组签订责任状,减少后期后开洞。
5)已经预留预埋管道渗漏,一般涉及甲方委托分包单位,必须提前与甲方、施工单位沟通好,减少后期的麻烦(有的专业施工单位撤场,无人处理的现象);
6)主楼与车库交界部位,无论哪个先施工,前施工缝都必须预留止水钢板,即使图纸没有设计,也想办法变更,否则后患无穷,特别是不均匀沉降和裂缝等。

(3)配电室墙面防渗漏控制措施

1)配电室墙面就是地下室外墙的,一定要重点控制,加强交底和关注,甚至要有专人负责、过程控制把关;
2)配电室由专业施工单位施工的,我们要根据现场实际和以往经验,把可能引起的问题与甲方和专业施工单位沟通或者提醒好,减少后期麻烦(甲方找不到分包单位,还让总包处理,甚至有连带责任);
3)后调整或变更的配电室一定要非常重视,往往临时调整或者变更,某些方面肯定没有原来统一设计考虑周边,容易产生问题或后患,要慎重对待。

3.顶棚防渗漏控制措施

(1)车库顶棚防渗漏控制措施

1)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降低混凝土坍落度(太大、水化热大,易裂缝),严禁私自加水;
2)加强混凝土振捣,除了正常的梁、柱振捣外,楼面应采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均匀到位;
3)施工缝处理,这个往往容易忽视,甚至没有人关注就进行浇筑施工,导致拆模后裂缝、漏水甚至施工缝内有泥土等;
4)严格顶板上人及堆放材料,往往有些工程只要能上人就开始上人上材料,甚至大型材料及车辆;
5)上部荷载较大,重点是混凝土车辆、以及回填土车辆等,严禁进行控制(这是个难题,项目部要认真对待)。

(2)主楼与车库交界处防渗漏控制措施

1)所有主楼与车库交界处施工缝必须严格符合规范要求,严禁留设在剪力墙根部;
2)预留钢筋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严格进行控制,专人检查,往往由于抢进度,疏忽管理,导致后期无法正常连接;
3)车库顶板与剪力墙交界处建议增加加腋,如果图纸没有,甲方也不同意时,则后期防水施工必须重点控制,防水施工在结构层,避免在找平(找坡)层上;
4)配电室顶棚渗漏、设备用房渗水(配电室、开闭所、消防控制室、消防泵房、通风机房)。
随着地下水的上涨,地下室渗漏越来越被大家关注,解决和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关键在于前期勘察、设计、建设、施工等各个环节和部门都必须重视,提高工程质量,减少后期问题的发生。施工全过程管理固然重要,但还涉及其他方面,比如成本、造价、工艺做法、材料等,需要制定相应管控措施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避免后期问题集中,责任变成一家承担,情节严重的,还需要委托第三方进行鉴定和处理,真正减少或降低渗漏风险才是根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