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场人

 东营微文化_ 2022-10-27 发布于山东

马 场 人

小时候,并没有体会到身为一个马场人有什么特殊意义,马场的发展,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随着年龄的增长,马场的历史逐渐清晰起来。
从黄河南岸那处不大的农牧场,到现如今北岸军马场集团大院,所有的经历皆留着深深印迹且与岁月融合成为情愫,点点滴滴固守心田。长路漫漫,一路追随军马场发展步伐,脑海浮想联翩,蓦然回首,更是无限感慨。
先辈们满怀豪情壮志,从四面八方汇聚到黄河口,凭着坚定的意志,奋发有为的决心,筚路蓝缕,掘穴造屋,垦荒耕耘,铿锵而坚定的脚步来自内心的从容自信。披荆斩棘,汗泪交流,用火热青春尽情拥抱这方热土,以无畏勇气和毅力化成澎湃激情,靠勤劳之手创造令人惊叹的业绩。这里已成第二故土。
这儿流传着许多故事,无论在荒凉的盐碱滩涂,还是繁华小镇,炊烟袅袅的乡村小院,为人们称道。新生土地物产丰饶,得天独厚的地域特色足以引人瞩目。草原广阔,河道纵横,沃野良田来源亘古流淌的悠悠黄河之水。海濒遐远渺茫,深邃广袤,四季风光轮回交替令人目不暇接。
欣赏着辽阔而空濛静美之容,亦曾经历过大河的桀骜不驯,河道淤高、恣意漫滩、冲毁堤坝、浊浪狂泻淹没村庄令人胆颤心惊,目睹汪洋心存无奈。但历次改道入海,竟能越显露出自然之神韵:芦花飞雪、柽柳婆娑、红毯靓丽、鹤舞鹭飞,更有河海绘就的黄蓝之貌。故道新渠柳如烟,神仙古渡云似雪。春日槐花芳香弥漫,景色卓然宛若仙境。
西域神骏,蒙古骄骢,渤海良驹……数万匹骥骜曾于此休养生息。乘奔御风,领略昔日大孤岛壮美风景。凝眸远眺,剽悍的战马从这里出征驰骋疆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奋斗、开拓进取”二十个字承载着浓墨重彩的历史。
昔日的功勋战士,牧工、家属及儿童,从他们身上总能找到“为保国防养军马”的风采。当奉献成为一种时尚,敬业成为一种需求,知识成为一种资本的时候,我们所拥有的正是这样一种激情……
1964年暮春时节,军马场一连在小高家村子附近建成了四排马厩。上午10点钟,李树江营长来马厩紧急传达会议文件,关系到畜牧生产问题,十多个牧工齐聚一堂侧耳细听,大家专注而又安静。
突然,东南方向阴沉的天幕下,能看见一股很细的龙卷风,急速向厩舍漂移。眼见旋转扭曲的漏斗之形有渐大的趋势。有牧工大喊:“龙卷风……龙卷风!”话音落地,没几分钟那怪异之风裹挟大雨到来。
李营长放下文件急忙说:“赶快去马厩,照看马匹!”大家从墙上迅速摘下雨衣,快速跨出门。刚要将雨衣披至肩膀上,风雨即到,猝不及防。雨衣鼓荡着飞入天穹,瞬时踪影全无。疾风劲雨,毫不夸张。
李营长只得大声喊道:“大家千万不要乱动,赶快趴下……”所有人迅即趴在地上。龙卷风在马厩和宿舍间逡巡飞旋,劲风呼啸威力巨大,迫害力惊人,所到之处面貌全非。一股魔力将马厩棚舍悉数捲走,杂草、苇薄在空中打旋,檩条也捲走了,只剩下屋框、石槽和马匹。几十匹军马蹄跳咆哮,两眼圆睁,缰绳扽得绷直,鬃尾乱挓,咴咴嘶鸣。幸亏缰绳拴得牢靠没有断开,马匹未受伤害。
大家趴在地上,都不敢动,龙卷风持续了20多分钟,飞速旋转着向西而去,四个马厩均遭受到破坏。风雨消失,李营长带领大家快步跑向马厩,马儿惶恐适才旋风,人们惊魂未定,心有余悸。四野环顾一片狼藉,大伙儿心疼不已。
清凌凌的河水漾着波纹,岸边上绿树成荫,远处牧工们赶着马群在绿毯状的草地上缓慢移动,恰如一幅绝美画面。天有不测风云。半空一声炸雷响过,群马惊恐四散,两匹马儿被雷电击中,健硕的身躯摔倒在草丛内。轰隆隆的滚雷,兀自溜走了。大家相互询问,人员无恙,快马加鞭去找兽医。等兽医火速赶来,用尽办法施救……仍有一匹可爱的马儿还是睡去了再未苏醒来。牧工们惋惜地叹息,在它身上盖上厚厚的黄土,那厚土后来开出最鲜艳的花朵。
年长的知青至今还记得1969年春天的那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海啸,狂澜倒灌,叠加的浪峰沿着故道、潮沟和浅海滩,咆哮着冲向海边的马厩和宿舍。草原牧场顿时变成波涛滚滚的大海,牧工舍命勇救军马的事迹,至今尤为感人。
这片土地上一次次的洗礼,一次次的重塑,是奋斗和创业的真实写照,更是老马场精神内涵的诠释。近60年不懈努力,换来的是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以粮食、食品油、酒类制品和农副产品为代表的一大批价廉物美的马场制造蜚声遐迩,口碑载道让人欢欣骄傲。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前辈们诠释了“老马场”精神!今天,我们又该怎样用行动去继承和弘扬老马场精神?
2019年8月11日超强台风“利奇马”登陆山东后,大孤岛区域普降特大暴雨,仅仅一个晚上的时间竟达到380多毫米,四团营区街道上水深已没过膝盖,许多一楼住户家里进水严重,已没过脚踝,人们焦急等待救援。
险情就是命令!暴雨中党员干部同职工一起坚守岗位,并将第一手的灾情上报,同心协力展开自救。一部分人装好沙袋,砖头,以铲运车,肩扛、手抬等方式,快速运至各个楼道口实施封堵,最后用泥抹平漏点。另一部分人利用现有工具,检查各条排水沟并清理杂物,疏通堵塞。从早上5点到晚上10点,大家很辛苦都没有休息,但整个营区在台风和暴雨中经受住了考验,安然度过。
许多党员干部、后勤人员家中进水,家具、衣物受损,上级首长考虑准许他们回家,但大家却说:“岗位就在这里,即使回去了心还在这里,营区是大家的。”朴实的话语,发自内心。台风暴雨并没有驱散我们,大家的心依旧紧紧凝聚在一起。
2020年春节期间的疫情来势汹汹,至今还记得:大家原本有的打算去外地,抗击疫情通知下达后,许多人放弃春节休假,来不及照顾家人就奔波在返岗途中。
梳理辖区从湖北武汉方向来马场上学、探亲、出差等人员;迅速建立手机号码联系或微信群,下发通知,张贴通告;做好辖区的全面消毒,介绍洗涤剂配制方法及注意事项;克服休假期间联络困难,统计更新数字不漏报、瞒报,以免留下隐患;每天还要询问有无发热,感冒症状,异地返回复工人员详细情况……千方百计完成上级交办疫情防控工作。
深夜,每当接到通知的时候,大家都即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对异地返回居家隔离人员,除了日常了解,还要会同防疫人员一同上门仔细询问,有时甚至一天三次登门,不厌其烦,确保了单位在疫情期间的秩序正常。
这些默默工作的人,他们有的孩子很小,家里老人病卧在床需要照顾,有的女同志丈夫在油田工作因外闯去了东北吉林四平市,需要半年后才能回来。可她们依然用柔弱的双肩挑起家庭重担的同时,尽职尽责地完成本职工作。疫情来临时,他们没有望而却步,却冲在抗击疫情的阻击战斗中,为职工家属搭起一道安全屏障。

今年国庆节假期的这次疫情,也令大家猝不及防。虽然紧张可大家并不慌乱,贯彻上级防疫部署坚决果断。我们所在的孤岛管理站已组织进行了第47轮全员核酸检测实战演练,近两千人的检测以后还会有多次。历次的演练从没耽误,有的同志早上4点钟就起床赶到检测场地,做好准备……等工作完成已是夜晚10点钟。

同心抗疫,共渡难关。为切实保障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大家同医务人员宁愿辛苦些也不放下手中工作。做好消毒消杀,入户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检测,维持现场秩序……大家忙得脚不沾地。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浑身是汗,头发湿湿的,衣服湿透了,可大家没有叫苦抱怨。辛劳的耕耘,勤奋的工作,换来职工家属的赞扬。

青春客路岁华长,骏马荒原雨雪茫。
为保国防酬壮志,甘将热血著文章。
老一辈马场人教会了我们如何面对困难挑战,如何面对变革考验,如何豁达洒脱,如何行稳致远,这是弥足珍贵的传家之宝。     

(图片由作者提供)

向上滑动阅览

作者简介:宋军,祖籍山东临沂兰陵县,热爱文学,喜好诗词习作。闲暇思忆过往,触笔抒怀。

点击欣赏作者近期作品:

岁月嫣然(五)

岁月嫣然(四)

岁月嫣然(三)

岁月嫣然(二)

岁月嫣然(一)

岁月悠悠故道情(三)

岁月悠悠故道情(二)

岁月悠悠故道情【一】

客乡亦故园(三)

客乡亦故园(二)

客乡亦故园(一)

三百六十五里路

开往东方的列车

远赴昭苏购良马

大夹河村两台车

甜水井牧羊

过神仙沟河汊

神仙沟

本分做人,一生无悔

军马场——我的家乡

《东营微文化》投稿要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