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字绘本的多元解读

 蓝宁读书室 2022-10-27 发布于河北

《伊索寓言》大家都很熟悉,其中《狮子和老鼠》我也看过好多遍,甚至还做过关于它的阅读理解题。这个故事无论长短,大致内容是一样的:一只小老鼠无意中打扰了一头正在睡觉的狮子,狮子没有伤害小老鼠而是放了它。小老鼠感激之余,表示要报答狮子。狮子觉得很不可思议——我堂堂一个百兽之王,怎么会求助你呢?结果,有一天,狮子掉进了猎人的捕兽网,百般挣扎,大声求救。小老鼠听到吼声,赶过来,咬断了捕兽网,救出了狮子。

这个故事版本很多,可无字绘本的形式,我还是头一次见到。作者杰里·平克尼用一幅幅插画描绘出了故事的过程。尽管没有文字,读者却完全可以凭借画面想象故事内容。故事的内涵并没有因此变得简单,反而更加丰富多彩,多元生动,给读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作者把故事的背景放到了非洲大草原上——非洲坦桑尼亚和肯尼亚之间的塞伦盖蒂大草原,一下子打开了整个故事的格局,使之不再局限于局促的空间中。那里广袤辽远,植物茂密,野生动物繁多,大自然的绮丽壮美让人顿生好奇与敬畏之心。作者充分发挥他卓越的绘画才能,用精致细腻的线条和微妙的色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大自然的异域图景。不管是故事开始前那张各种动物的全景图,还是故事展开后,狮子或老鼠的单张图画,每幅图上的动物、植物以及周围的环境浑然一体,都美得可以当风景照。

别以为这些图片只是单纯的风景,仔细看,你可以把这本书当成一本非洲动物图谱来看。蝴蝶页上有哪些动物?成群结队的大象,造型独特的非洲水牛,还有特点突出的转角牛羚,雄壮的非洲鸵鸟,温馨的狮子一家,正在专注地看着某一处的青腹绿猴母子,高大的网纹长颈鹿,穿着黑白条纹外衣的斑马,羽毛艳丽的珍珠鸡,等等。翻开图,真是让人大开眼界。随着故事的展开,你还会发现猫头鹰、毒箭蛙、各种非洲鸟类。和孩子一起看一看,找一找,还可以找塞伦盖蒂大草原的纪录片来看,那奇异的风光和各种野生动物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美丽和谐的自然,丰富神奇的动物,让人有一种美的享受。然而,人类的介入打破了这一和谐。一辆大卡车开进了草原。人类进入草原就是为了索取、盗猎,他们布置下各种陷阱,猎取动物,满足私欲。作者一定对这种行为充满了厌恶和憎恨。在书中,他甚至没有给这些偷猎者一个正脸,只是画了他们低头布置绳索的画面。他们的行为应该受到每一个有良知的人的谴责和唾弃(此处应有标语:爱护动物,人人有责)。

除了插画,我们能从书上看到的为数不多的几个文字就是象声词了。作者在插画手记中写道,他住在一个自然保护区附近,“周围树林中的各种声音入耳,就像大合唱似的,时常令我沉醉其中”。所以他用各种声音串起了整个故事。

可别小看这些声音,小孩子可能听不懂某个词语的意思,却能准确判断声音的归属。一种声音代表了一种动物,在这个故事中,声音的变化更是推动着故事的发展。故事一开始,在图画的左上角就有一个声音由近及远,“呼呼,呼呼呼呼”,字体越来越小,从月亮上传向远处。这是谁在打呼噜呢?草丛盖住了动物的身子,我们看不到。旁边的乱石堆上一只老鼠正望着枯木下的一个洞。它要干什么?打开下一页,“嘶啦”声从天而降,一只大猫头鹰正展开双翅俯冲下来,要捉老鼠。老鼠吓得赶紧逃走,躲进了旁边枯黄的草丛中。它不知道,仓皇中,它踩到了狮子的尾巴。狮子被吵醒了,它捉住了老鼠。图中的狮子,懒洋洋地躺在地上,爪子拎着小老鼠的尾巴。它斜睨着老鼠,咧着嘴,一副不以为然的逗弄的样子。老鼠闭着眼睛,捂着头,吓得不知所措,发出“吱吱”的叫声。后来,大狮子放走了老鼠,各自回家。小老鼠们见到安全归来的老鼠,高兴地“吱吱”叫。后来,一辆大卡车“噗嗒嗒”“噗嗒嗒”地开进了大草原——猎人来了,在树上布置了绳子做的捕兽网。不明就里的狮子不小心闯了进来,被网缠住了。它“啊啊啊啊啊”地大声呼叫。不远处的老鼠听见了,急忙跑过去救它。“嚓嚓嚓”是老鼠切咬绳子的声音。终于,老鼠咬断了绳索,狮子得救了!老鼠拖回一个大大的绳结给小老鼠们当玩具。小老鼠们欢呼庆祝,“吱吱”大叫。看,变化多端的声音,让非洲大草原热闹起来,给大小读者一种强烈的代入感,也给无字绘本的亲子阅读带来一种别样的阅读体验。

除了对图画和声音的想象,作者还对原作的主题进行了扩展和思考。《狮子和老鼠》原文也称为《狮子和报恩的老鼠》,本意是想告诫人们要懂得报恩,不要忘记帮助过自己的人。小老鼠的决心和努力让人敬佩!这个点很对!

如果我们稍微换一个角度,再想一想,对狮子来说,老鼠无疑是卑微而渺小的,在他的眼中,要想吃掉小小的老鼠是不费吹灰之力的。狮子捉住老鼠时,它是理所当然的强者。可是,当狮子掉进更“聪明”的人类捕兽网的时候,它却无计可施,只有大声呼救。老鼠凭着自己的尖牙咬断了绳索,救出了狮子。此时,两个动物的强弱就互调了,老鼠变成了强者,狮子变成了弱者。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谁能说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呢?强弱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样想也很对。

在作者看来,他对两个动物都很欣赏,它们都有一颗宽厚的心:“老鼠何其勇敢,而狮子超越了兽性,放了他的小猎物”。在他的眼中,不论是丛林之王的狮子,还是弱小的老鼠,二者之间是平等的,它们都是草原上的一员。因此,他把两个动物画得都很有存在感。在故事的最后,得救的雄狮回到了家人身边,还和老鼠一家成了朋友,任由它们在自己的背上嬉笑玩耍。草原上又恢复到像蝴蝶页上的那种宁静和祥和,甚至更富有情感和生机。

 俗话说:“言为心声。”无字绘本因为没有文字的限制反而给广大读者留下了更广阔的想象和思考的空间。这些解读,有些孩子可能想不到也可能不理解, 都没关系,不必强求。这本书本来就是作者对原有寓言的再创作,而这些解读也是我在阅读这本书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作者产生的某些共鸣。阅读是很私人的事情,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只要不偏离文本本身,都可以找出富有个性的解读点。这大概就是很多人反对在做语文阅读理解题时必须按标准答案写的原因吧。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所受教育、情感经历都不同,在读一篇文章时,又怎么会有整齐划一的理解呢?

无字绘本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用客观的画面展现事情发生的场景,至于理解和感悟就留给读者去细细品味吧!每一种解读都是一个全新的故事,解读越多说明故事越丰厚,不是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