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快闻闻,你臭了吗

 蓝宁读书室 2022-10-27 发布于河北

我们都知道,幼儿时期是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促进孩子智力、能力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此时。一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并自觉地表现出来。可是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呢?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言传身教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其次是父母的坚持和鼓励,一个好的习惯的养成要有长时间的坚持和不懈的努力,需要宝宝和家长共同努力,一般21天为一个习惯养成期;再次,我们可以在平时和孩子多读一些习惯养成绘本,通过故事告诉孩子正确的行为准则。比如,《什么这么臭》就是一本不错的习惯养成绘本。

故事讲的是一个叫艾略特的小男孩的故事。一天早晨,他被一种很难闻的气味弄醒了。到底是什么东西散发出来的臭味呢?他开始四处寻找,但好像哪里都没有这种味道,却又无处不在。文字和绘画作者通力合作,为我们奉献出一个幽默有趣的日常生活故事。

巧设悬念找源头。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充满浓浓的探究意味——什么这么臭!不仅臭,还不知道什么臭!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打开书,正文第一句话依然悬念满满,“一天清晨,艾略特被一种很难闻的气味弄醒了”,什么这么臭呢?艾略特很纳闷,我们也不清楚。随后,我们就随着艾略特一起找,床底下,没有;有臭鼬?没有;是豚鼠?不是;是鹦鹉?不是;是剩下的点心?也不是;是爸爸、狗狗、还是小宝宝?都不是;垃圾桶里也没有臭味;也不是奶奶乱七八糟的汤的味道。艾略特找了一圈找不出味道的源头,一头雾水。直到妈妈一声大喊:“小子,立刻脱下这件衣服!你该去洗澡了!”我们才明白,原来,味道的源泉就是艾略特自己!他的睡衣穿的时间太长了,都有味儿了!随着艾略特洗个香喷喷的澡,并换上新的睡衣,那股绿色的飘带一样的味道才终于散去!

作者运用倒推的侦探写法,通过艾略特寻找味道源泉,不断否定猜想,最终发现味道是从自己身上发出来的。整个故事就是一个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结局出人意料却又在意料之中,读来兴趣盎然。

“破案”过程有“味道”。在整个寻找味道源头的过程中,艾略特闻到了各种各样的味道。臭鼬会有臭臭的味道;剩下的点心会有腐烂的味道;早上起床的爸爸,身上有牙膏和洗脸液的香味;刚吃过培根的小狗有肉的味道;刚吃过枫糖浆的妹妹,有甜甜的味道;小宝宝身上有爽身粉的味道;甚至猫粮、奶奶做的汤都有自己独特的味道。每种东西的味道都不同。这真的是一场味道大发现啊!此时,我们可以和宝宝一起找找,身边还有什么味道呢?厨房里,醋是酸酸的味道;炒好的鸡蛋是香香的味道;盐巴,没有味道;大蒜有一种刺激性的味道,等等,进而,我们可以带孩子把发现领域拓展到超市啊、街道啊等有味道的地方。一边读,一边找,一边闻,亲子阅读的过程就是探索发现的过程。

 轻松养成好习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有自己独特的喜好,比如特别喜欢某件衣服,穿上就不脱下来;喜欢玩水,却不爱洗澡。这时候,怎样说服孩子养成好习惯呢?当然是要讲究方式方法。打骂肯定是行不通的,讲大道理,他们听不懂。那么,我们可以试试故事书的魔力。这本书中,全程没有一句说教,也没有诸如“不洗澡容易生病”“不经常换衣服会有细菌”等字样,可在小主人公寻找臭味源头的过程中,孩子会很清晰地认识到,不洗澡会有臭味,臭味会影响自己和别人的生活,是一种不好的体验。即使在故事的结尾,作者也没有给故事做深刻的总结,或者升华主题,甚至没有直接说出是那臭味是因为艾略特长时间不洗澡产生的臭味,而是用画面体现了出来。画中,妈妈用食指和拇指捏住艾略特的睡衣,被臭味呛得扭头、闭眼、撇嘴,后来这股臭味随着妈妈来地下室,沿途把人熏得啊,妹妹捂鼻子,爸爸皱眉头,奶奶大疑惑,就连小宝宝都说臭臭。看着这些人的表情,谁还好意思长时间不洗澡呢?

如果孩子不愿意洗澡,那就使劲抽抽鼻子,问他们:“哎呀,什么这么臭?”洗完澡后,再靠近孩子,使劲闻闻,做陶醉的样子表扬道:“宝宝好香啊!”如此几次,你的孩子一定也会爱上洗澡的吧!

作者用日常小故事把一个爱洗澡,讲卫生的习惯故事演绎得风趣幽默,水彩和水粉相结合的画面清新流畅,细节满满,让整个故事锦上添花。

如果你的孩子不喜欢洗澡,那么,请赶快闻闻他,并和他一起来看这个故事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