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卅一课:教育的七大原则之弗问

 火岩山 2022-10-26 发布于浙江


各位同学晚上好

今天是教育七大原则的最后一条,原文是: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liè)等也。

这句话直译过来,意思是说:年幼的学生要让他多听听老师的讲解,不要乱问孩子的问题,因为学有深浅人有禀赋,每个人能接受和理解的层次是不可能一样的。

如果将其对应到现实的教育生活中,这句话的涵义是需要继续延伸的。因为这样的解释显然是不足以指导并解决我们的现实教育问题的。

图片

那么,该如何进行延伸和对标呢?

幼,可以是年龄小的孩子,也可以是刚刚入门的学生。

听,可以是听讲,也可以是倾听。

问,可以是疑问,也可以是质问。

《三字经》曰:为学者,必有初,每一个孩子都有相对幼小的时候,也都有刚刚入门的时候,对于这一类学员来说,那肯定需要进行更加细致的讲解的,这也是做先生该尽的责任和本分。

但是问题来了,是不是老师认真细致的讲解,孩子就一定会认真听讲呢?如果孩子不能认真听讲,做老师和家长的又该怎么办呢?

我们再换一个场景,老师认真地讲了,孩子也认真地听了,是不是就真的能够确保每一个学员都能够听得清楚,想得明白呢?

图片

如果都不能,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就特别地考验老师和家长讲解之外的能力了,这个能力就是被现代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们吹得神乎其神“倾听”能力及其水平。

可爱的蛮夷专家们还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叫做《学会倾听》......

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学会倾听孩子的疑问,学会倾听孩子的不解,学会倾听孩子的难题......

所以说,讲给孩子听是老师和家长的基本责任,而学会倾听学员的心声,才是能力和水平的彰显。

能理解并学会这一点的老师及家长,才能够清晰地知每一个孩子的学术水平到了哪里,才能够清楚学员的疑问和不解卡壳在哪一个步骤和细节。

反之,就会出现动不动就质问孩子的“笨”和“蠢”的家长和老师。

听,这是告诉我们具体要怎么做。

弗问,是告诫家长和老师不得无缘无故地质问孩子及学员。

学有先后次序,人有禀赋不一,而这其中的每一个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同样的一次讲解中,有的人听懂了全部,有的才知晓一般,有的人略有轮廓,有的人却云里雾里.......

即使是同一天入门的学员,也一样会出现理解的参差不齐,深浅不一的。

弗问,不是完完全安全的不能发问,而是不能在未进行针对性倾听下的弗问。

注意,这里的弗问指的是乱问,质问!

正常的针对性提问是完全可以有的,也是必须要的,关于这一点,也会在后面讲解中给大家进行解析。

总之一句话:学会倾听,不要质问!

特别是对于初学者和小孩子来说,更应该时刻遵循这个原则。

好了,今晚的分享就先到这里了,关于教育的七大原则,我们也分享完毕了,同学们若有哪些疑问或不解的地方,也请大家提出来。

这里没有老师,大家都是同学,大家若能相互提问,相互解答,我们对待现实事物的认知才能够逐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才能一点点见长。

如此,才不愧为同学一场,如此,才是真正的相学见长!

关注本号,加微私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