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家乡的瓦屋山,一夜之间竟成了昆仑山?

 凝翠一方 2022-10-27 发布于浙江

我家乡的瓦屋山,一座曾被封了400年的山,一座没有山峰的山,一座有蜀祖蚕丛墓的山,一座海拔2830米的山,一座山顶平台面积达11平方公里的山,一座处于北纬30°的山,一座有世界10大人类禁区能进不能出的迷魂凼的山,一座拦腰像是被人工平整精准切割的山,这段时间被学术界吵得沸沸扬扬。

今年国庆前后,突然有学者拿出有力的文献资料推理出不周山、昆仑山就是瓦屋山,很多文献包括《山海经》描写的细节都吻合,近日科考队去瓦屋山居然发现了和推理一样的实证,而千百年来其它被认为是昆仑山的那些山却不具备这些条件等等,也有学者反对,但是都没有拿出有利的证据。瓦屋山是不周山、昆仑山的推理和实证很铁,要推翻也不容易。

而我在2015年写的长篇奇幻小说《女娲图的秘密》发生地也是在瓦屋山,书名居然有学者推理提及到的女娲,而女娲这条线索对于作证昆仑山很重要,学者们更多详细的推理可以去了解一下。

2014年成立的公司名字叫蚕丛,蚕丛墓在瓦屋山,去年9月成立的公司名字叫女娲,不同的是学者们是有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地考证推理,而我只是全凭想象。而4个月前出版社让我写的一部史前科幻和这些又有很多关联,我每天直播写作的就是这部小说,这几天我很震惊,久久不能平静,常常让自己处于独处的状态去连接一些我暂时无法用语言和文字表达的东西,难道这些都是这么巧合吗?我10多年前在家里、在洪雅中学、在青衣江畔,在洪雅城里眺望瓦屋山的遐想,居然和最近一些学者用了大量证据证实的结论惊人的相似,在百度、公众号、喜马拉雅FM还能搜到我的小说,能看到写作日期是2015年。这让我想到了爱因斯坦那句话“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我有时感觉是有一个高维的声音在指引我,有时我手上的笔不会听我的话,像是有一个力量在抓着我的手往下书写。

(瓦屋山山顶,太过茂密,不易发现细节)

曾听过一句话:“这个宇宙是无形决定有形的。”

(瓦屋山山顶的鸳鸯池)

我加了几个学者的联系方式,会持续关注,不敢妄下结论,让子弹飞一会儿,等国家队入场。

2022年10月24日午时于成都

灵性与高维是一把钥匙

更高的能量只是被封印

我们来地球是为了醒来

知识是最基础和低级的

今生只是为了唤醒灵性

轴心时代的先贤是醒来

知识与科技并不是高等

相反会阻止人类的存续

只是激发出贪欲和毁灭

地球九十以上都是谜团

所以科学只是很肤浅的

有一道屏障我们要突破

太多超古代文明解不开

所有的神话在讲一件事

不必花太多能量去解密

那些不重要也解不开的

所有的谜团都是相关联

不要到物质思维和猎奇

瓦屋山到底是不是昆仑

山海经能不能完全解开

金字塔与玛雅也不重要

所有的这些都有共同性

曾经的毁灭就是警告啊

科技与战争都是贪欲呀

苏美尔人与亚特兰蒂斯

还有很多都是前车之鉴

尽量去保持高质量独处

尽量远离噪音和科技物

提高集体灵性才能升维

终止战争、洪水、瘟疫

人类命运共同天上人间

2022年10月25日申时于成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