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竹深:著书千万字 守护乡土情

 二闲居 2022-10-26 发布于福建

李竹深的工作室,举目皆书。这一本本书承载着李竹深刻苦、严谨的学者精神,更饱含着他对传统文化、对家乡、对闽南方言的热爱之情。

图片

匠心——手写几十部著作

从1997年至今,李竹深已经先后出版了《漳州诗存·唐宋卷》《二焉文稿》等十余部书,可谓著作等身。在这一串长长的书单中,最为人关注的是《校释》一书。

图片

《校释》共有13册,记者看到,李竹深对1.2万多个闽南方言的用字,在读音和字义的溯源上做了详尽的注释。每一个方言用字都引证了传统文献的诗文,字字句句都印证着他的用心,也流露着他对闽南方言的喜爱。

图片

闽南方言是古汉语的活化石。李竹深从先秦古籍中加以援例引证,措辞严谨:“闽南话确实保留了很多中古音,但同时还保留很多上古音。”李竹深说他做的这项工作有两个目的:一要可教,使闽南方言广为传播;二要可学,使方言区域外的人都可以学。假如大量使用同音字,就无法教也不可学,无助于闽南方言的传播。正确解读和使用上古汉语里的死字或生僻字,能极大提升闽南文化古老而深奥的内涵。“希望古籍里的闽南方言能够重新'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李竹深手稿

图片

图片

决定编著这本书后,李竹深果断辞去手中的几份工作,一心一意扑在书案上。在长达3年多的时间里,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0个小时。李竹深给自己定了计划,每天至少要完成3-4千字。三百多万字的著作,李竹深全靠手写。他说,一根笔芯大概写20页纸就用尽。三年多,几百根空笔芯见证了作品的诞生。李竹深说,起初他打算将书控制在50万字之内,真正开始写就大大突破这个限制了。一稿就400万字,一气呵成,“这是检查我的记忆”。最后定稿就控制在约300万字。一共经过了四稿,每一稿的稿纸重量就达20斤。

痴心——抢救保护漳州古籍

在李竹深看来,研究闽南方言小有所成算是一个意外的惊喜。他自小喜欢古典文学,后来偏重于古典诗词。在研学中,他发现闽南方言和古语一脉相承,很多闽南方言都是从古语中演变而来。像闽南话语中的“长君之恶”,意思是偏袒子女,为子女错事打掩护,这个词就出自《孟子·告子下》:“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这是两三千年前的古人说过的话,让人对闽南方言产生亲切感和自豪感。”

图片

“漳州古籍很丰富,但一直以来都缺乏整理,比如说,张燮的《霏云居集》《续集》《群玉楼案》,从张燮生前整理好了后就'失传’近400年。如果我们这一代不整理,以后就真的找不着了,实在太可惜了。”于是,在市政府相关部门支持下,李竹深等人用了2年多时间整理点校,汇成《张燮集》,交由中华书局出版。记者还了解到,2015年以来,李竹深又整理好明代蒋孟育《恬庵遗稿》等五六部书。在他看来,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自己的时间精力有限,最重要是先将古籍整理好,这才是对漳州文化的一种保护。

图片

整理古籍很不容易,整天对着千方百计搜罗到的古籍影印本,连标点也没有,要断句、辨字,然后整理成书。李竹深却说,这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在工作中享受快乐。他的座右铭是'学以致乐(yao)、学以致乐(le)’。“这已经是我的一种习惯了。只要一有时间,我就会去做。只要还有时间,我就会坚持做。”

图片

漳州八宝印泥厂厂长杨锡伟多年来被李竹深的治学精神所感动。李竹深退休后,杨锡伟特意邀请这位昔日的同事继续“坐镇”八宝印泥厂。“我们都把李老师当做'第九宝’呢!他是我们单位的'财富’和骄傲。李老师每周都会给厂里的年轻人授课。只要年轻人肯学,李老师都很乐意教。”

初心——守护漳州乡土情

李竹深是个老漳州人,小时候住在漳州古城。受父亲影响,李竹深从小接触古文,而直接将他引上研学传统文化之路的却是一群“老先生”。

图片

“那些老先生啊,都是很有才华的!”回忆往事,李竹深不禁感慨。那时家对面是一间当地颇有名气的字画裱褙店“锦文斋”,每天下午,漳州很多老一辈文人学者都会聚集于此,评点古字画,谈论诗词歌赋等。“从小耳濡目染,影响颇深。”李竹深还说,他那时勤学好问,经常主动烧水冲茶,老先生也很喜欢他,不吝教学。在古城此起彼伏的闽南语乡音中,年幼的李竹深在乡土情怀中浸润成长,渐渐根植了文化自觉。七十几年后,李竹深也成为了他念念不忘的当年的那种“老先生”。

“我每一次去找李老师,他都是在看书、写字。”谈到恩师李竹深,杨煜说,李老师潜心研究,守护闽南文化,对工作极其负责,这一切都是出于热爱。受其影响,大学毕业后她毅然选择回到漳州,学习制作八宝印泥,继承并弘扬漳州传统特色文化。

图片

几十年如一日,李竹深研学传统文化孜孜不倦,抢救保护闽南文化不遗余力。他动情地说道:“自己作为一个闽南人,尽自己的力量去保护闽南文化,做的事能够对得起自己,至于别人怎么看待是别人的事情了。我'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来源:漳州新闻网

图片


图片
书籍简介

张燮是福建漳州人,作为生长于海滨陬落的张燮,对海外之交通贸易及人员的往来,有着先天的敏锐和感触,因此慨然应允当时漳州海澄知县陶镕之邀,利用各种历史文献并采访民间舟师、海商,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写成《东西洋考》一书十二卷。其中《西洋列国考》四卷,《东洋列国考》一卷,《外纪考》一卷,《饷税考》一卷,《税珰考》一卷,《舟师考》一卷,《艺文考》二卷,《逸事考》一卷。此外,有关漳州地区海外贸易的各个方面的资料,几乎都写进了本书。

这是一部记录明末我国与东南亚周边地区交往通商的史料,真实反映了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代人周起元称此书”收千古之笔端,补前人所未备“。张燮的《东西洋考》是今天研究中西交通史、贸易史、航海史及华侨史不可或缺的可贵文献。

《东西洋考》的现实意义不仅仅是研究,更能为维护我国领土、领海主权完整提供相切的依据:1980年1月31日,中国外交部向世界发表《中国对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主权无可争辩》一文,引证《东西洋考》中大量古代史料,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中国对西沙群岛、南沙群岛自古就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图片
校注人简介
李竹深,1946年出生,福建漳州市人。自幼爱好古典文学,长期从事诗词理论研究和创作。曾参与漳州历代诗词的辑校工作,出版《漳州古代诗词选》和《漳州近现代诗词选》。辑录《漳州诗乘.唐宋卷》。合作点校《张燮集》由中华书局出版,校注《李赞元诗集》由海峡书局出版,2020年点校《恬菴遗稿》,出版个人诗文集《二焉文稿》、《云石吟草》等。《诗钟初探》一文,曾获漳州首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杜甫七言近体诗非传统的拗与救》《近体诗拗救谈例》等十余篇论文在大学学刊上发表。
此次李竹深老师利用美国哈佛大学所藏的较为完整的万历刻本《东西洋考》为底本,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和《惜阴轩丛书》本(漳州市图书馆藏复印本)为参校本,作了详尽的点校和注释,成书《东西洋考校注》由海峡书局出版。

图片


图片

《东西洋考校注》书影

图片
校注本特点

为应年轻者的需求,特对该书作了必要的点校和注释:

一、本校注以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藏明万历刻本为底本,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和《惜阴轩丛书》本(漳州市图书馆藏复印本)为参校本。漳州市图书馆张大伟馆长做了初校,李竹深复校,并加以勘校说明和注释。校勘序号前有“*”号,系采用1982年中华书局谢方《东西洋考》点校一书的勘校文字。

二、勘校尽量保持明刻本原貌,遇有明显错处,参照四库本或惜阴轩本而更动。有疑义则以注释的形式加以说明。

三、注释仅注明字义和词义,一般不标示出处,需特别交代事典的,再引原文。

四、为不同者的需求,特将校与注分开。勘校放在每卷卷尾,以方括号[ ]标示;字、词之注释,放在勘校之后,以圆圈O标示。

五、正文用繁体字横排,勘校和注亦用繁体字横排。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