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胆识志气

 红谷斋主人 2022-10-26 发布于江西

《韩诗外传》第·二

(峻岫)

(原文)

人之所以好富贵安乐,为人所称誉者、为身也;恶贫贱危辱,为人所谤毁者、亦为身也。然身何贵也?莫贵于气;人得气则生,失气则死;其气非金帛珠玉也,不可求于人也;非缯布五谷也,不可籴买而得也;在吾身耳,不可不慎也。《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这一段说:人之所以好富贵安乐,为人所称誉者、为身也;人喜欢富贵安乐,被人家称誉,就是因为自身的需要。也就是“自我”的需要;“恶贫贱危辱,为人所谤毁者、亦为身也。”人讨厌贫贱,害怕危险和受到耻辱,不喜欢遭到人家的毁谤,也是因为自身的原因。就是“自我”的原因。“然身何贵也?”那么自身有什么可贵之处呢?“莫贵于气”,人可贵之处就在于有一口气。“人得气则生,失气则死;”人得气就能生存,没有气就会死亡。“其气非金帛珠玉也,不可求于人也;”这种气,不是金箔珠玉这样的财富,“气”不能向别人去求。“非缯布五谷也,不可籴买而得也;”也不是丝绸布帛五谷,也是买不来的。“在吾身耳,不可不慎也。”气就在自己的身上,不能够不慎重啊!《诗经》上说:“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既聪明又懂得哲理,就是为了保养自身的名誉。

人喜欢富贵,是身体的需要,不喜欢贫贱,也是身体的需要。身体的需要就是活着的需要。活着就是因为一口气,有这口气,你就是活着,没有这口气了,你就死了。这口气是什么?就是“志气”,就是胆识,胆略、气魄。有志气就雄赳赳气昂昂,勇敢坚定,一往无前,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没有志气,就会低三下四,卑躬屈膝,俯首帖耳,任人欺负,任人宰割。“志气”是买不来的,只能向自己去求。依靠人家的援助,接济,施舍和恩赐,活的窝囊、憋气、委屈,腰直不起来,头抬不起来,活得可悲可怜。所谓“明哲保身”,有褒义的一面,也有贬义的一面。贬义就是只顾自己,不问是非;褒义的一面就是:要聪明智慧,以守护自己的名誉。(署名 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