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中一别卅五年

 大盱小仪 2022-10-26 发布于江苏

                         旧中一别卅五年

                                陈玉金

周末中午,微信中有一位叫“那年匆匆”的新朋友加我好友,来自于通讯录旧铺老同学陈桂芬的推荐。

微信号中含有“QHX”,一看就已经想起了,邱宏霞这个名字,当年邱老师的双胞胎姊妹。

这个周日的下午,虽然人在工厂,但是思绪已飞回到1984到1987年的旧铺中学。

1984年我们上初一时已经住校,一间宿舍住了十几个同学,下铺是两个人住。当年是一排人字头的平房,宿舍旁边就是邱老师的家。门前好像还能种一些蔬菜。

还记得,同学们晚上大声喧哗,叽叽咕咕,谈不完的话,从大雨山,谈到了莲塘、穆店,影响到老师的休息。

还记得,我们那时的吃饭是每个宿舍用木桶抬回来,再由舍长分饭。打的是二分钱的菜汤。早晨,那个卖油条的老乡,骑着自行车,驮着一个大菜篮子装油条,在宿舍门前转,“油条来,油条!”早晨食堂吃的是稀饭,大家会买一到两根油条垫垫肚子。吃完了油条,还会将油手在头发上抹一抹。没有钱了,还可以赊账。校门口的小商店(好像是王老师家的)也是同样,可以记账,下周再给。

还记得,魏贤菊家住在和学校隔一条小河,他们家搭了个木头小桥,她们家做饭菜卖个学生,大家可以从简易木桥上自由穿梭。

还记得,初一时,旧铺逢节,我妈妈步行十多里路,背着米送到学校,准备交到食堂,在班级门口找我,同学说,“你姐姐来了”,那年妈妈应该是三十五六岁。

还记得,晚上在旧铺满大家找电视看的劲头,黑白14寸手摇天线的那种,那时流行《霍元甲》吧,一台小电视围了几十人。后来到了街北头一位王姓同学家中看过电视。

还记得,在卫生院对面的一个同学家中,给我们看的集邮册,那个年代,我们农村人没有见过世面。我靠,什么时候,我也能有钱集邮啊,当时在想。

还有那位体育成绩好的,我已记不清名字,好像家是新铺的。晚自习课间在操作教我鲤鱼打挺的老同学,我居然学会了。

还有学校班级门口的乒乓球水泥台子,下课了是要飞速去抢占的,慢一慢就只能看了。当时,立定跳高居然也能蹦到水泥台面上,当然,记忆犹深的是腿上也受过伤。

在我的记忆里,班级中还有当年的学霸王一民,还有个头不太高的吕厚全,印象特别的深。

当然,还有那位张洪的同学,课间帮我传递过小纸条的,好像姓范。

1987年夏天,我没有考上梦想的中师中专学校,未能实现“农转非”的目标。旧铺中学高中部也不上,经人介绍转到了我爷爷的老家仪征“二战”,目标继续是中师中专。

没有想到,一离开旧铺中学,就再也没有回去过。

离开旧铺,有一个人一直在断断续续地联系的,她是王仕荣,1987年在仪征读初三时,还帮我寄过复习资料。她在盱眙也组织召集过多次宴请,好像记得有一次在金谷园,甚谢!

老同学陈桂芬的锦华农庄我特别的喜欢,各种龙虾烧的也是一流的棒。在锦华农庄我也见到了心心念念的吉文富同学(上学时教我唱《骏马奔驰保边疆》),现在是老板了,还是那么低调。很惭愧的是另一位女同学在,我居然怎么也没有认出来,哈哈,连名字也又忘记了。陈桂芬还推荐我加入了旧中86-87届初中部师生群。还发给我当年的电子版毕业照。谢谢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