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要发展,标准是关键

 渐华 2022-10-26 发布于山东

市场经济背景下,一个企业只有不断强化自身的管理水平,打造标准化管理方式,才能有利于企业的全面发展。

文章图片1

没有标准,工作就没有依据、支撑;没有标准,工作就没有目标、没有方向;而这个标准是什么?就是制度规定。在中国文化中,中国人习惯称标准为“样”。俗话说“站有个站样”,“有样学样”,“样”就是标准。

尽管中国人在为人处世方面树立了不少道德标准,但是在企业管理方面缺少标准。比如说中国饮食文化十分丰富,但是没有一家像麦当劳、肯德基那样走遍全球,就是因为中餐没有实现流水线和标准化。所以说中国的管理最缺标准,中国的企业最缺乏的是标准化管理。企业标准化管理是现代化企业卓有成效的科学管理方法,对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凝聚力、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章图片2

坚持规范抓标准。标准就是尺子,标准就是规矩。

现在企业管理主要的问题和症结是有标准、不坚持标准。落实标准断章取义,该落实的不落实;随意降低标准,抓工作全凭个人好恶;坚持标准不能一贯,热一阵、冷一阵,“一阵风”、一时劲;抛开标准,搞“特色”,名目、措施偏离标准。这些都是没有掌握和坚持标准的表现。

在抓管理要严格依照遵循标准,管理怎么抓、员工怎么带、建成什么样,制度是怎么规范的、规定是怎么要求的,就要不折不扣地遵照执行,不是可有可无,想做就做,不高兴做不愿意做就不做了,或者说做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更不能时紧时松,缺乏连续,没有韧性。在检查指导中要严格对照比照标准,制度规定什么时机、检查什么内容,要一项不落地组织好,体现刚性、体现求实,依法行政,从严施管。在奖惩激励时要严格执行标准,该奖励的一定要奖励,该惩处的要从严惩处,实事求是,客观准确。

文章图片3

持续用力抓标准。管理工作的长期性、管理内容的重复性、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不断解决的必然性和制度规定的相对稳定性,要求在抓标准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经常抓、持续抓、反复抓、抓反复。

要在制度规定的学习上持续用力,严格遵守规程规范,熟练运用技能技巧,把标准学透、用准、抓实,持续强化广大职工的规矩意识和法治观念。要在规范日常秩序上持续用力,狠抓管理制度落实,进一步正规工作、生活秩序,确保企业正规运转,秩序规范,不能把企业单位当自由市场,不能把日常管理当作软任务。要在员工作风养成持续用力,注重点滴抓养成,细节抓作风,坚决纠治各种松散现象,持续强化员工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和作风纪律养成。要在问题的排查治理上持续用力,经常查、反复查、及时纠、深入治,问题不解决不撒手,矛盾不化解不放过,及时有效查堵漏洞,要在表象之下查找深层次的问题,在具体之中找寻思想上的根源,在倾向性上把握规律性的本质,以积极主动推动日常管理再上新高度。

文章图片4

依法从严抓标准。治企不严是各种隐患苗头、矛盾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

从以往发生的问题看,都与管理松懈、作风松散、纪律松弛有关,要么是制度不落实造成管理空挡,要么是检查不到位留下漏洞死角,要么是查处不得力埋下苗头隐患。要在落实标准上从严,用制度管人、管事,用制度规范、约束,搞分析要把可能引发问题的因素分析透、分析全,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办法,抓检查不能走马观花、粗枝大叶,使问题演变转化成为可能。

要在狠抓作风上从严,作风不实是最大的隐患,往往是说得多、做得少,表态多、落实少,措施多、管用的少,工作停留在口头上,做法拼凑在纸面上,制度空挂在墙壁上,工作这样干,出问题是迟早的事。要在执行纪律上从严,执纪不严,祸患无穷,一个人离开了纪律约束,就会自由散漫、滋长恶习,一个单位离开了纪律约束,就会软弱涣散、歪风盛行,要敢于较真碰硬,严于执法执纪,以从严治企的实效确保企业安全稳定,持续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