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干山杀人事件,谁才是真凶?

 行者无忌图书馆 2022-10-26 发布于福建

希望大家看完我们的推送后可以

点一下最下面的“在看”,

喜欢的话也请多分享点赞

这样我们的推送

才能继续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

节目制作不易,还望多多支持!

以下文字内容为音频节选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点击音频收听!

播讲人:郭炜

节目编辑:于达 程涵

      现在全国依然有很多地方持续着高温,而要说起避暑,各地也都有自己的避暑胜地,咱们今天的故事就发生在浙江省的一个清凉宝地。

      从杭州市出发,往西北方走大约60公里,便会来到风景如画的莫干山。这地方山势起伏连绵、景色宜人,人送绰号“江南第一山”,没准现在看文章的您,就去过这儿旅游呢!

图片

莫干山

      不过在一百多年前,确切地说,是1912年的1月6日,那一天的莫干山就不怎么美好了。怎么呢?山上死人啦!而且是一起凶杀案!一个住在山里的、名叫费信诚的英国人,被人谋杀了!而且杀人的手法非常凶残,他活活被人捅了7刀才死。

      消息一出,立刻就震惊了当时的华人和洋人世界。这事儿放今天肯定也能进热搜前十的。那么,一系列的疑问自然也就涌上来了。到底是谁杀了他?为什么要杀他?为什么要用这么凶残的方式杀他?还有就是,这费信诚一个英国人,没事跑到大山里去做什么?

眼红老乡 跟风进军房地产

图片

      这一系列的疑问,咱们只能一个个给您拆解。先说第一个,费信诚一个英国人,跑到莫干山去做什么?告诉您,他去莫干山做的事情,今天看起来特别小资时尚,什么事呢?开民宿!

      您没听错,那时候就有老外开民宿了!

      这话得从清朝末年开始讲起。随着大清朝签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国门被人打开,一批批的洋人进入中国,来传教或者是做生意。当时的洋人大都来自欧洲国家,如果您瞧瞧地图就不难发现,欧洲许多国家的纬度,跟咱们东北差不多,气温也跟东北类似。

      您最近肯定也听说过不少新闻——像英国这种地方都没有装空调的习惯,一旦热浪袭来,总得热死几个人。所以这些地方出生的人,来到咱们国家的南方,那可是相当的不适应。特别是江南夏天那种潮湿暑热,更是能要了洋人们的命。

     于是,当时的洋人们就想了个招,那就是:寻找一些合适的深山老林,一到夏天就住过去。

      咱再说回这个费信诚,他1860年出生在英国,年轻的时候做了一名传教士。1894年,34岁的他带着一腔传教的热情,绕过半个地球来到中国,加入了英国在华传教士的组织——中国内陆会。他先来到了扬州,在这里学习中文。

      要说这家伙是真挺拼的,短短两年的时间,他不仅练就了一口流利的汉语,俨然还成了个中国通。

      刚才咱们提了,当时在中国的洋人,都喜欢在夏天到山里避暑。费信诚也不例外,他来中国第四年的时候,带着一家老小去了江西庐山的牯岭。

图片

庐山牯岭

      在这里,费信诚被惊呆了,这地方简直太爽了,山间凉爽舒适,完全感受不到夏天南方的烈日。更重要的一点是:牯岭山间修建了许多别墅,而且完全是西洋风格的,以至于费信诚一度产生了幻觉,觉得自己回到了魂牵梦绕的英国老家,他恨不得在这里一直住下去,完全不想回扬州了。

      说到这估计有人会好奇,那会儿不是清朝末年么?到底是谁在这庐山牯岭,建了这么多西洋别墅呢?

      说起来,这人和费信诚还是老乡,是个名叫李德立的英国人。费信诚住在牯岭期间,和李德立有过不少交往,这也让他了解到了李德立的手段。

      原来早在1886年,李德立就来到了牯岭,偷偷从当地人手里租下了土地,盖起了当地第一批西洋别墅,专门用来招待洋人。按说这事是非法的,因为按照清政府和西方列强签署的条约,除了条约约定的租界外,洋人不能再租赁土地和修建房屋。可是这李德立就愣是干,他不仅干,还成功地把自己的租约洗白了。

      大约在1895年左右,李德立直接和九江道台签订了合约,让他开发庐山别墅的做法变得合理合法,也让他赚了一个盆满钵满。

图片

李德立(中)

      这种房地产开发,还带来了一个副产品,就是让这种藏在深山里的洋人度假村,变成了一个小租界,相当于给来华的洋人新拓宽了一片居住地!

      这对洋人们来说,可是好事儿啊!所以西方各国的使领馆,对这种事也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你能摆平清朝当地的政府官员,我们使馆方面一般就不会去干涉。

      听着李德立炫耀自己的发家史,费信诚非常眼红,以至于就是在这牯岭的山间,他做出了一个背叛信仰的决定:做什么传教士啊!辞掉事业编!下海挣大钱!房地产,那可是朝阳产业啊!

   

开发新山头 立志做大做强

图片

      当时的中国,规划和法律都不健全,这就让许多不法洋人找到了发财的机会。可是,房地产毕竟是有一定行业门槛的,这费信诚不过是个传教士,他真的懂怎么开发房地产吗?

      说来也是凑巧,费信诚偏巧还真是了解房地产行业,因为他的老爹就是一位建筑商。费信诚小时候,亲身体验过了英国工业化时代、那种快速发展的城市化的过程。

      不仅如此,成年以后,他娶的老婆也是一位拍卖商的女儿,可以说他们两口子都是商人家庭出身。这就让她觉得,自己投身房地产行业,那简直是不费吹灰之力!

      虽然有了下海经商的想法,可是一个新的问题随之出现:当时在中国的洋人们,都在寻找适合盖别墅的避暑胜地,而且一大堆避暑胜地,像是南方的庐山或是北方的北戴河,一批西洋别墅早已经盖起来了。既然自己也想干这行,就必须寻找一个新地方,那又会是哪儿呢?

      没错,就是莫干山!虽然莫干山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甚至连这座山的名字,都是从春秋时候的铸剑名家莫邪、干将而来的。

图片

莫干山

      可是在费信诚那个年代,莫干山的名头远不如江南的会稽山、普陀山大。另外,清朝中后期的太平天国运动,让战火也波及到了莫干山一带,导致这里的佛寺、道观被焚毁,当地人口减少了一大半,莫干山一度成了一座荒山。

      直到1891年,一个名叫佛利甲的美国传教士来到了莫干山,他发现这里风景如画、气候宜人,就暂时住了下来,还写信把消息通知了自己在上海的同事。

      这么一来,一群群来自上海和杭州的西洋传教士,集体涌入了莫干山,他们在这里租房居住,再把消息传播开来,就这么一传十十传百,让莫干山成了洋人圈子里小有名气的避暑胜地。

      费信诚选中莫干山,就是看中了这里风景好、开发程度又暂时没有庐山等地方高。此外,在他介入房地产行业之前,他还得知了一个重要的利好消息。什么呢?

      就在1895年清政府迫于西方的压力,慢慢给紧锁的国门开了一个小缝,出台了这么一个规定,规定里说:不论土地还是房产,如果被标明是西洋教堂的产业,那就可以不经过当地政府,由教会和卖家直接商讨成交。

      为什么会说这是个利好呢?简单解释一下,就是这条规定出台以后,洋人在中国买房子买地,完全可以绕开中国政府的监管,您只要说您是替教会或者教堂买的就行了。

      大约在1897年,就有两个英国传教士以教会的名义,一口气在莫干山买了200亩地。买下之后,他们象征性地修了个小教堂,剩下的土地则是全都建成别墅租了出去。

图片

莫干山上修建的教堂

      从那以后,一批批洋人涌入莫干山,要么租房度假,要么买地置业。人一多,房屋自然盖得就比较乱,洋人们觉得这样下去,很可能把当地的景色都给破坏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凑在一起一商量,决定成立一个名为“莫干山避暑会”的组织,统一进行土地的购买和开发,顺便维护当地的秩序。就是在这个时期,费信诚和莫干山避暑会发生了关系,他成了避暑会的经理,负责莫干山上的地皮买卖和房屋建造。

      费信诚的这份工作,有点类似于今天的房地产中介,只不过,他可不是个只满足于做中介的人。他不仅为洋人牵线搭桥,帮他们在莫干山置业,赚足了中介费。同时,他还在山上经营着两家旅馆和一家杂货店。

     他的这两家旅馆,类似于今天的家庭旅馆或是民宿,通过亲切的服务,专做来这里短期避暑的洋人们的生意。到后来,费信诚更是干脆把全家都搬到了莫干山,全年都住在这里,一门心思地搞钱。

图片

至今还保存着的莫干山545号贝勒别墅,是莫干山第一幢别墅

激化工人矛盾 惨死深山

图片

      现在看来,费信诚无疑是有个有商业头脑的精明商人,在洋人圈子里的口碑也还算不错。这样一个人,究竟又为什么会被人残忍的谋杀呢? 

      费信诚被杀的消息,在洋人的圈子里引起了轰动,大家怎么也理解不了,这么一个平时乐呵呵、总是穿着一身中式长袍的英国人,怎么会落得这么个下场?

      更关键的一点是,费信诚死的这个时间特别不凑巧,那是1912年1月6日,就在5天前,中华民国刚刚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国家政权正在紧张的交接中。

      此时此刻,真正为难的人,是莫干山所在的武德县——也就是今天浙江省德清县的地方官,他们一边得应对着政权交替后新对接的上级领导,另一方面还得承受来自杭州英国领事馆的压力。

      费信诚毕竟是个英国公民,他的死自然让英国领事馆无比重视。除此之外,上海的《申报》也开始关注此事,用连续几个月的持续报道,跟进案件的侦破情况。

      在这样的背景下,武德县的地方官不得不展开了调查,他们详细检查了费信诚的社会关系,结果居然发现,这个在洋人圈子里有着良好口碑的英国商人,在当地中国人的圈子里,却早已是声名狼藉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当时的费信诚身兼旅馆老板、杂货店掌柜和避暑会经理多个职务,他工作的时候有个特点,就是所有事情亲力亲为,轻易不会交给别人打理。另一方面,当时像他这样常年住在莫干山的西洋人,毕竟也是少数,所以很多事情他如果不自己干,也确实找不到人接手。

      这样的结果,就是费信诚需要跟许多当地的中国人打交道,您比方说,他当中介帮洋人买地买房,就需要和这块土地上原来的地主去洽谈生意;买好土地后修建别墅,或者对原有房屋进行装修维护,又需要和当地的木匠、石匠、泥瓦匠交流,必要时,费信诚还得出来担任工头,亲自指挥工人们进行施工建设。

图片

      在这个过程中,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精明商人的特点,跟当地中国人斤斤计较,时不常克扣工人的工资,在最后结算工程款时,也是能拖就拖。这种种行为,使他和当地中国人之间矛盾极深。

      大约在1909年的时候,费信诚被当地一个姓李的木匠告了。理由是,从三年前起,费信诚就拖欠李木匠的材料和人工费,折合成当时的美元差不多有1000美元。李木匠迟迟收不回这笔钱,不得已告到了莫干山避暑会。

      可能有人会好奇,你收不回工程款,应该告到衙门啊,告到避暑会有什么用?您要知道,在当时,这个莫干山避暑会有着很大的自治权,与避暑会相关的所有经济、政治纠纷,完全不听当地政府管理,全都由避暑会自行裁决。

      当然,这避暑会自然是向着自己人的,于是在第一次裁决时,他们只判处费信诚支付李木匠工程款400美元。李木匠当然不服,于是他继续上告,结果,避暑会这次竟然只判处费信诚支付李木匠200美元就行了。

图片

避暑会在莫干山拍的纪念照

       您没看错,越赔越少,而且在实际执行的时候,费信诚只出了100美元。

      类似李木匠这样的案子层出不穷,以至于当人们真正调查费信诚案子的时候,觉得这山间的每一个人,几乎都有恨他的理由,也几乎都有杀死他的动机。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费信诚跟当地村民和工匠间的关系,那就好像是一个堵住了排气孔的高压锅,内部压力不断上涨,迟早有爆炸的那一天。

      事到如今,案子实在是不好破了。传统的凶杀案,一般都是和死者有仇的人嫌疑最大,可是这要是一村子人都跟死者有仇,你可怎么查啊?可是考虑到费信诚毕竟是个英国人,案件又不能不有个交代。

      走投无路的武德县地方官,最后只好从嫌疑人里找了两个嫌疑最大的工匠,按谋杀定了罪,才算把案子草草了解。

      关于这个案件,在介绍莫干山自然、人文的志书《莫干山志》中,是这样描述的:“费信诚拆毁民房,赶走村民,建起教堂,激起公愤,被山民所杀。”

图片

《莫干山志》

     书里认定,这个案子其实是村民们的集体所为。

家财万贯 可惜无福消受

图片

      费信诚死了,有个问题人们却一直很好奇,这个中途下海的房地产商,积极经营了莫干山避暑地这么多年,那他到底给自己挣下了多少钱呢?莫干山避暑地之后又会经历怎样的发展呢?

      在一本记述费信诚生平的书里,曾经这么评估过他留下的财产。

      按照当时的算法,1910年前后,在莫干山建造一栋别墅,连买地加盖房花费差不多是400到500美元,而到了1920年到30年间,建一栋别墅差不多就要2万美元了,相当于翻了四五十倍!一来是因为后面的房子建筑越来越精美,二来主要也是由于地价的上涨和建筑费用倍增。

      但是对于最早一批在莫干山置业的洋人而言,如果您1910年在莫干山买了房,20年之后,就能以差不多40倍的价格卖出去,这样的买卖,绝对称得上是暴利了。

      对于费信诚而言,他从1898年开始经营莫干山的产业,到他死后时,他名下的不动产折合当时的美元是18万元,差不多是现在的600万美元了。

图片

莫干山的别墅

      您可别忘了,这费信诚基本上是白手起家的,能攒下这份家业确实不简单。如果他的后人没有出售产业,那么在按刚才我给您算过的账,在之后的20年里,这份不动产还会几十倍地上涨。这么看起来,费信诚确实是个精明的商人。

      在费信诚死后,当地县政府为了避免此类案件再次发生,开始尝试收回莫干山的主权。其实早在1911年时,清政府就有过类似的打算,可是由于辛亥革命爆发,这事儿被暂时搁置了。

      如今借着费信诚的案子,当地政府老调重弹,却依然没能顺利实现。毕竟山上的产业那么值钱,作为最大股东方的莫干山避暑会,自然不会轻易放手。

      到最后,经过多方协商,由当地商会发起成立了一个名为莫干山管理局的机构,机构完全由中国人运营,通过赎买转让的方式,逐渐将原来归属于莫干山避暑会的土地和房屋产权,逐渐收购过来。

      只不过这个过程非常漫长,一直延续到了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随着战争的扩大,莫干山上避暑的人们消散而去,曾经的洋人避暑胜地,便逐渐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

      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人不理解,费信诚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为什么要那么残酷地对待当地的工匠,以至于最后连自己的命也搭了上去?

      其实联系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人们就不难发现,那个年代来到中国的西洋人,大都带着一种殖民时代的、居高临下的态度。不可否认,那个时候的西方,不论政治、经济还是军事,都碾压东方一头,这就让他们带着傲慢的态度审视着东方,进而用他们的方式,不平等地对待着我们。

      然而,这个世界上的弱者,并不是总会一味忍让,当他们将弱者逼入走投无路的绝境时,弱者也会奋起反击,与强者争个你死我活。老话说,兔子急了还咬人呢,说的不就是这个道理么?

图片

图片

编辑:亚特

素材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