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O调查 | 画廊比较喜欢代理什么样的青年艺术家

 WQ_AI_LYS_999 2022-10-26 发布于上海

编辑:吴欣子

排版:吴欣子

调查问卷及结果:艺mo

做了挺多作品、参加过不少展览、参与了各种项目、也得过一些奖项

艺mo与许多艺术家聊过,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自由艺术家和职业艺术家不是一个概念。从自由艺术家到“职业艺术家”,重点在“职业”二字。把艺术家作为职业来对待,也需要有职业精神、掌握职业规律、践行职业操守。

那究竟如何定义“职业艺术家”中的“职业化”呢?在成为职业艺术家之前,你是否具备“职业化”的素质?艺术家的职业生涯要如何规划?对于这些问题,近日,艺mo发起了“画廊喜欢代理什么样的青年艺术家”的艺术O调查邀请了画廊管理者、艺术家经纪人和相关工作者参与了一场匿名调查,来聊聊他们中意的“职业艺术家”一般都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

以下是艺mo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由于篇幅有限,仅选择了部分调查结果进行呈现,并提出了一些“大实话”建议,敬请保存:

(特别提醒:本结果仅对想要被画廊代理、成为职业艺术家的艺术家群体有参考价值,不想走职业化道路的自由创作者可忽略

 作品厚度很重要!

Q1:选择代理艺术家时,哪些是你看重的因素?

通过调查不难看出,作品的厚度才是画廊选择代理艺术家的关键,大家关注的Top3分别为:艺术功底(71.43%)个人风格(64.29%)创作稳定性(58.14%)。优秀的艺术功底是吃饭家伙,个人风格是立足行业的落脚点,稳定的创作则是作为职业艺术家产出的必备素养。

除此以外,展览经历(35.71%)也占比不小。好的展览经历是加分项,过于冗杂的展览经历也显得此人急功近利、耐不住寂寞。展览贵精不贵多,即使机会少也一定要谨慎些,艺mo曾经遇到过不少画廊签约了艺术家还要帮其“洗”展览经历的故事。

 优秀青年艺术家数量非常少!

Q2:你认为目前国内优秀的青年艺术家的数量多吗?

很少  占比71.43%

正常  占比28.57%

很多  占比0%

根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毕业的艺术生人数接近100万。

而面对这么庞大的艺术人口,画廊管理者、经纪人们却对这个问题给出了高达71.43%的优秀青年艺术家数量很少的评价。

毫无疑问,能够真正成为职业艺术家的人永远只能是凤毛麟角,每年成千上万的美院毕业生涌向社会,在成为职业艺术家的路上还有很多困难要克服。

 作品定价有点高!

Q3:你认为国内青年艺术家与国外青年艺术家相比,对自己的作品定价高吗?

关于作品的定价,有65%的画廊人、经纪人都选择了“非常高”或“有点高”。看来,超过六成的国内青年艺术家都有点自视过高呀。

艺mo在这里提醒大家:艺术家和这个社会上的任何一个职业没什么不同,当你还没做出什么像样的作品、还没能用一个能力证明自己时,踏实创作才是稳健前进的唯一之路。

装X自大的人在哪一行都不受欢迎!

Q4:在代理艺术家的经历中,艺术家哪些言行是你觉得比较不应该出现的?

1突然失联

2:未经过了解就说:我觉得只有XX适合,有能力点评我的作品;我觉得只有XX画廊和我风格最搭适合带理我;我们合作卖卖画?在你们空间做个展?

3:过多介入销售环节。

4:爆粗口抽烟脾气不好

5:跪舔,装逼,扯淡。

6:把性格怪异当作特点,把无知当做个性,把攻击性当做反叛。

7:“别人不懂艺术”。

8不按时交作品,耍脾气

9:太高看自己,而不是站在国际的角度看自己。

10:自傲自大贬视他人,追求虚荣,无创见、无创意、无学术。

11不遵守代理协议的各种以及在公共场合恶意粗口。

12:比较狂妄自大的;正常情况合理情况下,我认为一个艺术家的品德谈吐为人处事非常重要。如果连最基本的尊重别人都不会,那又为什么想让别人尊重他的作品。 

在这个问题里,“脾气不好”、“自大”、“素质差”、“没有职业观念”成了高频词,从业人员的评价惊人地一致,看来这些毛病也是行业通病。

建议装X之前问问自己——专业技能做到最好了吗?作品创作尽全力了吗?艺术史都记得吗?勿把装X当个性,没有素质的人在哪一行都不会受欢迎。

援引艺术家向京的话:“其实很多人也就是借艺术之名,逃避些本该承担的责任,包括对自我的责任。在类似'做自己就好的荒谬价值观下,想象一个莫须有的闲适自在的摇篮在那儿,召唤羸弱自我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撒娇。艺术家就是个'干活儿的’,所以一个职业从业者的基本素质就是把活儿干好。其它附带的所谓生活形态,和任何一个公民同等权利,那是个体能力条件下的自我选择。”

   有素养,还要有素质!

Q5:你觉得目前国内的青年艺术家需要着重提升哪些方面的素质,才更有可能被画廊发掘?

1:学院派拓展视野。

2:都需要提升,职业素质最需要提升,大多数年轻艺术家对这个行业,这个职业一无所知。

3创作能力、长期规划和决心。

4创作能力职业素养,工作能力。

5:增强对艺术史的了解、对当代科技的理解、对社会对人的热情和悲悯。

6:人品。

7社交礼仪

8:对艺术的理解,包括画廊主对于艺术的理解不够深入。

9:视野广阔,博学多才,甘为寂寞,勇于创新,有自己的学术思想和体现学术思想的作品,参与nft国际化。

10:个人人文素养

11:多了解一下职业艺术家应该具备哪些职业操守吧,代理是长期合作伙伴,明确分工不同的前提下配合好。

12:做人,人的品德修养很重要。(光有学历,名校光环,也无法绝对化的认为该艺术家就是好艺术家。品德修养不高,在流量非常快速的时代,作品抄袭的事件也发生过很多次)。要有深厚的文化素养,提高自己的眼界,不要唯我独尊。丰富的(向上)生活积累 ,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理想

对于大多数青年艺术家来说,如何完成从学院到市场的转换是走向“职业化”最重要的问题。

必须承认的是,很多艺术院校学生在毕业时其实并不具备走向市场前应该有的扎实艺术基础功底,更不用论对艺术的开拓创新了。

在本次调查中,“素养”、“素质”和“职业”是被提及最多的几个关键词。即使离开院校也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优秀的创作能力、有坚实的文化储备、有敏锐的社会洞察、有专业的职业素养,也就离画廊眼中的优秀青年艺术家不远了!

作品集简明扼要即可!

Q6:艺术家在准备自己的作品集时你有哪些比较好的建议?

1:多为看的人着想,不要为了自己作品所谓的“高清”丢来一个几百M的PDF。为不同的对象准备不同的作品集,我不是要求职简历,也不是要人生回顾,也不是要清点你的库存信息。我需要在1分钟之内搞清楚你是谁,做过什么展览,作品特点和风格。是一份艺术简历。说清楚就好了。体积越小越好,手机内存和流量都是资源,越大我越不可能保存和转发。

2:除了图像最好有自己观念形成的过程记录

3真实

4:更规范整洁。

5:以同样的著名作品作善本,体现出自己的特色。

6:整体作品集要有逻辑性,分阶段重点突出,文字简明扼要

7:可以多放一些日常的积累或是草图,这些都是该艺术家独特的宝藏。也可以更深入的看出他做作品时的思路活动,是丰富的。

 主动的人机会更多!

Q7:艺术家可以通过哪些比较高效的渠道可以与画廊取得联系甚至进行进一步洽谈?

1毛遂自荐

2:与人为善,他人的推荐是最最有效和占比最大的渠道。要经营口碑,所以要有效的社交,经营你在别人口中的形象,让他们愿意为你去做推荐和背书。

3:活跃度,不活跃但是蓄势已久的项目等。

4:微信。

5面谈是最高效的。

6:社交媒体。

7:熟人介绍。

8:线下交流。

9:看重画廊的管理人、经纪人。

10:直接到画廊毛遂自荐

11:邮件,然后预约面谈

感谢各位画廊管理者、艺术家经纪人和相关工作者的支持和填写,

本次问卷调查结果由艺mo整理发布,仅供参考。

关于“艺术O调查”

艺术O调查是艺mo发起的一个面向艺术圈的调查计划,针对行业内的各类现象、问题展开问卷、采访等多种类型的调查行动,并将调查结果编辑整理进行公布,供艺术行业内外的人士参考。

艺术O调查计划一是为了将行业的真实现状、情绪和反馈进行挖掘呈现;二是弥补艺术圈在多元调查方面的研究空白,及时记录行业发展动态;三是为了增进不同行业角色之间的了解和对话,以促进行业良好生态营造;四是引发更多思考和讨论,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艺术O调查计划期待并欢迎每一位相关艺术人士的参与和支持,行业和谐美好建设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