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夫妻生活,才是家庭幸福的密码

 where5 2022-10-26 发布于布基纳法索
一个故事发生在两千多年前。
东汉时期,有个男人叫姜诗,娶了一个对婆婆非常孝顺的妻子。
婆婆有个习惯,只喜欢喝长江里的水,姜诗的妻子就每天跑去长江打水。
婆婆还喜欢吃鱼,姜诗的妻子就每天做鱼侍奉她。
有一天刮大风,路难走,姜诗的妻子打水回来得晚了。
姜诗很生气,直接一封休书,把妻子扫地出门。
可怜的妻子,并没有回娘家去,而是寄宿在邻居家里,日夜纺织布匹,拿到市场上去卖。
还把卖布的钱,托付邻居,送到前夫家里,孝敬婆婆。
婆婆很感动,吩咐姜诗把妻子接回来。
就在妻子回家当天,院子里毫无征兆地冒出来一个喷泉,不仅喷出的水和长江水口感一样,每天还会跳出两条鲤鱼。
这是“二十四孝”里“涌泉跃鱼”的内容。
这个有点荒诞,非常扯淡的故事,之所以能够穿越两千年的岁月,流传至今,主要是因为这里面隐藏了两个我们非常看重的传统美德:
第一,男主人公没有娶了媳妇忘了娘。不仅没忘,是心里一直都只有娘。
第二,女主人公非常孝顺婆婆,一种忘我、不分是非对错,甚至带点愚蠢的孝顺。
只不过如此被传为美谈,奉为美德的事情,如果在当下社会的家庭里大力提倡,会发生什么……
难以想象!
图片图:涌泉跃鲤|(图源网络,下同)
另一个故事就发生在身边。
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哥们儿。
八十年代农村都还可以生两个孩子,但他却是家中的独苗,从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几年前,在远离家乡的城市落脚,结婚,成家。
当时,他爸爸正在病中,生活几乎无法自理。但他妈妈还是毅然决然把老伴儿独自留在了老家,去远方照顾儿子。
在餐桌上,老母亲把蒸好的虾一个一个剥好,再一个一个喂到儿子的嘴里。
三更半夜,大家都已经熟睡,老母亲再偷偷溜进儿子的房间,替他盖被子。
哥们儿的妻子抗议这样的生活,婆婆却没觉得自己有什么错。
“他都是这样长大的。”
“当妈的都这样。”
“以后你自己当妈了,就能体会我的心了。”
就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婆媳各种争吵,我这哥们儿整日里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以致于宁愿加班,甚至独自一人在公园里枯坐,也不愿意回家去。
图片
两个相隔了几千年的故事,看似没有关系,实则共同说明了一个被很多人忽略的本质:
引起很多家庭问题的根源,其实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准家庭关系的核心。
这个核心,就是夫妻关系。
只要把夫妻关系处理好,其他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图片无夫妻,不家庭

我们常说成家立业。
结婚,是成家的标志。
可见,一个家庭最基础、最核心的关系应该是以婚姻为基础的夫妻关系。
对一个人来说,如果非得要将家庭成员按轻重在心里排个顺序,那排在第一位的应该是我们的配偶。
很多人肯定不愿意接受这个观点,也肯定有很多理由来反驳。
但这是事实。
如果无法摆正这个心态,就必定会面临诸多家庭纠葛。
图片


图片父母、孩子、兄弟姐妹,都只是生命中的过客

不管我们有多不愿意承认,父母也好,孩子也好,兄弟姐妹也罢,都只是我们生命中的过客。
父母会老去,兄弟姐妹、子女,都会有自己的家庭,注定会出走、离开。
如果够幸运,家人可能会陪伴我们多走一段路,无论如何,分别都是必然。
热闹褪去,最终陪我们走到人生终点的,只有我们的配偶。
图片
但却有父母始终放不下孩子。
曾经在一个专门调节家庭纠纷的电视节目中看到这样一个案例:
子女已经结婚,父母却依然想掌控他们生活的一切,吃喝拉撒,一切都要一手把握。
当然,父母的爱是伟大而无私的。
绝大多数父母们,也千真万确是为了孩子们好,为了孩子,连死都可以。
但往往事与愿违。
这会带来很多家庭矛盾。
成熟的子女已经分属另外一个家庭,理所应当拥有自己独立的生活。
做父母的,应该适时放手。
在国际惯例上,这叫“不要干涉他国内政”,亲爹亲妈也不行。
如果父母强加干涉,子女的生活受到束缚和干扰,势必会反抗;加上两代人必然会存在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意识的差异,其中的矛盾在所难免。
一个充满了矛盾的家庭,哪里还有幸福可言?
↓ 掌柜私藏字帖0元购,限量100份先到先得 ↓
“我钦佩一种父母,他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地退出,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亲子关系不是一种恒久的占有,而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我们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的贫瘠,又不能让孩子觉得成年窒息。做父母,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不仅仅是做父母,人生的许多时候应该懂得进退。
已经不记得是在哪里看到的这段话,但是不得不承认,说得实在是有理。
虽然这对父母来说,有些残酷,但这也不正是父爱母爱的伟大吗?
有一种爱,叫放手。
面对已经独立、成家的子女,父母若要真正让他们过得快乐和幸福,最该做的就是放手、祝福,然后牵起老伴的手好好过日子。
图片
有放不开手的父母,自然也就有断不了奶的孩子。
有很多孩子已经成年,生活却无法真正独立。
遇到爱的人,要不要结婚在一起,最终要父母拿主意。
中国人面对婚姻,常常有个观点,叫人感到害怕,也叫很多人对婚姻望而却步。
他们说,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两家人的事情。
我总有一种感觉,有人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就应该已经做好了要对别人家庭生活横加干涉的准备。
江苏卫视注明的婚恋节目《非诚勿扰》上有过这样一个桥段:
女人说她的爱情必须要得到父母的祝福,只有那样才会幸福。
主持人孟非直接三连问:得到父母祝福的爱情,一定幸福吗?得不到父母祝福的爱情,一定不幸福吗?现实中离婚的人,是不是都没得到父母的祝福?
结婚,始终是两个人的事情。
父母,是另外一个家庭。
能得到父母祝福的爱情固然美而幸福,但得到父母祝福的爱情也未必一定会幸福。 
两者没有必然联系。
恰恰相反,真正幸福的人,都比较独立。
父母的祝福欣然笑纳,父母的建议一直都只是建议。拿主意的,一直都只能是自己。
图片
曾有新闻报道说宁波一对夫妇结婚后,女方要求双方所挣的钱都要交给自己的母亲保管。
最后由于经济引起了诸多连锁问题,不得不诉诸法律,离婚。
原本一段美好的姻缘,却以一拍两散而告终。
还有前面提到的二十四孝中“涌泉跃鲤”的故事,姜诗心中只有母亲,完全没有妻子。
遇事不问是非对错,不分青红皂白,只知道维护母亲,为难妻子。
虽然我们总说百善孝为先。
但像姜诗这种人的故事,被奉为经典流传,总觉得变态得可怕。
图片
所谓“三十而立”,我们需要独立的不仅仅是家庭,经济,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思想。
思想的独立,意味着必须营造、维护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
这不仅是权利,也是一个成年人该有的义务。
↓ 掌柜私藏字帖0元购,限量100份先到先得 ↓


图片我们最该爱的,是那个会携手走过一辈子的人

回到文章开头,吃饭时给儿子剥虾,半夜给儿子盖被子的母亲。
一个已经三十岁的男人,身强体壮,智力正常,母亲却还要喂他吃东西。
为人父母,其心固然可以理解,但其行如此,将自己的老伴儿置于何处?让儿媳妇何以自处?
孩子要爱,父母要爱,这毫无质疑。
但是,我们必须理清家庭关系。
夫妻关系摆第一。
所以,我们最该深爱、最该看住的是我们的伴侣。
老太太就要好好爱自己的老伴儿,留给孩子相爱的空间。
这能少很多麻烦。
年轻人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伴侣身上,慢慢就能学会为对方着想,彼此理解。在此基础上,对待双方“娘家”的态度也许会改变。如此,很多家庭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图片
我在学校工作期间,遇到过很多心理上有缺陷的孩子。
深入同他们沟通,大多数人的根源在原生家庭。
而原生家庭问题的根源,几乎又如出一辙:没有处理好夫妻关系。
最幸福的家庭,其实也很简单。
就是爸爸爱着妈妈,妈妈也爱着爸爸。
我们就应该紧握住那个会陪我们一直走进坟墓的人的手,走在人生的道路上。
至于路上的过客,我们要爱,也要学会放开,哪怕有千万个不放心,不舍得。
这就是人生,有选择,有爱,有进,也有退。
有些要紧紧握住,有些要懂得放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