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句口诀让针灸、按摩有效,散落在《内经》《针灸大成》《医宗金鉴》里

 昵称41113771 2022-10-25 发布于广东

   本  期  导  读    

艾灸是中医六种治法中的一个

为什么现在不够重视?

《内经》时代,六种治法是相提并论的,砭石、针刺、导引、按蹻、毒药和艾灸。

「异法方宜」,不同地方的人容易得的病不一样,对治的方法也不同,但得适宜——言下之意,六法并不强分高低,不同治法有不同的优势。

后世的发展轨迹却很不同,汤药高高在上,名医辈出,著作汗牛充栋;针刺紧随其后,名医和专著都不少。

而按摩和砭石(刮痧),时至今日,已成为美容院项目,艾灸更惨,美容院附赠项目,加10块钱就给你绑个艾灸盒,20分钟。

艾灸沦落到这个地步,原因有很多,譬如艾灸比较花时间、直接灸容易形成灸疮(处理不当,伤口可能感染)等。

图片

更根本的是,艾灸治病的原理隐而不显,不为施术者熟知——开方遣药的中医师大多认为艾灸简单无比,无心深究;

针灸师多以针、灸不分家,精研取穴和针法的同时,对艾灸并不很用心研究。

理不明,疗效就上不去,因而很有必要弄清楚艾灸治病的原理,特别是手持艾条悬灸,该弄清楚灸哪里、怎么灸、预后判断如何,才能将艾灸用到临床上,真实见效。

手持艾条悬灸治病的道理,就这四句话:神定能得气,盈科而后进,气至而有效,火足能求愈。

四句话,散见《灵枢》《针灸大成》《医宗金鉴》诸典籍,现在挑出来阐述艾灸治病的道理,并就正于方家。

神定能得气

先谈第一句,神定能得气。

这里面有两个关键,一个是神要定,另一个是我们手拿着艾条,做一点手法,让经脉的气血充盈。

艾条虽然悬于皮肤之上,艾热却可以透到身体里头,很像针刺之中的「得气」。

《标幽赋》上面讲:

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

我们给人做艾灸,要让被灸者的神定下来,别让他玩手机、打电话,就得专注地接受治疗。

要是他的神不回来,不定下来,没法给他灸,气会特别散,找不到点可以定住灸。

神定下来,气才能随,神是身体的主人,气也得跟着它跑。

这时我们给他做点手法,不用很复杂,就手拿着艾条,放松地来回,保持艾条平着移动。

好比说想灸肚脐,那就沿着任脉来回,放松地扫,被灸者的神定着,就容易感受到艾热正在身体外头敲门。

图片

神觉得有必要开门就开门,气马上就跟上,也就是得气了。

不同人不同地方,得气的快慢也不同,就像《标幽赋》讲的:

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

杨氏注:言下针若得气来速,则病易痊,而效亦速也。气若来迟,则病难愈,而有不治之忧。

此处的「气至」,说的是气至下针的地方,杨继洲注里说的是针下「得气」,是比较准确的。

老不得气,施针者就得做手法,提插捻转之类的,施灸者也得做手法,来回手法多做一会儿,多能得气。

得气是什么感觉?《标幽赋》说:

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得气与否,扎针的医师和被扎的人,都很清楚。

在施灸过程中,也是这样的,熟练的灸师能单凭手上的感觉定点施灸,新手的手感靠不住,得依靠被灸者的感觉。

艾灸得气时,被灸处是绝对不烫的,因为艾热都被身体吸收进去——被挡在皮肤外面,艾热蓄积,就会感到被灸处烫,而被吸进身体里,很快会沿经络跑到别的地方去,灸处就不会感到烫。

灸处不烫,是被灸者主观感觉不烫,表面温度还是高的,别去摸它,不然扰乱心神,还得回头做手法,神定能得气。

这一点得熟记,先得被灸者神定,然后我们给他做点手法,让灸的地方得气,这时灸的地方是不烫的。神定、得气,灸处不烫,别忘了。

盈科而后进

紧接着第二条,盈科而后进。

艾热被人体吸进身体里,之后就像水流一样,水就下,哪里低洼,先得注满水才能往前流去,这个特点叫做「盈科而后进」。

好比说我们给人灸足三里,热跑到大腿、跑到小肚子,不跑了,被灸者就感觉小肚子一直热热的,这说明小肚子是很需要这股能量的。

什么时候我们会需要外来补充能量呢?

第一条就是单纯地(正气)不足,像肚子饿时血糖偏低,吃点东西很快就恢复如常。

经络或者脏腑的气不足,稍微虚了一点,我们给他灸,补得很快。这种情况下,被灸者就感觉热热的,很舒服。

有的说灸前面后面热,像灸肚脐时腰部热,叫透热;灸的时候,热沿着一条线往前走,叫传热;还有扩热,热由一个点扩散开来等等。

这些都可以记着,被灸者要告诉你有这些感觉,你就可以有把握地继续灸,因为这肯定是得气了,艾热被吸进身体里。

第二条,被灸者身体内有伏邪,灸的时候就没那么舒服,或是酸胀,或是痛,还有的干脆没感觉。

艾热源源不断被吸进身体里,补起正气来,跟伏邪开一仗,正邪都厉害,战争就剧烈,表现出来就是剧烈的感觉,痛、胀痛、酸痛等。

这时候对正气的支援不能停,不然打不过邪气,就闭门留寇了。

这得熟记在心,给人灸的时候才有把握。

特别有一类人,平常水果当饭吃的,或者甜食吃得多,体内湿气蓄积,灸的时候常常是一点感觉都没有的。

灸的地方不烫,就是得气,就算灸的时候没感觉,也别怕,得气后放心灸着,身体会自己调。

还有一条,身体吸收艾热后,反应在精神、情绪层面上。

或是灸着灸着,突然哭出声来,是情绪宣泄出来,要没有这点艾热的帮助,情绪没法释放出来,因而这是治疗,不是调理,不是养生。

图片

艾灸对治疗情志方面的疾病,起效很快。或是灸着灸着,被灸者睡了,这得怎么理解?

体内的神医,本神,工作的时候不喜欢被打扰,熟睡时它工作起来效率奇高。

把人灸睡,别把他摇醒,问他有什么感觉,就一直把他灸睡着就好。

要是灸得不好,守不住,艾条不得气了,灸的地方准烫,或者干脆就是艾热和被灸者隔离(离太远),被灸者马上就醒了。

把人灸睡最好,身体改善得快。

盈科而后进,就这三条,热的,不热的,情绪、精神层面的,记熟了帮人灸时也是重要的指引。

艾热在人体内,老是去找有需要的地方,这个特性特别好,有时它找到的地方,被灸者一直不跟你说,你也能知道这地方有问题。

像灸足三里,小肚子热,小肚子准有问题,这可以用来辅助诊断的,要善加利用。

气至而有效

紧接着是气至而有效,这一条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分开说气至哪里而有效的。

《内经》上直接把这秘密明明白白告诉你,第一段在《九针十二原》里头:

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怕后人看不懂,《灵枢》后头给了「气至而有效」的注解,见于《终始》:

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故,病未去也。

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夫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

故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

这里头意思有好几层,得一点点说。

第一条,有没有效,直接观察到有效的,那就是有效,就像风吹走云彩,就看得到蓝天。

好比说主诉鼻塞,不管是灸的哪里,鼻子通了,这就是有效。

有效肯定是气至而有效,但是艾热是通过什么经脉到的鼻子,还让鼻子通气的,不必细究,总之有效。

要是病程比较久的,灸一次两次,症状反而多起来,看起来变严重,我们靠什么去判断是误治还是排病?

就得灸的前后,脉的改善是否如预期——灸对的话,脉的改善应该是「泻则益虚、补则益实」。

能如此者,叫做气至而有效,当下虽然症状有起伏,过后呢,「病必衰去」。

图片

气至而有效是我们临床施灸,预后判断的关键。把握好这个要点,需要特别注意把脉的时间点。

「泻则益虚、补则益实」的特点,一般是灸后马上号脉能观察到的,如果延迟到第二天还有这样的特点,那就不对了。

明代医家李中梓曾言「脉也者,实气血之先也。先也者,主宰乎气血之神也。

脉即神之别名,此千古未剖之疑义也,特表而出之」,故而脉之改变,其实是神的变化的昭示,用以判断艾灸是否起效和预后如何,是很好的选择。

相对而言,腹诊和舌诊提供的信息,没有脉诊如此及时。

这一条,气至而有效,把握得好,临床上用艾灸来治病常有喜人的疗效。

每一个喜欢艾灸,特别是想运营灸馆的朋友,在这一条上面,要多花些功夫。

火足能求愈

最后一条,火足能求愈。

这句话是化用《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的,原文是:

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

也就是说,我们用艾灸想把病治好,两个条件,火足、气到,气到包括两点,第一是艾灸的地方要「得气」,第二就是刚讲的,气至而有效。

火足呢?笼统地讲,是艾灸的时间得够,就跟文火炖汤一样,火候到了汤才够滋味,灸火的时间得够,病才能好。

而不同的情况,这「火足」又稍有不同,得稍加分辨。

第一条,新得之病,痊愈往往较容易,因而对于艾火时长的要求也比较短。

譬如偶感风寒,只有一点流清鼻涕,此时灸印堂,振奋督脉阳气,改善症状很快,常常短时间内就可以治好。

或者吃的东西不干净,腹泻频频,此时灸肚脐,扶正袪腐秽,保证不会把邪留滞体内,并且排干净后就止泻了。

相比起中药处方需要的丝丝入扣,艾灸在此时无疑便利许多。

第二条,病灶不一,身体会慢慢改善,最好养成把艾灸当成生活之中的习惯。

如同饿了得吃饭,身体有所消耗,经气虚了,也得灸一灸。

好比说中年人,又有胃病,又有腰疼,灸的时候腰痛先好了,身体自动会把艾热搬运到胃里,改善胃的功能。

这种情况下,艾灸尤其是自灸为主的朋友,得有耐心。

第三条,想要快点积累够灸量,尽快治好病,可以考虑先推通肚子再施灸,也可以考虑多个人同时配合一起灸。

先推通肚子再施灸,等于先把沟渠疏通后再注水,不需要费水去清洗沟渠;多人同时施灸,等于多条管道一起开起来注水,蓄水池蓄水才快。

最后一条,灸够量等于蓄满水,如果不注意保养,每天都在消耗,很快也会状态糟糕。

除了起居饮食方面要规律有节,减少消耗,一旦发现自己状态下降时,要及时灸一下,很快就补回来。

关于艾灸治病的原理,特别是手持艾条悬灸治病的原理,我就先谈这么多,四条:

神定能得气,盈科而后进,气至而有效,火足能求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