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土坑里的男尸

 为什么73 2022-10-26 发布于北京

特九组 2022-10-25 23:09 发表于江西
2016年6月18日,警方正在内蒙古乌拉特前旗明安镇内的所有商铺进行走访,他们所要寻找的是一种常见的蔬菜西红柿。

这些西红柿并不特别,警方更加在意的是谁曾经购买了这些西红柿。

根据警方的推理,这些购买西红柿的顾客当中有一个人很可能与前一天刚刚发生的一起命案密切相关,这个人究竟是谁?他此时又在哪里呢?

马月是明安小学的一名教师,这天清晨他像往常一样沿着校门口的这条小路跑步晨练,跑着跑着马月突然放慢了脚步。

他发现在脚下的路基下方有一个土坑,坑里竟然躺着一个人满脸是血,马月吓得魂不守舍,立马拨打了110报警电话。

图片
土坑内的尸体

接到报案后警方立即赶赴案发现场,这条路是明安镇南侧一条偏僻的小路,现场位置距离明安小学仅一公里远。

平日里人迹罕至,只有上下学时才偶尔有车辆驶过,死者是一名男性,仰卧在路基下方一个一米深的土坑内,面部有大片的凝固血迹,相貌难以辨认。

从尸体到路之间有一道明显的拖拽痕迹,而路面上的血迹更为明显,结合现场环境,民警推测死者应该是前一天晚上在这里死亡的。

路面上的拖拽痕迹

紧挨着路面血迹的是一处明显的刹车痕迹,从轮胎的宽度来看应该是汽车遗留下来的,在拖拽的血迹旁边警方发现了一个反光镜的镜片。

通过对现场的初步勘查,种种迹象让警方形成了一种看似合理的推测,直观感觉这应该是一起交通事故。

因为它符合交通肇事逃逸的特点,路面有摔碎的磕碰的机械碎片,又有刹车的痕迹,并且尸体滚落到路基底下。

但是除了一片完整的反光镜碎片之外,现场并没有留下其它的掉落物,也没有发现死者的驾驶车辆,现场还存在诸多疑点。

地上遗留的反光镜镜片

民警一方面扩大现场的搜索范围,另一方面调取周边所有的监控探头寻找涉案车辆,重点调查那些有磕碰有修理的车辆,明安镇虽然地处农区。

但是距离东面的包头仅20公里的路程,北与乌拉特中旗相连,往来车辆繁杂,监控却十分稀少,这加大了警方破案的难度。

距离案发现场最近的一处监控安装在一公里以外的明安小学门口,门口这条小路径直通向现场。然而在监控画面中警方并没有发现与刹车痕迹吻合的车辆。

与此同时,通过扩大搜索,警方在距离现场一公里以外的草丛中发现了一辆立着的摩托车,并且左侧反光镜破碎,与现场遗留的反光镜碎片刚好吻合。

案发现场附近的摩托车

如果是交通肇事,摩托车应该在现场,这应该是有人将摩托车推到这里来的。

在摩托车的附近,民警还发现了一袋没有吃过的西红柿,这些西红柿是否与案件有关?警方此时还无法作出判断,但是这台摩托车的出现给警方提供了一些线索。

那袋西红柿

如果是犯罪嫌疑人,那么他应该充分利用交通工具逃离案发现场,这就说明摩托车是死者的可能性比较大。

通过对明安镇所有的摩托车销售点进行排查,警方很快在一家车店里找到了这辆车的主人郭某。

郭某说这辆摩托车是他之前卖给郑某的,警方发现郑毕是这辆摩托车的实际使用人,一直生活居住在明安镇,经营着一家小餐馆。

民警很快在这家餐馆里找到了郑某的老婆王慧,王慧一看到摩托车就确认是郑某的摩托车。

王慧告诉民警,郑毕在前一天晚上出了门,直到现在还没有回来,手机一直能够打通,但是却始终无人接听,通过辨认,王慧很快确认死者就是她的丈夫郑某。

警方在勘查案发现场时,种种疑点接踵而至,第一,尸体从路面掉入路基不是自然滚落的。

而是有人为拖拉的痕迹,并且尸体所在的土坑内技术人员发现了一些喷溅状血迹,且这些血迹带有一定的方向性,向四周方向放射开去,这种喷溅状血迹与自然滴落的血迹不同,意味着死者在被拖入土坑内的时候并没有死亡。

土坑内的喷溅状血迹

而更让警方感到疑惑的是死者头部的致命伤,在对死者进行了细致检验后,法医对交通肇事的可能性提出了新的质疑,死者头部有多处损伤。

如果是交通肇事应该是一次形成的,根据法医的判断,导致死者死亡的致命伤更像是用钝器对头部进行至少三次打击形成的。
除此之外,在郑某驾驶的摩托车上除了左侧反光镜损坏之外,也没有发现任何碰撞形成的痕迹。

反光镜应该是一个工具无意间将它打落下来的,而现场血迹旁的刹车痕迹也被检验为陈旧痕迹,因此警方排除了刹车痕迹与现场的关系。

技术人员还发现死者的裤兜外翻,身上没有遗留任何财物,死者的面部和路面上的血迹都有被沙土掩盖的痕迹,摩托车也被刻意开停到一公里外的地方。

死者的裤兜有翻动的痕迹

综合种种线索,专案组认为这很可能是一起故意杀人案,凶手将死者面部撒土,其目的就是为了不让人轻易辨认出来,借此拖延警方的侦查和分析。

案件性质的转变给宁静的小镇蒙上了一层阴影,大街小巷开始议论纷纷,通过走访,警方已经确认了死者的身份。

郑某,本地人,在镇上经营着一家小餐馆,生意虽不红火却也能维持生计,另外兼营业一些零星的化肥买卖。

郑某和妻子王慧结婚多年,关系一直很融洽,很少发生争吵,也不存在生活作风上的问题。

死者郑某

据了解郑某平时非常节俭,作风正派,因此警方排除了情杀的可能性,难道是郑某在生意上和别人结了怨招来横祸?

警方发现郑某在做生意上的口碑并不好,和许多人发生过矛盾,原来郑某经常以很低的价格收购化肥,再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卖给农民,对于一些蝇头小利也斤斤计较,为人所诟病。

案发前几天村里有人要买化肥,郑某就对他们说你们先不要买,过两天我有一批便宜的化肥给你们,价格也比市场上便宜。

王慧还向警方提到郑某曾多次向一位姓张的男子购买过化肥,并且还有一些欠款没有还给张某,案发前几天张某也曾经来到餐馆催促郑某快点还钱。

但是郑某一直没把钱还给张某,并且态度也不好,但是郑某向张某收购的化肥并不多,属于小本买卖,拖欠的货款金额也不大,似乎难以构成充分的杀人动机。

郑某生活十分规律,平日里两人几乎一整天都在餐馆里打理生意直到深夜,然而案发当晚郑某在接了一个电话之后就突然离开了餐馆,关注公众号特九组,每天推送人性案件,有一个人突然给郑某打电话,说是要卖化肥给他,郑某就骑着摩托车出去了。

郑某离开后不久又回到餐馆向妻子要了一些钱便匆匆离去,这也是王慧最后一次见到郑某。

郑某在王慧手里拿了一千块钱,找他姐姐借了两千块钱,身上至少装着三千块钱,警方通过勘验发现郑某身上身无分文,手机也不知去向了。

通过调取郑某案发当晚通话记录,民警发现案发当晚与郑某多次通话的人名叫张强,正是多次卖化肥给郑某的张姓男子,张强会不会就是本案的嫌疑人?

郑某当晚离开餐馆后又去了哪里?根据王慧提供的时间点,在一处监控画面中民警捕捉到了郑某第一次离家后的身影。

监控画面显示案发当晚9点30分左右,郑某驾驶摩托车经过明安镇内一条道路,随后停在了路边的一片空地上,似乎在等人。

郑某第一次骑着摩托车出现在监控画面中

警方发现有一辆面包车比较可疑,它从南北路北上不远又掉头返回来了停在路口。

给人感觉他好像是在找人或者等人,面包车停下来不久,车上下来一个人径直向郑某走去,两人似乎是约好了在这里见面。

两人交谈了一会儿郑某便骑着摩托车离开了,之后郑某去他姐姐那里借了两千块钱回了家。

两人交谈

根据王慧的回忆,郑某在十点左右返回家中,一进门就向她要了一千块钱又急匆匆地离开了。

警方分析两人应该是第一次交易没有成功,第二次应该是价格谈妥了所以郑某才骑着摩托车归来取钱。

民警发现在郑某第一次出现在监控画面中的时候,那辆可疑的面包车始终没有挪动,直到凌晨才离去。
但是郑某的身影却始终没有再次出现,警方猜测这个与郑某会面的男子很有可能就是张强。

民警发现两人第一次会面的地点也挨着明安小学门前的那条路,而这条路又径直通向案发现场。

警方对明安小学门口的监控再次进行了细致研判,很快有了惊人的发现,看到一名穿着夹克的男子,并且男子怀里似乎揣着一根棒子向案发现场方向走去。

由于是夜晚,监控画面十分模糊,无法看清楚男子的相貌,但是民警还是能够清楚地看到男子怀里抱着的的确是一根棍子。

抱着木棍的男子

那条路人迹罕至,深夜男子又带着棒子往现场方向走去显得异常可疑,这个人是谁?他究竟是不是张强?

由于两段监控画面直接无法完整链接,民警并没有贸然做出判断。

为了尽快确定嫌疑人的身份,民警围绕两人第一次见面的地点周边展开排查走访寻找蛛丝马迹。

面包车停靠的地点就在一个修车店对面,店内一名修车师傅告诉民警,当天晚上他的确看到一辆银灰色的面包车,车上下来一男一女像是在吵架,女的问男的要钱,好像是男的欠钱不给。

两人争吵了一段时间,这名男子随手捡起了路边的一根木棍似乎想要吓唬这名女子。

这个举动让修车师傅印象深刻,之后男子拿着木棒往西面走去,这个线索的出现将两个监控画面串联起来,警方认为这个抱着木棍走向案发现场的男子就是第一次与郑某会面的张强。

通过调查,警方了解到张强是本地人,近几年一直在包头居住生活,在当地口碑极差。

并且沾染了赌博和吸毒的恶习,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主要靠在外面赊账采购化肥薄膜再以低价转卖给别人,从中赚取差价。

民警发现张强的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并且在和老婆离婚后也一直居无定所,就连家里的亲戚也不知道他的行踪。

找不到张强的下落,案件仍然没有实质的进展,专案组反复梳理了案件的每一个环节,一个不起眼的发现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在对案发现场进行扩大搜索的过程中,警方在距离尸体不远的地方找到了一个吃剩的西红柿。

并且在第一次发现死者摩托车的时候旁边也有一袋新鲜的西红柿,点此看更多案件,警方隐隐感到这些西红柿很可能就是嫌疑人留下的。

按照正常逻辑来讲,如果你吃了,那么剩下的没吃过的西红柿你肯定会带走而不是丢弃在路边。

这就说明嫌疑人是急于离开案发现场顾不上,所以才把没吃完的西红柿丢弃在现场的,这些出现在现场附近的西红柿究竟能否给案件带来突破呢?

从这些西红柿可以看出嫌疑人应该饮食不规律,至少在案发的时间段里他没有正常饮食,应该是以西红柿充饥,这个在案发现场附近吃了西红柿的人究竟是不是嫌疑人张强呢?

警方对明安镇内所有的商铺展开排查希望有所发现,经过排查,一家商铺的老板向警方提到,案发当天有一个人在店里购买了一大袋西红柿。

与其他顾客不同的是,这个人在其他食物的货架之间徘徊了很久,最后却只购买了西红柿,一口气买了三斤。

超市的监控画面显示案发当天下午4点15分左右,一个穿灰色外套的男子进入店内挑选了一些西红柿后又在货架之间徘徊了很久,随后乘坐一辆面包车离去。

男子在超市里选购西红柿

警方顺着面包车的活动轨迹继续追踪,最终获取到了面包车的车牌号信息,很快民警在包头找到了这辆面包车的车主,然而车主并不是张强而是一名黑车司机。

司机告诉民警案发当天的确有一个人租了车,并且在明安镇停留了很久,司机也不知道租车人的名字,但是司机听到男子在电话里的通话内容是关于交易化肥的。

这名司机回忆在案发当晚将车停下来的时候,司机就向男子索要车费,可是这名男子始终没有给钱,男子让司机将车停在路边,然后他一个人下车离去了一段时间、

下车的时候司机还隐约看到男子拿了一根木棍,过了几个小时男子回到了车上突然变得十分爽快,立即把车费结清了。

并且司机看到男子手里还有一大把钱,此时种种线索汇集,民警几乎可以断定张强就是本案的犯罪嫌疑人。

2016年6月1日,根据这名司机提供的线索,警方将犯罪嫌疑人张强抓获,通过审讯,张强交代了谋杀郑某的犯罪事实,原来张强因为染上了毒瘾,没有正当的收入,经济一直十分拮据。

张强和一个女人来往密切,并且向那个女人借了一部分钱,该女子在案发前几天频繁地找张强要钱。

面对如此频繁的要债,张强无计可施了,他想起郑某还拖欠他一些化肥款没结清,并且在他与郑某的多次交易中两人也结下了一些仇怨,张强对郑某的意见更大了。

2016年5月15日,张强谎称自己有一批化肥要低价出售给郑某,打电话将郑某约了出来。

郑某第一次出去的时候身上没带钱,因为之前的交易都是等郑某把化肥卖完以后再把钱给张强,两人见面后张强发现郑某并没有带钱,便叫郑某回家取钱。

在等待的过程中,张强和车上的女子再次因欠款的事情发生争吵,随后张强捡起一根木棍开始寻找作案地点。

在等待郑某的过程中,张强吃了一个西红柿并将吃剩的碎屑丢在路边,等到郑某到达案发现场后,张强用早已准备好的木棍将郑某杀害,随后将他拖入路基下方的土坑内进行再次击打,然后用沙土撒在尸体上面。

张强的作案工具

在张强的指认下,警方在案发现场附近的一间厕所内找到了张强用来作案的凶器,至此案件终于水落石出,而张强也终将因为自己犯下的罪恶接受法律的制裁。
收录于合集 #诡闻案件
 42个
下一篇男子将妻子分尸,又假意报警寻妻,牵出杀人大案!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