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如何变成一名玄学爱好者的?

 姚说 2022-10-26
命运并不是中国人的事前指导,乃是事后的一种不费心思的解释。”——《运命》
北京疫情带来的直接后果:五一假期不能返乡。
虽然我一直从事算命占卜等活动,但是从本心来说,我是坚决反对“宿命论”的。
2020年初,第一次被封在家中时,我思考过一系列极其严肃的哲学问题。
例如“我从哪里来?”“我是如何走上今天的道路?”“我的未来应该向哪个方向去追寻?”等等。
其中,我也思考自己到底是如何一步一步变成一名玄学爱好者的。

最后的结论是,我在年少时过早地看到了“人生无常”。
在我7、8岁时,有两位近亲英年早逝,尽管年幼的我并不明白“死亡”的含义,却也清楚有的人可以活到七八十岁。
原来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活这么长的寿数。
这种“生命确实十分脆弱”的道理让我心中多了一分惊恐。
这只是在我尚未成熟的心中遗留下一颗“种子”,在之后的岁月里只要遇到养分和水就会生根发芽。
我想不是每一个人在小学时都会有一位懂得丧葬礼仪,甚至可以搞到黄纸、朱砂和符箓的同学吧?
当然也不会在初中时就能遇到擅长阴阳五行、易经风水的舅姥爷吧?
更不会有人在高中时就有一群女同学找你占卜预测吧?
肯定也不会有人在大学时就在学校摆摊看手相,在贴吧里建“免费看相”的置顶帖子吧?
那自然不会有人在刚进入社会工作时就得到了“半仙儿”的称号吧?
也许兴趣爱好可以让一个人将个人精力持久地投入到某件事情当中,但是没有身边社交圈子的附和终究难以长久。
这就像王者荣耀为什么长久占据手游榜单之首的原因一样。
“个人兴趣+社交圈子”可以为你专研某项事物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我可能具备了传统中国人的一个重要的特质:反思。
当我每学一门玄学,首先就把自己当做第一参照物,然后一一验证这些理论是否能够在自己身上应验。
如果在自己身上都不能应验的话,又怎么能够去说服别人呢?
所以我经常性的反思,反思自己之所以会在玄学上走得越来越远,是因为自己命带“太极贵人”,愿意在一些学问上投入时间,当然更重要的是命中多“戌亥天门”,自然会对术数之类的神秘学感兴趣。
那学习玄学究竟有什么用?
改变命运?并不是。
正如本文开篇所说的,命运并不是中国人的事前指导,乃是事后的一种不费心思的解释。作为玄学爱好者,我曾经试图用玄学去“调整”预测中的命运轨迹,后来经过时间的证明,这些轨迹中的部分确实发生了变化,但是我却不确定这是我进“调整”后的结果,还是轨迹到某个点自然发生了偏转。
如果按照如今的视角去察看过去的经历,一切只不过是“我在事后不费心思地解释”。
我宁可承认这一切是我在“马后炮”,也不愿意相信我在之前确实预测成功。

那么,学习玄学究竟有什么用?
前段时间和一位很久没有联系的同学聊天,他说多年不见,你变化挺大的,整个人沉稳了许多,思维也比较透彻。
我当时就想同学真客气,这哪是透彻,明明是世故。
搞了这么多年玄学,前来问事的人从来没把我当过外人,给我讲了多少不可告人的故事,这和现实主义题材的小说还不一样,这是一个个主人公就在眼前娓娓道来的个人回忆录。
我TM被类似的现实击穿过无数次了,不断地被刷新着三观。
但是依旧乐此不疲。
所以玄学到底有什么用?
玄学就像是一剂精神类药物,既可以让你在短时间内与自我思维达成和谐,又可以让你在满足好奇欲的同时,在这浮世中不断沉沦,以“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坦然走向人生终点。
我可以理解,为什么古人会将“山医命卜相”定为玄学,因为从事这些行业的人都可以淡然地说:
“就这?”
2022年4月30日卯时



题外话:

心心念念的五一小长假终于到了,结果却不能返乡,昨晚一直在想是不是命带“孤辰”的男子注定孤独?

凌晨便被未知名的声音吵醒,继续反思昨晚没有得到结果的问题,困意顿消,于是决定一边情绪化码字,一边迎接五一假期第一天的日出。

“记得去年外婆的生日
表哥带我和外婆参加
她最最重视的颁奖典礼
结果却拿不到半个奖
不知道该笑不笑
我对着镜头傻笑
只觉得自己可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