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志愿军吃的“炒面”到底是什么?和美军的野战口粮差距有多大?

 九州好人 2022-10-25 发布于辽宁

李三万

摘要: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有一句著名的口号“一把炒面一把雪”,炒面就是志愿军标配的野战口粮,到底是什么东西?和美军的野战口粮差距有多大?

文章图片1

【头条号首发】

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有一句著名的口号“一把炒面一把雪”,炒面就是志愿军标配的野战口粮,到底是什么东西?和美军的野战口粮差距有多大?

这个炒面当然不是我们现在饭店里吃的那种面条重油翻炒,再加点青菜肉丝,而是一种干粮,而且是非常简陋甚至可以说是粗劣的干粮。

“炒面”并不是抗美援朝时期才出现的,红军时期就有了,就是我军战争年代长期采用的随身自带补给方式的产物,而且可以说是主要的补给方式。说起来大家不相信,一直到1970年代末,部队里还有这种装着炒面的干粮袋,只是不再是主要的补给方式了,大家可以注意一下,很多1980年代南疆自卫反击作战时期的照片,背着这种干粮袋的战士并不少见。当然这种干粮袋1960年代以后就成为制式的,装满干粮后,直径大约十公分,两头还有细带子系牢,长度大约在一米左右。可以装十几斤最多二十斤干粮,基本上能够满足一个士兵七天左右的口粮需求。接替麦克阿瑟担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李奇微将志愿军的作战方式总结为“礼拜攻势”,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志愿军依靠战士自己携带补给的作战时间大致就是七天。

文章图片2

因为美军掌握了制空权,对志愿军的后勤交通线进行猛烈轰炸,导致志愿军后勤运输的压力很大,尤其是在战役发起后,粮食弹药的补给就很难保障,因此志愿军的后勤保障基本就靠单兵自行携带,所以志愿军的后勤也叫“肩上后勤”。一个士兵随身携带的粮食弹药最多可以维持七天的消耗,这就是每次志愿军攻势只能维持七天的原因。而炒面便于携带,保质期又长,还是不用生火烧煮的熟食,又能基本满足最低的热量需求,实在是太符合志愿军对占地口粮的一切要求了。

炒面,就是同样艰苦的乡亲们从嘴里省下来的口粮,简单但珍贵,并没有什么黑科技配方在里面!这样的口粮,连吃三四天甚至五六天,会是什么感受?

干粮这东西,说句不好听的话,从红军时期开始,一直到抗美援朝,我军长期是处于一个有得吃就不错了的状态,真别讲究里面装的是什么。抗美援朝时期,我党已经掌握国家政权,条件应该是大大好过红军和抗日时期,但干粮袋里的炒面到底是什么,真别有太高指望,在1950年11月20日下达的任务说明中,明确规定了炒面的成分:面粉70%,高粱或者玉米粉30%,加上0.5%的食盐,炒熟并且混合均匀。

文章图片3

别大惊小怪的,连全部是面粉都做不到,还要掺上30%的杂粮,因为当时我们国家的物质条件确实很不宽裕,连给前线官兵的战地口粮都要掺杂粮,鸡鸭鱼肉牛奶水果就更别奢望了,能吃到一个罐头就算是很奢侈的享受了。

这样的炒面,口感当然不会太好,会有点粗糙,而且是名副其实的干粮,完全脱水的,吃的时候肯定要有水,而在战场上水也不是那么好找的,所以才有了“一把炒面一把雪”这一说,当时条件之艰苦可想而知。长期吃这样的炒面,会缺乏维生素,导致口腔溃疡、夜盲,而夜盲对于夜战为主的志愿军来说,就很要命了,所以志愿军又采取了很多办法,如松针煮水等来治疗夜盲。

抗美援朝前线需要的炒面数量巨大,还有一路上的损耗,周恩来总理都亲自挥动锅铲炒面,来给大家做一个表率,发动群众都来为志愿军做炒面。1950年11月18日,周恩来特地赶到东北主持召开后勤供应会议,会议名称简单明了,就叫“炒面煮肉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东北军区和东北人民政府做出了每个月提供650万斤炒面和52万斤煮肉的承诺,同时政务院也发动华北地区参与进来,尽最大努力满足志愿军的需要。尽管如此,志愿军的炒面,依然还有全杂粮面的,因为咱们当时就是那个条件,东北、华北地区的小麦面粉几乎都用完了!

文章图片4

再来看看美军的战地口粮。美军单兵野战口粮基本可以分为四大类:B口粮(B ration)、C口粮(C ration)、K口粮 (K ration)及D口粮(D ration)。

B口粮并不是单人口粮,而是集体口粮,是供多人食用的一整箱,包括5-in-1和10-in-1两种。“5-in-1”表示一箱能够满足5个士兵1天的食物摄入量。1942年初开始出现,最早发放给在沙漠地区作战的摩托化战斗单位,随后陆续提供给其他作战单位。口粮中包括:蔬菜、肉类、炼乳、果汁、麦片、速溶汤料、饼干、硬糖果、盐、白砂糖、卫生纸,并提供3种不同的菜单搭配方式。

文章图片5

“10-in-1”表示一箱能够满足10个士兵1天的食物摄入量,1943年6月开始出现,一箱里有四小箱“Half Of 5 Rations”口粮,也就是每小箱2.5 人份定量。“10-in-1”出现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有些情况下,5-in-1的量小了一点,于是满足10个士兵1天食物摄入量的10-in-1就应运而生了。和5-in-1野战口粮所包含的物品基本相同,但增加了黄油、速溶咖啡、布丁、果酱、甜点、速溶饮料粉、香烟、火柴、肥皂、净水药片、开罐器、毛巾,菜单搭配方式也由三种增加到五种。

C口粮在二战前就已经研制成功了,这才是标准的单兵口粮,便于随身携带,满足一日三餐的食物摄入需求。C口粮包含6个净重227克的罐头,其中3个M罐头(M就是英文肉类“Meat”的首字母)和3个B罐头(B就是英文饼干“Bisc”的首字母)。当然M罐头不仅仅只有肉类,还有搭配的蔬菜,B罐头也不仅仅只有饼干,还包括糖果和咖啡、可可粉或柠檬粉等速溶饮料。3个M罐头和3个B罐头,可以完全保障一个人在大运动量情况下的热量消耗。此外,C口粮还配有口香糖、巧克力、火柴、香烟、餐巾纸等附属物品。

文章图片6

K口粮是12人份,1942年开始配发,一开始只配发陆军航空队,后来扩大到配发空降兵、坦克兵、通信兵等技术性兵种。一份K口粮包含12份早餐、午餐、晚餐,其中有黄油、饼干、奶酪、砂糖、果酱、速溶咖啡、巧克力、口香糖、火腿罐头、午餐肉罐头、开瓶器、餐勺、餐巾纸、火柴、香烟。到1944年还加入了奶片、牛肉罐头。

D口粮严格说不是口粮,就是巧克力棒,成分包括:可可脂、蔗糖、奶粉、燕麦粉、香精、维生素B1,可以提供大约600卡的热量,属于高热量野战食品,用来补充在大运动量情况下的热量消耗。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溶于水,当作巧克力饮料饮用。D口粮的主要供应商是“好时”(HERSHEY'S),所以美军士兵也将D口粮称为“好时棒”,而且对于“好时”是有特别的情怀,你想想看,在冰天雪地或者风雨交加的战场上,能吃上一根“好时”巧克力棒,绝对是件非常幸福的事。所以后来好时公司出现财务危机濒临破产,美国退伍军人协会就曾号召退伍军人大量购买好时的产品和股票,以帮助好时公司度过难关。

文章图片7

除了正餐外,美军还给官兵配发香烟,这是考虑到战争情况下,香烟可以有效缓解紧张情绪。所以香烟也是在食物配给清单中,不抽烟的官兵可以拿香烟和别人换D口粮的巧克力棒,或者其他东西。军官标配香烟是“骆驼”牌(Camel),士兵则是“好运”牌(Lucky Strike)。

文章图片8

如果遇到节日,那伙食还要丰盛,1950年11月23日是西方传统的感恩节,当天在长津沪的海军陆战队第1师每个士兵的晚餐菜谱是:烤火鸡(就像端午的粽子与清明的青团,火鸡是感恩节的标志食品)、炸薯条、牛肉馅饼、沙拉、水果蛋糕,还有一份鸡尾酒(军官则是香槟酒)!

和志愿军简陋甚至有些粗劣的战地口粮——炒面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但是当年的志愿军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硬是把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顶在三八线上,最终在板门店签下了停协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