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中记1】一个为什么引发的思考

 珍影像 2022-10-26 发布于江西

      
         

            20220830日星期二

小丫同学的初中暑假最后一天。

七月份,县中预报名时发了一本新高一衔接暑假作业,小丫同学完成后,坚决不肯再做任何我提议的预习,每天除了画画,就看动画片。有时我会很焦虑:这高中生年纪,别人家姑娘估摸都看看言情小说、电视剧之类的吧?我家这个,咋还整天喜羊羊与灰太狼?

分班信息出来后,小丫同学自己去了趟学校。新同学很快有了新群,她不断感叹新同学可真卷啊,她忍不住也捡起课本。可不,今天练习时,提出个为什么,挺有意思,我赶紧记下。暗自决定,以后时常记录小丫同学的高中生活触动,暂时就名《高中记》。

北师大版普高教科书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预备知识》第三节《不等式》第27页上,定义了基本不等式、算术平均值与几何平均值。前两个,小丫同学很容易就看懂,她说初中时学过差不多的。可到第三个“根号ab称为ab的几何平均值。”她问:“为什么这样叫几何平均值?”

我这没教过高中数学的初中教师一下子被问懵:我哪知道为什么啊?楞了一下,后来这样回答她:“这是书上给的一个新定义。按照这个定义规定的方法,学会使用它即可。就像数学家们规定1+1=2,我们从它开始学计算,可陈景润也没办法说清楚为什么要让1+1=2,我们普通人就更说不清为什么了。将来你要能去读研,读博,就可以研究这些为什么,要不然怎叫研究生?”

小丫同学满脸怀疑,不甘心,又质疑。“可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定义几何平均值呢?我还是想知道。”我想了想,只能用初中数学中定理与公理的差别又类比了一下。要区别“定理”与“公理”,又得重新解释一下“命题”。郭先生听到我们娘俩探讨,忍不住横插一句:“别争了,手机搜一下不就成了。”

原来,几何平均值并不是书中直接字意看到的那样。几个正数的积开项数次方根,才叫这几个正数的几何平均值。譬如,三个正数abc,把积abc开三次方根,才能得到这三个正数的几何平均值。几何平均值,是有对象针对性的,必修一里定义的,只是两个非负数的几何平均值。初学者很容易误解为几何平均值是几个数的积开二次方根,其实将来遇到n个正数的几何平均值,得把积开n次方根。

瞅瞅,高一数学会成为绝大多数孩子的噩梦,就因这般。小学数学100分总分能考七八十分的孩子,进入初一刚学前两章《有理数》和《整式的加减》时,倘若还用小学思维学,大概率会考五六十分,很正常;初中数学120分总分能考八九十分的孩子,进入高一学前两章,150分总分考个三四十分都是家常便饭。高中数学知识点,每节课上都爆满,许多细节高中老师还会认为同学们在初中已学过。实际上,可能在初中教学要求里就只是简单选学内容,或是考察得非常基础,只需识记。新课程标准把初高中的数学核心素养结合起来,大抵就是希望教学者能关注到衔接与过渡的自然。

借小丫同学这个“为什么”,我重新翻阅了一下县中使用的北师大版高一数学课本。发觉高中数学课本提出新概念和新定义的过程直接了当,然后多半直接就考察变化的应用。浅白点说,就是你看见一个新东西,知道了这个新东西,得马上照新规则能解相应的变化题。而初中数学,学一个新东西要进行很多铺垫,提倡从观察开始,提出猜想,进行验证,最后再学使用,并且运用过程也单一直接,就是说这节新课学啥,做题时就直接用它。这是一个闭环的思维与经历,可我们初中老师们为了赶进度、追分数,往往更喜欢使用直接有效的刷题策略。

看起来初高中数学最终都回归到运用。可实际上高中数学的运用力度与初中数学完全不一样,几乎没有单一使用度,一定注重变化性。所以,需要孩子们建立起自主探究为什么的思维,否则进入高一数学,每节课都只能囫囵吞枣,很快就会跟不上繁多的新知识运用。

每次一听到郭先生这高中教师埋汰学生不聪明还不努力,我会忍不住埋汰他:“你们高中老师一定要好好宝贝一下已经上高中的孩子们啊!要知道,这些能考进你们重点高中的娃,哪一个在原来初中学校不是偏优秀?上高中后本来落差感就巨大,你们来试试初升高不到百分之三十升学率的感觉,就会知道——那些最优秀的娃,真不是我们老师教出来的,人家就是天生的。或者说,大多数孩子与我们一样只是普通智商,这个时候,家庭教育铸就的好习惯,加上孩子自身努力,也能锻造出真金白银来......”又扯远了。言归正传,总而言之,高中数学得自己多琢磨为什么。反正,我也基本上做不了。哎,回到定理、公理与命题的理解上来吧。

一般地,数学上把对某一件事情作出判断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命题可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结构上,命题由题设与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与结论可用关联词“如果……那么……”来改写,“如果”后面的内容就是假设条件即题设,“那么”后面的内容就是由假设条件推出来的结论;命题分真命题和假命题,题设作出的判断成立就叫真命题,题设作出的判断是错误的就叫假命题。

经过长期实践后公认为正确的命题就叫做公理。用推理的方法判断为真的命题叫做定理。真命题不一定是定理,定理一定是真命题。

有的教师现在直接称公理为基本事实,任何版本的初中数学教材都有关于直线、线段、垂线、平行线的公理。初中数学老师讲课时,会告诉学生“公理是用来推导其他命题的起点。”如“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是平行线的性质公理,由它可以去证明到平行线的另两个性质定理“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与“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定理的证明是从假设出发,推出结论。也就是说,一个命题的假设成立,由这些假设条件推出的结论也成立,毋需加上额外条件,那这个命题就成为了定理。所以,定理都是已被论证或能被论证的真命题。

数学中,只有重要或有趣的陈述才叫定理,证明定理是数学的中心活动。相信为真但未被证明的数学叙述为猜想,当它被证明为真命题后便是定理。人类数学史上,有许多非常著名的数学猜想。美国有个数学研究所收集了数学历史上极其重要的十大经典难题,解答出其中任何一题的第一个人可以获得100万美元奖金。目前,只有一个人得过这项奖金,也就是说,还有900万美金等待着未来成为数学家的人们。

因为定理及其证明是处于数学的核心,它们很大程度上也是数学之美的体现。所以定理可以被描述为”平凡” “困难”,或者“深入” ,更甚是“美丽”。当一个孩子能感受到数学之美时,对他而言,任何升学考试,数学就都不会成为问题。那怎样才能让中小学生感受到数学之美呢?这就成了一个课题。

新学期伊始,在讲数学知识点的同时,我准备给孩子们也时不时讲讲数学家和他们发现数学规律的故事。对爱探究“为什么”的孩子而言,指不定在不断的“为什么”里,会产生不同的为什么。感谢小丫同学带给妈妈的思考。(2022.10.0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