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长栓:以实践报告展示翻译能力——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翻译实践报告的写作

 Lushisheng 2022-10-27 发布于北京

摘  要:翻译需要解决三个问题——理解、表达、变通,但大多数翻译实践报告仅涉及表达问题,强调语言层面的转换,比如词类转换、长难句翻译、中英文衔接手段差异等;少数涉及对原文的变通取舍,比如如何翻译文化负载内容;鲜有讨论翻译中最重要的理解问题——即使有,也从属于字词句翻译的讨论。鉴于此,笔者提出一个理解、表达、变通三方面并重的分析框架——CEA翻译分析框架,供翻译专业学生撰写翻译实践报告时参考。

关键词:CEA分析框架;翻译实践报告;理解;表达;变通

一、 MTI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应用型人才

      根据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2011年8月修订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性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之所以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是“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翻译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翻译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翻译人才培养质量”,具体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教指委,2013)。

      由此可见,我国翻译人才的培养,已经由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扩展到学术型和实践型并重的格局。研究型人才通过学术学位培养,实践型人才通过专业学位培养。这种分类培养的模式,既能满足社会对研究人才的需要,也能够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方案》的课程设置,完全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方案》要求的38个学分中,基本上都是实践类的课程;即使是偏理论的课程,也是直接服务于翻译实践。可以说,这个培养方案贯彻了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宗旨。

      针对学位论文,《方案》推荐了四种形式:翻译实习报告、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实验报告、翻译研究论文。前两种可以归为广义的实践报告,用以体现MTI教育重视实践的宗旨。后两种可以归为学术论文,用于照顾对学术有兴趣的师生。

      学术论文写作有成熟的规范,但翻译实践报告如何撰写,并无先例可寻。《方案》没有规定报告写作的细节,可能是鼓励各校通过探索,逐步摸索出成熟的写作方法。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实践报告确实逐渐呈现出一个模式,但这个模式却无法全方位展现专业译者的实践能力。

二、当前翻译实践报告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翻译实践报告往往遵循以下套路:项目介绍、理论框架、案例分析。项目介绍部分简述译前准备以及译中、译后的操作;理论框架部分选择某一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并声称自己在翻译中受到该理论的指导;案例分析部分举例说明自己是如何根据该理论进行翻译的。以下是一篇典型的实践报告:

图片

      这些实践报告的最主要问题是仅限于表达问题,缺乏对理解的关注,分析浮于表面。其他问题包括:任意扩大理论的适用范围、不够实事求是、论证逻辑荒谬等。

      首先是缺乏对理解的关注。无论采用什么理论作为分析框架,案例分析永远都是只谈译文表达,不谈或少谈原文理解,把翻译仅仅视为语言转换,如词类转换、翻译单位转换、句子结构转换。这些转换固然是翻译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但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对原文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语言转换水到渠成。但由于实践报告所用框架没有明确提到理解问题,即使译者在理解方面花了很多力气,也无法在分析框架中体现出来。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理论工作者(包括导师)本身缺乏对理解的关注。一些建议的实践报告写作模板,就没有明确包括理解问题。比如,穆雷等(2012)建议“选取有代表性的例子,按照其所代表的问题类型进行分类”,但接下来没有提供具体分类,分类中是否包含理解问题不得而知。再如,黄国文(2012)主编的《MTI毕业论文写作指南》一书,收录了曾记(黄国文,2012:207)“关于MTI笔译项目(实践)报告写作的一些提示”一文,其中提出:

你的报告可以谈翻译中语言转换方面的某些问题,也可以谈项目本身的组织管理等工作。甚至,如果某个问题或环节特别突出,值得深入研究,可以单独成为你报告的主体,而不需要面面俱到。

      该提示没有提及理解问题。该书所附曾记报告范本,也是只谈了语言转换方面的几个问题,包括“意义的引申和具体化”“省略、增补与替代”“句群的整合与拆分”“人称、语气、情感效应”(同上:108)。可见,翻译实践报告写作从理论到实践,都普遍忽视了翻译中的理解问题。

      产生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因为翻译理论通常都是从结果(译文)的角度看问题,把形成结果的过程(理解)视为理所当然。比如,“信达雅”当中的“信”尽管隐含了准确理解,但这三个字都是对结果的要求;“形式对等”“动态对等”“功能对等”当中的“对等”,前提是对原文的理解,但“对等”这一表述是对结果的要求。同样,“直译”“意译”“归化”“异化”等理论,均以理解为前提,但表述上侧重结果。在理论上重结果、轻过程的背景下,报告写作中也难免忽视理解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任意扩大理论的适用范围。无论采用什么理论框架,最后都归结为字、词、句、篇的翻译。但实际上每个理论都有其产生的背景和适用的范围。等效理论或动态对等理论源自《圣经》的翻译,提出原文和译文沟通效果相当即可,译文不必拘泥于原文的形式,直译行不通时使用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该理论探讨的问题不超过一个句子,因为鉴于《圣经》的性质,翻译只能在句子之内作小幅度调整,不存在段落、结构、内容的大规模加工重组。如用该理论分析篇章范围的调整,就是对该理论的扩大。

      再比如,目的论的产生,是因为研究者发现,很多时候翻译活动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是通过逐词逐句的转换完成的。相反,译者有时有很大的灵活性,包括对原文进行大幅改写或增删。因此,目的论不适用于词类转换、视角转换、语态转换、结构转换等语言层面的微观调整。将目的论用于这类调整,是对目的论的滥用。正如孙三军、任文(2019)所言,“MTI论文中应用最为频繁的理论是目的论,它可能同时也是被学生误解最多的理论”。

      第三个问题是不够实事求是。报告作者往往声称自己在动笔翻译之前,先熟悉了某个理论,然后按照这个理论进行翻译,这不够诚实。笔者相信绝大多数译者在工作中并不有意识适用什么理论,而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遇到不懂的地方,查资料、看上下文;遇到结构复杂的句子,想办法拆解;遇到不便于直译或直译可能带来负面影响时,作些变通处理。懂一些理论,可以让译者对翻译决策更加自信,但声称从理论出发解决问题,则多半是自欺欺人。“采取马后炮的方式,借用文献材料,对自己所用翻译策略进行辩解……该翻译报告意义不大”(孙三军、任文,2019)。

      第四个问题是论证逻辑荒谬。有的报告作者在强调论文的创新性时声称,他还没有见到其他人把某个理论用于某类文本的翻译;通过他的实践,证明该理论也适用于该类文本的翻译。这是荒谬的论证逻辑。各种理论本来就是对翻译现象的归纳,并非理论假设,在翻译中当然可以再次发现这些现象。即使理论家在归纳时并非基于特定类型的文本,其结果也必然适用于这种类型的文本,因为不同类型的文本之间,共性还是大于个性。试问:哪一种文本的翻译不需要意思准确(“信”)、语言通顺(“达”)、符合交际需要(“切”)?退一步说,即使套用的理论不太合身,报告作者也可以选择性地忽略套不上的例子;甚至可以扭曲理论,让理论符合自己的译例——就像把目的论适用于句型转换那样。

      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是科研能力,即能够发现与翻译相关的问题,对它进行深入研究,然后按照学术规范撰写一篇论文。比如,对比一首古诗的若干译本,总结译文特点;再如,研究翻译行业发展趋势,提出应对策略。学术研究可以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但翻译实践对译者能力的考察应当是全方位的,理解、表达、变通取舍面面俱到。尤其是译者不仅要克服语言问题,还要克服专业和背景知识缺乏带来的挑战。这也是为什么《方案》中专门提出“鼓励具有不同学科和专业背景的生源报考”(教指委,2013)。但即使译者具备某一学科的背景,也无法保证看懂该专业所有的文献。更何况我们无论有无专业背景,都时不时需要翻译不熟悉的领域。因此,对于专业译员来说,最重要的能力是能够发现和解决所有翻译问题的能力,包括理解、表达、变通问题,尤其是理解问题。

三、以实践报告反映解决翻译问题的过程

      鉴于学术型和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重点不同,对毕业论文的要求也应有明确区分。学术型研究生可以关注选题的意义、文献资料的把握和理论创新情况,应用型研究生则应主要关注实践能力。就翻译专业而言,就是要通过翻译实践报告,展示学生的理解、表达、变通能力。

(一)翻译中的理解、表达、变通

      翻译包括三个相互交织、相互促进的过程:理解(Comprehension)、表达(Expression)、变通(Adaptation)。理解主要是指对原文内容的理解。理解必须深入细致,要接近、达到,甚至超过作者的水平,包括理解所有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句子结构和含义、句子之间和段落之间的关系。理解内容的关键,是了解写作背景、熟悉专业知识。

      表达是指用符合读者习惯的语言,把原作的意思或作者的意图忠实传递出来。一是内容方面,只能表达作者清楚表达、希望表达或本应表达的意思,不能添加译者自己的意思,不能扭曲原意;二是形式方面,要符合语言习惯,包括在用词、搭配、句子结构、衔接方式、信息流动等方面,要符合一般写作规律。当前的翻译教学和实践报告写作,对语言关注较多,对意思传达关注不够,可谓本末倒置。

变通是指在无法实现全面对等(即逐词逐句翻译)或全面对等反而不利于实现翻译目的时,通过省略、补充、变换说法等手段,对原文做一些编辑加工。变通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由于语言文化等差异,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方法,无法逐词逐句翻译。二是逐词逐句翻译虽然可以做到,但如实翻译不利于实现委托人的翻译目的,这时就需要通过译者、作者、委托人之间的协商,或者按照委托人单方面的要求,对原文作一些增删变通。变通取决于译者对翻译情景的了解,包括委托人的要求、中外社会文化的差异、译文使用场景等。

(二)如何解决理解、表达、变通问题

      翻译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包括理解问题、表达问题、变通问题。译者要通过宏观思维、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发现问题,通过同样的思维方式和调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

      宏观思维能力是指译者能够在每次翻译活动中,主动探寻6个W和1个H:Who is speaking to whom?About what?When,where and why?And how?即原文的作者和读者是谁,主题是什么,写作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原文的写作方式(指how,即语言风格)。

      凡是值得翻译的文章,都不是无病呻吟。只有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指6个W),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细节。翻译教学仅关注语言层面(how)是远远不够的。当然,了解原文的写作风格,并有意识地在译文中反映出来,也是翻译活动的要求之一。

      对原文写作背景(包括专业知识)的了解,还有助于作出变通取舍的决定。因为原文所处的交际情景与译文不同,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某些干预,以便译文读者更好理解原文意图。

      宏观思维还包括译者主动了解翻译的情景,即翻译活动涉及的几个W,包括委托人是谁、译文读者是谁、为什么要翻译、译文在什么时间和地点使用等。这些信息同样服务于变通取舍的决定。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译者能够抓住作者的思路,理解原文的思想,包括发现文章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文章前后的关联、各种衔接关系、从属关系和同义关系,还包括能够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逻辑。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指译者能够通过逻辑思维和调查研究,发现原文的瑕疵,包括作者对事实描述的瑕疵、逻辑修辞和语言表述的瑕疵,并能够视情况决定如何处理,如保留瑕疵、自行纠正、请作者纠正,或者通过注释向读者作个交代。

      批判性思维还包括对词典、网络等提供的译法持批判立场,重新审视原译的准确性,并通过思考和调查研究,给出符合情景或更加准确的译文。

      调查研究能力是指针对宏观思维、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中发现的理解、表达、变通问题,能够通过互联网等手段查找相关信息,通过分析论证作出知情决定(李长栓、雷萌,2020:iii)。

(三)CEA(理解、表达、变通)翻译实践报告写作框架

      为了解决翻译实践报告写作的问题,并参照现有实践报告写法,笔者提出一个“理解、表达、变通”翻译实践报告写作框架(简称CEA框架)。该框架主要有以下特点:不以任何一家理论作为分析框架,但分析中可以随时提及任何理论;对原文的理解明确构成框架的一部分,以强化翻译学习者的理解意识;以描述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主,避免“马后炮”式附会理论;框架各组成部分内容具体详尽。建议框架如图1所示。

图片

图1 CEA翻译实践报告写作框架

      框架分为四章:第一章为概述,第二章为CEA框架介绍,第三章为案例分析,第四章为总结和展望。在第一章可以分为三节,第一节写翻译活动背景,包括翻译的发起人或委托人,为什么翻译,已知或假定的读者,发布媒介等,因为这些信息对于译者做出变通取舍决定很重要。还可以写组织、分工、审校、质控流程。

      第二节写原文创作的背景,因为了解原文作者、所在机构、创作目的、中心思想、读者和语言特色(6W1H)等信息,对于理解原文的逻辑和细节十分重要。

      第三节写报告写作的目的和方法。报告的主要目的是展示学习成果,即发现和解决翻译问题的能力;次要目的是总结经验,供同行借鉴。写作方法是案例分析,即举例说明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第一章内容如图2所示。

图片

图2 第一章框架

      在第二章(CEA分析框架介绍),可以提及框架的来源、引用他人关于理解、表达、变通的论述。CEA作为一个描述框架,与所有的翻译理论兼容,因为所有的理论都默认理解是翻译的基础;所有的理论都要求表达上通顺自然;所有的理论都不会反对必要的变通取舍。可以说理解、表达、变通是各种理论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实现各种翻译标准的手段。可以分三节分别介绍他人是如何看待理解、表达、变通问题的。

      关于理解,可以引用关于理解重要性、理解内容、理解方法的论述。虽然各种翻译理论在表面上没有纳入理解,但都隐含了理解的重要性——“信”“忠实”“准确”,都以理解为基础。

      关于表达,可以引用关于“达”、通达、动态对等等方面的论述;关于中英文写作方法的论述,如用词准确、搭配正确、逻辑通顺、信息流动通畅;关于避免中式英语、欧化中文的论述;以及翻译是再创作(或写作)的论述。

      关于变通,可以引用严复“信达雅”中对“雅”的要求。“雅”的意思是“雅言”,即先秦时期的语言;严复强调使用雅言,就是对原文语言风格的变通,因为翻译为白话没有人愿意读。还可以引用功能翻译理论,包括目的论。这些理论强调译者可以根据翻译目的,对原文进行变通取舍。

      在以其他论述充实CEA框架时,不必详细介绍这些理论,也不必限于引用一家理论。仅仅提及某理论的某个元素属于理解、表达或变通即可。另外,在举例的过程中,也可以(不是必须)随手引用相关的理论。之所以建议引用一些理论,是因为翻译理论学习也是MTI课程的组成部分,理论结合实践是译者的应有素养。第二章内容如图3所示。

图片

图3 第二章框架

      在第三章(案例分析部分),用案例说明自己如何通过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宏观思维、调查研究,解决翻译过程中的理解、表达、变通问题。

      “理解”一节展示如何实现“信”,重点描述理解的过程,包括通过什么努力纠正了原译错误。理解部分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分成小节。比如,按照理解的单位,分为理解字词(一词多义)、理解结构(结构歧义)、理解篇章(前后逻辑关系);按照理解的线索,分为通过了解作者背景引发的理解、通过了解写作背景引发的理解、通过熟悉相关领域引发的理解、通过抓住全文逻辑引发的理解;按照理解的手段,分为通过上下文理解,通过网络查证理解,通过请教专家理解;按照理解的对象,分为理解原文思想内容和语言特点。理解部分还可以写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原文表述、逻辑或引用实事方面的错误和不足。理解部分的分类标准如图4所示。

图片

图4 理解的分类标准

      “表达”一节展示如何实现“达”,关注语言逻辑和通顺问题。可以分为两方面写。一是表达的内容,即确保把已经理解的意思清楚表达出来,避免扭曲原意、产生歧义、逻辑不通;为了避免与理解部分重复,举例可以限于不难理解但表达却出现问题的情况。二是表达的形式,即确保译文符合汉语或英语习惯。表达部分的分类标准如图5所示。

图片

图5 表达的分类标准

      “变通”一节展示如何实现“切”,关注对原文内容和表达方式的较大调整,确保在按照原文翻译不可行时,如何通过变通取舍,更好传递原文信息,或更好实现翻译目的。一是可以按照变通的对象,分为内容变通和表达形式变通;二是可以按照变通的方式,分为省略、简化、解释、改变说法的情况;三是可以按照影响变通的因素分类,如译文使用场景、读者背景差异、文化差异、制度差异等;四是可以按照变通的目的分类,如为了更好传递信息、实现作者意图、改进沟通效果、避免不当后果、达到委托人要求等。“变通”一节关注信息的增减变化,与“表达”一节关注点不同。

      变通部分还可以列举不该变通而被变通的例子。比如,你作为译者,可能觉得某处应该变通处理,但又被审校改回直译;或者你作为审校把变通处理改回直译的情况。针对原文瑕疵的处理,也可以放在这里。如果所译文本需要变通的地方较少,本章可以省略。变通的分类标准如图6所示。

图片

图6 变通的分类标准

      报告的最后一章,可以总结翻译过程中采用的理解、表达、变通措施,以及对翻译的感悟,还可以总结翻译操作之外的其他体会和感想。

      因为翻译实践报告用于展示本人的翻译实践能力,所以,素材必须是亲自翻译、修改或被修改过的材料。笔者建议用自己或被他人修改过的素材,因为通过修改,可以发现更多的问题。

(四)翻译实践报告的素材来源

      只要是本人的实践成果,都可以作为报告的素材使用,比如,利用翻译实习成果,描述实习中遇到CEA问题及当时的解决方法,如实叙述审校、导师的修改及其原因;通过审校他人的译文,分析其中的CEA问题及自己是如何解决的;通过审校和修改本人前几年的译文,以报告形式直观展示翻译学习取得的进步;组织模拟教学,即请一组低年级(包括本科)学生做翻译练习,以报告形式归纳总结CEA问题并进行修改,展示经过和没有经过翻译培训的区别;以自己的翻译练习为基础,通过报告展示翻译和解决CEA问题的过程;重译他人已经译过的文本,找出两种译文在CEA方面的差异,论证自己或原译的不足之处。

      报告素材不必要求原文所属专业领域或不曾有人翻译,因为这些和展示翻译能力无关。素材来源如图7所示。

图片

图7 翻译实践报告的素材来源

注:本文的更详细内容,见李长栓著的《如何撰写翻译实践报告:CEA框架、范文及点评》(2020)。

参考文献

[1]黄国文. MTI毕业论文写作指南[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2] 李长栓.如何撰写翻译实践报告:CEA框架、范文及点评[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中译出版社,2020:1-19

[3] 李长栓、雷萌.联合国文件翻译译注评[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iii.

[4] 穆雷、邹兵、杨冬敏.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参考模板探讨[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4):24-30.

[5] 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性培养方案(2011 年8 月修订)[EB/OL]. (2013-12-27) [2020-06-24]. https://cnti./info/1006/1094.htm

[6] 孙三军、任文. 翻译硕士学位论文模式探究[J]. 中国翻译,2019(4):82-90.

[7] 曾记.关于MTI笔译项目(实践)报告写作的一些提示[A].黄国文.MTI毕业论文写作指南[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图片

作者简介

李长栓,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翻译教学、教材编写、法律翻译。

文献来源:原载《中国翻译》2021年第2期,第72-79页,推送已获作者授权,引用请以期刊版为准,转发请注明“浙大译学馆”以及文献来源。
编辑:枣彬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