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文十年·访谈录 | 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谢维和:人文学科要形成自己的办学风格

 碧溪书舍 2022-10-25 发布于湖南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成立十周年

访 谈 录

水木清华,人文日新。1925年,清华成立国学研究院,嗣后成立文学院,迭经近百年变迁,2012年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正式成立。

2022年,人文学院迎来成立十周年。回望历史,清华人文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总结过往,人文学院取得了怎样的成绩?立足当下,我们正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面向未来,那些关注学院成长的人文师者,又有着怎样的祝福与嘱托?让我们一起走进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成立十周年系列访谈,了解清华人文背后的故事,感悟清华人文的底蕴与精神。

访谈嘉宾

谢维和,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文科资深教授。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校党委常委,主管学校文科建设工作。

访



访

Q1:

请您给我们讲一讲学校恢复和发展文科的思路是什么?

清华大学恢复和发展文科,是与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治理体系特别是治国理政对人才的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从国家发展建设的需求出发的。当时学校有两位领导专门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意思是要恢复和发展文科,要从文科的角度、人文社会科学的角度,去培养一批适应国家改革开放需要的新型管理人才。从这样的起点出发,我们的文科逐渐扩大,从干部的培训,拓展到学生培养、学科建设、文科的科学研究等一系列工作。

当时在建设文科的时候,学校内部包括文科内部实际上也有不同的想法和思路。比如有的同志提出,清华建文科应该形成自己的特色,发展自己的优势,特别是结合学校已有的基础来发展文科。这个思路的意思是,我们能不能发展一些和理工科结合比较密切的,或是利用原来理工科的基础去发展一些应用性文科。这是一种思路,也是学校文科发展应该继承和弘扬发展的一种传统,是有道理的。另外一种想法认为,清华要建文科,既要继承弘扬原来的传统,包括结合学校已有的学科优势,但是从文科建设的角度来说,一定不能够脱离文科建设的主流。换句话说,一定要建文史哲,以及经济、社会、政治、心理、法律、教育等学科。如果说一个学校的文科不能在这些主流领域获得发展,即使在有特色的文科方面做得再好,也很难得到文科学界的认可。

学校原来的领导有个很好的比喻。他认为,我们不仅要在自己的某些优势领域或项目上拿冠军,而且要能够在体育的某些强项或者说主流项目上取得很好的成绩,比如三大球、田径、游泳等项目。否则,我们最多也就是体育大国,很难说是体育强国。作为体育强国,必须要在大的、主流的体育项目上获得好成绩,能够拿冠军、拿金牌,别人才会承认你是体育强国。他还用医科来比喻:作为一个强的医科,不仅仅要在一些小的领域或科目上做得很好,而且必须能够在心血管、神经与脑等领域有很优异的成绩,别人才会承认你是一流的医科。

经过这些讨论之后,大家非常认可的清华文科的发展思路就是“入主流”。“入主流”的含义包括两层:第一层含义是,要和国家改革发展的主流,和主流的文化意识形态相结合,服务于国家文化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第二层含义是,一定要建文科里面的主流学科:中文、历史、哲学,还有经济、社会、法律、政治、心理、教育等学科。

坦率地说,当时建设这些学科,往往不像依托我们的工科优势去建那样很快就能够见成效,它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更多的耐心,甚至在某些领域可能还会遇到很多困难。因为别的学校某些学科的队伍已经发展得很强了,已经把我们国家文科领域的各个方面都占满了,你要再去建设和发展自己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要让清华文科在里面获得一席之地,相当于要重新打乱原来已经形成的格局。这样不可避免就会有很多矛盾和竞争。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文科建设的成本是很高的。但是我们依然坚持这样做。

当然我们坚持这样做,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去依托清华传统的理工科优势来建。我们在文科建设上的一些改革,还是在充分依托和弘扬传统理工科的优势,比如利用自然科学的方式来发展社会科学。与此同时,我们依然坚持发展文科的主流。实事求是地说,在这种情况下去发展主流的文科,成本很高,特别需要一种耐心、毅力和坚持,甚至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现在来看,我觉得“入主流”这件事情做对了。2015年,我们在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中获得了5个一等奖,是全国第一。而且5个一等奖中,包括李学勤先生的简、刘奋荣教授的逻辑学等4个奖项都是基础学科的内容。当时连教育部的一些领导都觉得非常诧异:清华怎么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所以做文科一定要入主流,一定要抓好基础。学校的这个思路,从今天的发展来看,真的是用正确的方式做了正确的事情。

Q2:

您认为历史上的“清华人文”有着怎样的传统和风貌?

人文学院应该说是清华的传统。早在清华学堂、清华学校时期,包括真正成立清华大学的时候,人文学科一直都是清华非常重点建设的学科。

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我们的文史哲学科都迁到了北大,但是迁走并不意味着清华不重视文科。当时蒋南翔校长就非常睿智地把清华图书馆里面的几十万册文科图书都保留了下来,这体现了清华对文科和文化建设的重视。所以我认为这是人文学科一个很重要的传统。

清华人文学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传统,就是非常强调清华的办学风格: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当年王国维先生、梁启超先生、陈寅恪先生写的一些文章,以及朱自清先生等提出的中文系的办学战略,都能很好地体现这一点。他们并没有简单地抛弃中国传统文化、完全采用西方文化,也没有简单地固守传统、固步自封,而是强调结合。我觉得这是第二个很重要的传统。


第三个很重要的传统是,清华有一种对国家、对国家学术文化发展的责任感。清华的人文学科要形成自己的学派,要在国际上形成中国学术的独立性,不能做其他国家的附庸。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清华早年哲学系的哲学学派、文学院里不同学者的观点和思路,都秉持着这样一种宗旨、定位和格局。清华要作为中国学问的一个很重要的代表,用陈寅恪先生的话说就是:非清华莫属。清华要代表中国去争取中国学术在世界上的独立性。冯友兰先生说得也特别好,他是模仿当年歌德的说法在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或者后期启蒙时代,包括17世纪、18世纪的时候,德国人都以懂法文作为有身份、有学问的象征。但是歌德、席勒等学者觉得,如果要使德国的学术真正发达,就必须让德国的学术讲德文。所以冯友兰先生借用这个说法说,中国的学问要发达,必须让中国的学问讲中国话。这体现了当时清华人文学科带头人们的胸襟、抱负和定位。

图片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前国学院四大导师雕塑

Q3:

您能否给我们讲一讲当年人文学院是怎样成立的?

在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时候,人文与社科是合在一起的,可以说人文社科学院是当时文科最大的学院,覆盖的学科门类是最多的。这样的发展在初建文科的时候是必要的,因为我们的规模相对比较小一点,同时这样也能发挥文史哲不分家、相互渗透的优势,大家彼此之间能够多交流,发挥整体的力量。

图片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成立


但是随着学科的发展,在学科的管理和建设、课程的建设上,应该遵循一种不断分化的规律。如果仅仅是笼统地去做研究,有时会有缺陷,所以学科是不断分化的,在分化的基础上又形成不断的综合。

所以清华的人文社科学院成立了很多年以后,到2012年,学校在百年校庆以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清华在一流大学建设的第二个九年的阶段性目标叫做“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到第三个九年,我们就要“总体上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要总体上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至少要在学科的配置和建设上,能够达到一个更加专业化、专门化、精细化的水平。


因此,学校在百年校庆的时候就在考虑,是不是要把人文社科学院的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分开。这个考虑是有学理依据的。我们一般称“社会科学”为social science,但是不讲“人文科学”,而是讲“人文学科”,叫humanity,这反映了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经济、社会、政治,甚至包括心理、教育等学科,有很多是要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体例或者评价标准去建设的,要把社会当成一个外在的客观对象去研究。但是人文学科研究的是价值问题,是人们内心的价值判断,它涉及到人们的情感、心态和感受。


所以,我们更多地称人文学科为“学科”,而不是“科学”。“人文科学”的说法在某种程度上跟人文学科的本质特征不那么一致。


从这种学理的角度来说,人文与社科分开也是适应了我们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要求,可以让我们的学科更加精道,更加专门化、科学化。

图片

2012年,人文学院成立

Q4:

您对未来的清华人文有着怎样的期待? 

在清华这些年的发展过程中,文科应该说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换句话说,清华文科,包括我们的中文、历史、哲学学科,都开始形成自己的一些特色,同时在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主流问题上都能形成自己的声音。我觉得这是我们人文学院发展得很好、很重要的地方。

下一步,我觉得每一个学科、每一个系都要慢慢地形成自己的办学风格,具有一些绝活,一些“独门绝技”。“独门绝技”不是“左道旁门”,而是要在学科的主流领域,在若干的重大问题上能够形成清华的声音,形成清华人文学科的声音。时代的发展也给我们带来了这样的一个机遇。所以,下一步在整体水平提高的基础上,要形成自己在主流领域中的品牌,以及某些绝活和“一招鲜”的东西。

Q5:

您认为要做好人文学科的研究,什么是比较重要的?

对于人文学科的研究来说,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历史的深度,要有历史感。人文学院的建设,不管是文学、语言学、历史学还是哲学,都要有很强的历史观,要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没有什么逃得过历史,同时也要用历史的角度来指导我们今天的工作。我们不仅要看以前的历史,同时要思考以后的历史。我们清华人文学院的学者今天做的事、上的课,能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10年、20年、30年、50年以后,大家还会不会来看你上的课,还会不会尊重你今天的研究成果?他们评价你今天做的事情的时候,会不会说这事他们做得很对、很合理。所以清华文科要建设,我们的学术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都要注重历史感,要有历史的积淀、历史的素养,这非常重要。

Q6:

您对有志于投身人文学科的年轻学子有怎样的寄语?

我觉得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懂中国。作为中国的学者,研究中国的人文文化一定要有中国立场,要从中国本身的角度去思考,对自己要“清楚明白”,这是梁漱溟先生说的话。他说一个人只有对自己清楚明白,才能够超越对象,才能够对对象有办法,对自己有办法。一个人要清楚自己,知道自己的家底,知道自己的血脉,知道自己的文化基因,自己是一个什么人。我觉得这一点对于中国,特别是对清华人文学院的学生和老师,非常重要。

从文化的角度说,从鸦片战争,甲午海战,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包括在后面的一系列历史事件中,中国在国际交往的一些重大事件中总是失败。就像小孩子一样,老是失败、受挫折,就没有自信了,就不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人,对自己原来的文化和基因就会产生怀疑。


现在通过改革开放,通过40多年的建设,我们已经强大起来了。在经济强、国力强的情况下,我们怎么才能真正形成一种文化自信?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对我们国家建设的成就进行文化的归因,不能仅仅从其他角度归因,要通过文化的归因来说明中国文化蕴藏着无限的生机和蓬勃的力量,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


所以从中国学者的角度、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怎样让中国的孩子们学文化,形成这种文化自信,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人,对自己清楚明白,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人对自己都不清楚明白的话,他就会懵懵懂懂,甚至把老祖宗的文化基因都去掉了,自己的传统都背离了,最后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所以这是第一个方面,就是要让自己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这是一个文化上的大课题。过去有一个传教士明恩溥写过《中国人的性格》给西方人看,后来林语堂、辜鸿铭、蔡元培等很多人都在研究中国人的性格。清华文科在这些事情上不能失语,要做出反映自己的声音出来。


第二个方面是,希望现在的学生有一个比较大的格局。到了21世纪,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要在一个更大的格局中去考虑我们自己价值观的塑造,去选择我们自己的发展道路,把自己的发展跟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

学习好并不是简单的分数高,分数高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指标。学习好应该是有更开阔的视野,能够从更多的角度去学习,特别是从人文社会科学的角度,可以由博到约,不断地从更广泛、更恢弘、更开阔的不同学科中去汲取自己需要的养料,来形成自己的学术品格、学术风格,同时做出你自己更好的选择,包括学术的选择、人生的选择,把自己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发展真正地结合起来,这样就不会拘泥于一些小事情。老是为一些蝇头小利或者鸡毛蒜皮的事情较劲,这很不划算。人生不要计较这些小事,特别是作为清华的学生。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让大家去高谈阔论。有一个大的格局,但是又能立足现在,从现在做起,这是我对年轻学生的一点建议。

Q7:

今年是人文学院成立10周年,您对学院未来的发展有怎样的祝福?

我希望人文学院成为一个世界一流,具有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学院。我也祝福人文学院的各位教授身体健康,不要太累了!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有一种责任感,同时也有自己的个性,有一种创新的责任,对国家能够做出更大的贡献,自己的生活也能够更幸福、更快乐。

图片

谢维和老师寄语人文学院成立十周年

策划 / 曲莎莎

编辑 / 何春苗

排版 / 吉莉莉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